中国江苏网讯 17日清晨,在南京六合竹镇大泉社区,收集员朱世琴开着她的小车,正挨家挨户收垃圾。她的车上有两个大桶,对应着村民们家门口的两个小桶,干湿垃圾分类收运,其中绿桶装的就是称为“湿垃圾”的厨余垃圾。
“我们社区32个组,一共1800多户近1万人口,垃圾分类已经实现全覆盖。收集员每人负责4-6个组,每天收运。”大泉社区党委书记朱世潘介绍说。
家家户户每天都产生的剩饭剩菜、果皮菜叶,这类厨余垃圾收集后送往哪里去呢?在距大泉社区20多分钟车程的竹镇餐厨垃圾研发处置中心,粉碎筛分机、高温生物反应器等设备正在运转中。餐厨垃圾在这里送上传送带,先分离掉油水减重,变成颗粒后再与碎秸秆等辅料混合,送进反应器,经过2小时高温和12小时的停机过夜后,就可以出料了。
处置中心研发的这几台设备,一天可“吃掉”10吨餐厨垃圾,生产出2吨多的土壤改良剂。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毛油被收集制成生物柴油,废水、废气也都处置达标后排放,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闭环。
“这是竹镇和省农科院合作试点取得的成果。从2018年启动垃圾分类以来,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餐厨垃圾的处理有难度。竹镇平常一天产生5吨左右的餐厨垃圾,逢到周末节假日外来游客多,一天的餐厨垃圾量就增长到七八吨。我们就想到,借助省农科院在竹镇有基地这个优势,与他们合作探索餐厨垃圾的处理利用方法,变废为宝。”竹镇镇长刘敏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此前各地也有一些餐厨垃圾变肥料的设备技术,但要么投资巨大,处理成本高,“拿买金子的钱买了一块铜”,要么就没有真正解决终端产品的含油含盐问题,生产出的肥料养花种树都不能用,更别提种菜了,最后只能弃置或烧掉。去年6月,竹镇和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联手,实施“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的专项课题,努力破解这个棘手的问题,建立起适宜城郊或乡镇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和模式。
1月5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农科院、浙江大学等机构的专家教授们来到竹镇,研讨餐厨垃圾的高质量处理方法,提出餐厨垃圾源头分类要更加精准、终端产品要进一步脱油脱盐等。
17日,记者在竹镇餐厨垃圾研发处置中心的大棚里,看到一盆盆实验种植的青菜和生菜绿油油的,生机盎然。它们的土壤里都含有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生产的改良剂。正在现场忙碌的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专业博士罗佳说:“根据试验,这里生产的土壤改良剂,在堆肥7天至15天后,肥力和商品有机肥是一样的,完全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培肥地力。”
在我省广大农村,“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运率已超过96%。在城市兴建的大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之外,如果能依靠科技助力,在成本并不高昂的情况下,就近就能实现小城镇餐厨垃圾的高质量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记者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