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新春走基层”专栏又同大家见面了。
作为新闻战线的年度重要行动和响亮新闻品牌,“新春走基层”活动已进入第10个年头。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战线持续记录当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走转改”精神、增强“四力”,坚持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现象级作品不断涌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本报记者将深入践行“四力”要求,聚焦江苏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实践,走进城乡,深入群众,讲好一线改革发展的生动故事,激励全省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
1月6日凌晨4点,滨海县东坎街道新安村二组。头遍鸡叫还未响起,58岁的顾爱娟就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冬雨打在脸上,清冷。一铲一铲,先将前天晚上粉碎的鸡饲料装满20只桶,再从门前的水井打水,足足打满20桶,顾爱娟猫着腰,蹑手蹑脚地将40只桶逐个拎进鸡棚,那是5000只鸡一上午的能量来源。独自做完这些,顾爱娟整整花了两个小时。还未坐下来喘口气,就听到鸡鸣声此起彼伏,东方微亮。
安顿好这一切,顾爱娟推出屋中的电动三轮车,把两筐两篮鸡蛋搬上车,去离家十多里的集镇上赶早市。“运气好的话,一早上就能全卖掉。”卖蛋间隙,她来到隔壁早点摊,“一个烧饼一根油条,两块钱。”上午11点是回家的时间,此时鸡棚里热乎乎的鸡蛋正等着她去捡拾。自从2008年丈夫去世,这样的忙碌已成为顾爱娟的日常。
“每天鸡未叫头遍,我就起床了”,坐在记者对面,如释重负的顾爱娟笑言,酒红色的短发让她看上去既精神又干练 ,“这几年终于熬出头了!”“洋气!”见记者打趣,顾爱娟拨了一下刘海,露出花白的发根:“丈夫走的那年,我的头发全白了。”
十多年前,顾爱娟和丈夫王德银承包十多亩地种西瓜,两个孩子上学。然而,一家四口和美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2008年,王德银被确诊为脑癌晚期。“当时感到,天塌了!”顾爱娟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借债13万元,但这些都未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
泪水还未擦干,就有人说,借给顾爱娟的钱基本上要不回了。“在别人眼中,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要生活,要还债,这钱从哪儿来?”忆起昨日,坚忍的顾爱娟泪眼婆娑:“借的钱我得还,不仅要还钱,我还要过上好日子!”
从种菜到卖早点,起早贪黑,但一年下来账上进不了几个子儿。顾爱娟想“改行”,东坎街道新安村党总支书记祖道来特地到她家走访,“我就问祖书记,我想养鸡,你看行不?”
“我觉得行!就是要辛苦!”
“再苦也不怕。”
“好!养鸡的本钱,我来想办法。”
想好就干!当晚,顾爱娟一人就把屋前的猪圈改作鸡舍。很快,从街道扶贫办申请的1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到了,顾爱娟从孵坊买来1000只刚出壳的苗鸡,“15天,养到三四两重,一只雏鸡转手能挣六毛钱。那年,成活率达九成。”希望被点燃,接下来的三年,顾爱娟的育雏规模扩大到6000只。不料,2011年,鸡舍电路短路,一场大火把6000只鸡和鸡舍化为灰烬。挽起袖子,顾爱娟露出右手腕,当年鸡舍烧得滚烫的塑料膜在她手上留下了疤痕。“一把火把我打回原点,还搭上借来的贷款。”
很快,村里给顾爱娟家办了低保。“我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要想过好日子,就得自己站起来。这鸡,还得养。”
通过扶贫贷款,顾爱娟再次筹齐本金。这一次,她选择养成鸡,而且是“反季”销售:雏鸡捉回来,公鸡长大卖,下蛋母鸡先卖蛋,产蛋淡季就紧急上市,不再留着“吃白食”。一茬茬鸡养下来,顾爱娟摸出了门道。堂屋里,记者看到用过的“21金维他”、鱼肝油等包装袋,顾爱娟说那是给鸡补充营养。为了养好鸡,她不仅跟别人学技术,还自己买书看。她学会给鸡打针喂药,并种植十多亩地的玉米作为鸡饲料,还用贷款买来粉碎机,一人在家就能搞定五六千只鸡的饲料。“十多年,我始终是一个人干。因为养鸡,在外地的女儿生娃我都去不了。大年初一,我还在鸡棚忙碌。”
门前田地间,不时有鸡欢腾地奔跑,顾爱娟并不驱赶。邻居丁如法说,她家的鸡基本是散养,所以鸡蛋特别好卖。2014年,顾爱娟还清债务,在全村第一个退出低保。2016年,她成功摘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的“帽子”。“没有政府帮扶,我不可能有今天。村干部支持我搞养殖,我拿到的贷款一年比一年多,从最初的1万元到现在每年5万元,投资多了,规模大了,我更能放开手脚。”2018年,顾爱娟在镇里买了房。2019年,她挣了10万元。
脱贫致富后,顾爱娟没有忘记把养殖技术传给别人,带动大伙一起富。当然,她更不会忘记帮助她的人:“我给祖书记送去200只鸡蛋,但他说什么也不收,最终照价付款。”而听到记者的转述,祖道来也开怀大笑:“顾大姐家鸡蛋是真的新鲜,我家孩子从上海回来,就喜欢捎点走,每次我们都让一个亲戚悄悄去买。”这个秘密,顾爱娟至今都不知晓。
记者 卞小燕
见习记者 张文婧 华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