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海安:多措并举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
2019-12-17 07: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南通海安市以创新精神做好调解仲裁工作,多措并举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实现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

  海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抓效能、建机制、促规范、提质量,不断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水平,坚持“调解为主、调裁结合”的方针,注重案外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充分发挥仲裁高效、便捷、灵活的优势,努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整体效能,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今年以来,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05件,涉及劳动者869人;其中,受理集体争议案件15件,涉及劳动者389人。按期结案率100%,实时结案率96.54%,涉案金额达2730.94万元。

  “公平公正、高效快速地为企业和群众解忧,海安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已形成特色品牌,既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也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海安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道说。

  让劳动者维权有依靠

  实现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全覆盖

  杭某等173名职工受雇于某时装公司,时装公司将本企业空余厂房出租给另外一家服饰公司,又以支付每人4000元的“邀请费”为名,将本企业173名职工转入了服饰公司工作。4年后,时装公司停产,留在时装公司的30多名职工拿到了经济补偿。转入服饰公司的原时装公司173名职工知悉后,在索要经济补偿金未果的情况下,脱离工作岗位集体停产,矛盾不断升级,事态向极端方向发展。海安市仲裁院、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等部门安排工作人员迅速进驻公司,安抚职工,与职工交流,详细了解情况后,进行汇总分析梳理。抓住问题关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无数次耐心调解,最终达成了三方认可协议:由服饰公司代垫资金,在补偿事项完成后从租金中扣除,确保了173名职工的145万元经济补偿金履行到位。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蔓延,有力地化解了劳资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海安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联合大调解、人社、司法、工会等部门,成立了市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继而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市、区镇(街道)、村(企)三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络,市级设有劳调中心,区镇(街道)统一建立调解工作站,全市23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由劳动保障协理员担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全市形成了以三级调解网络为主体、企业和行业调解组织为补充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体系,确保一般的劳动人事争议及时有效地在基层得到解决,较为复杂的争议通过整合资源合力化解、快速处置。市劳调中心组建10年来,共调处各类争议案件2325件,涉及劳动者2822人,涉及标的额达8815余万元。

  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

  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新格局

  徐建(化名)是海安某染业公司职工,因工作期间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突发脑溢血疾病,治疗共花去医疗费23万元,后经鉴定为智力一级伤残。本想申请工伤认定的他,因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举证艰难。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徐建家人代他向海安市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了法律援助。徐建先后在承办律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环境因素诱发脑溢血的因果关系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申请工伤认定。公司对人社局所作的工伤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援助律师积极参与法庭抗辩,维护徐建合法权益。徐建经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公司就支付徐建工伤保险待遇的仲裁裁决再提起诉讼,援助律师再次代理其应诉。案件从受理到结案历时一年多,最后在海安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对这个结果我很满意,非常感谢援助工作站同志的真诚相助。”徐建感慨地说,自己这起工伤事故得到成功处理,离不开援助站的有力支持。这样的案例,只是援助工作站为受援人尽力争取,使得职工利益实现最大化、为劳动者成功维权的一个缩影。

  海安组建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劳动者开辟了一条维权绿色通道。工作站现有20名援助律师,每天有2名律师坐班办公。维权律师通过解答法律咨询、调解、代写法律文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等手段,为职工提供高效便捷、免费优质的全程法律服务,引导职工正确、理性维权,及时化解矛盾。近年来,仲裁机构每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获得法律援助的案件占总数的50%以上。目前该市已将劳动争议案件全部纳入职工法律援助站的援助范围,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

  推进“六方联动”

  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

  近年来,海安整合各方力量,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体系,在人社局分别设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中心、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和谐劳动关系检察室,精心打造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行政监察、法律援助、法院审判、检察监督“六方联动”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新机制,通过搭建一站式便捷服务平台,大大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

  海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紧紧围绕“阳光仲裁”主题,立足仲裁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创新实践载体,大力推行“五个公开”,即依法公开仲裁办案场所、公开仲裁人员名单、公开仲裁法规制度、公开仲裁庭审现场和公开仲裁裁决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仲裁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该市着力加强调解仲裁队伍作风建设,提高仲裁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仲裁员法律知识运用能力、争议处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仲裁活动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树立了仲裁队伍公正执法的良好社会形象。

  “公平公正、热心诚恳,化解纠纷、冰释前嫌,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信条。”海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陆冬亮说,耐心倾听每一位来访者和当事人的诉求与陈述,为其释法明理、消除疑惑、化解怨恨,和谐双方关系,引导依法理性维护权益是职责所在。每当看着一个个满腹怨气而来、却带着满意舒心离去的来访者,大家心头一抹幸福感油然而生……

  胡 春 吴小飞 谢志军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