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首例贩卖新型毒品“小树枝”案宣判
2019-11-23 07: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一根根黑褐色、外观似小树枝的物体,其实是一种新型毒品,它含有我国列明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质AMB-FUBINACA成分,从属于第三代毒品,又称“雅典娜小树枝”“维纳斯香薰”“派对小树枝”。90后小伙朱某上网自学制毒方法,微信打通接单渠道,快车快递美团送货……11月13日,由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全省首例贩卖新型毒品“小树枝”案一审宣判,江阴市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剥夺政治权利1年。

  走歪道,上网自学制毒方法

  出生于1993年的朱某是一名快递小哥,有两个孩子。2018年2月,他认识了杭州郑某,郑某说卖“小树枝”很赚钱,买的人多,赚钱也快。朱某每天做快递赚钱很累,为了多赚钱,花了3000元向郑某购买了60余克“小树枝”的原料,原料是用塑料袋包装的深绿色粉状物。

  买完原料后,朱某通过上网学习教程、购买辅助材料工具,开始了家庭式的制毒。据朱某交代,他制作的“小树枝”成品长约4.5厘米,直径约2毫米,吸食以后会头脑发热,人很精神。

  据了解,虽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小树枝”却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甚至更强的兴奋、致幻效果。根据2019年1月1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印发的《3种合成大麻素依赖性折算表》, “小树枝”中含有的AMB-FUBINACA成分1克相当于5.5克海洛因,危害性更大。

  隐蔽的毒品交易新链条

  2018年11月,滴滴快车司机幸某接到一个单子,单子显示上车地点是火车站附近,到达地点是某酒吧。如约到了上车地点后,幸某看到路边站着一名男子,男子递过来一个塑料袋,称是“心脏病药”。接过塑料袋后,幸某就按照指定地点将“心脏病药”送到了酒吧,接货的是一名年轻女子。殊不知,塑料袋中并不是能救人命的“心脏病药”,而是新型毒品“小树枝”。其实,在朱某的毒品交易新链条中,运输方式还包括现代快递、美团跑腿等多种形式。由于“小树枝”外形与“线香”相似,即使运输方问及货物品种,朱某也可以解释为熏香或者芯片。

  “微信接单后安排快车、快递、美团送货,俨然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链条。”有着多年毒品犯罪类案件办理经验的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龚雪娇表示,如果说之前的毒品交易是私下、面对面进行的,那么现代毒品交易的隐蔽性更强,打击和惩治新型毒品犯罪也更有难度。

  斩断伸向青少年的“魔爪”

  承办检察官审查该案时发现,购买“小树枝”的几乎都是17岁至28岁的青少年,同时由于国内“小树枝”属于国家管制类物品,而国外却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一些国外回来的留学生也是吸食“小树枝”的重点人群。朱某表示,有的青少年向他购买不止一次,送货地点一般都是酒店、酒吧等公共场所,有一次还送进了大学校园。“新型毒品吸食人员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从事不同的行业,但年轻、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该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许新学对记者说。

  今年1月24日,江阴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贩卖毒品罪依法对朱某批准逮捕,7月15日,该院依法对朱某提起公诉。经依法审查查明,朱某共计贩卖“小树枝”59次约11.9克,非法获利人民币2.3万余元。11月13日,江阴市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决。通讯员 赵春燕 费宇佳

  记者 冒群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