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网格员每日巡护高科技精准监管 石臼湖固城湖重现烟雨盛景
2019-11-22 07: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琼  
1
听新闻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湖边转一圈,看看水面上有没有垃圾。”11月21日,记者来到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采访,遇到固城湖管理“网格员”胡海伢,说起自己“网格员”的身份,老胡言语间流露出自豪:“我们祖辈生活在湖边,固城湖就是我们的母亲湖,保护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石臼湖、固城湖湖区水域面积一度日益萎缩,水生态污染日趋加重。由于这两个湖地跨苏、皖两省,各地区在湖区资源配置和保护上各有所需,两湖的管理与保护又涉及水利、交通、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地区间工作要求不一致、法规条文间相互冲突,让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度很是头疼。“两湖的管理与保护面广量大、关系复杂,‘条块’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工作量很大,导致湖泊管理效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主任张加雪说。

  2011年,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建立了石臼湖固城湖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网格化管理模式,正是联席会议制度下的创新成果。通过网格化将湖区管理力量连成一张大网,横向由各地政府和湖泊管理部门按事权划分和属地管理原则,承担起辖区内网格运行管理职责,纵向按市级湖长、县级湖长、乡级网格长和网格员划分责任网格区域,并与河长制、两湖防汛责任圩段等相结合,使水域管理覆盖无盲区、政令传达更畅通便捷、问题处理更规范高效。目前,两湖湖区共划分出37个网格,其中陆域网格28个,水域网格9个,实行区、镇、村三级网格长,胡海伢就是湖泊管理“网格员”中的一个。

  划分网格,加持科技助力网格常态巡查,让两湖悄然发生了变化。“只要手指轻点,就能即时动态掌握两湖湖区巡查管理和涉湖违法行为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河湖科科长闵克祥拿起平板电脑向记者演示:“不久前,我们接到100公里外的石臼湖的信息报告:湖区一处水域有违法圈圩迹象。”这个以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利用GPS定位系统、遥感监测等手段,基于移动GIS技术的新式“武器”,实现了两湖湖泊巡查、监控、网格化日常管理全覆盖,成为监管人员的“千里眼”“顺风耳”。

  “巡查员通过移动设备发现违法点在什么位置,有没有超出湖泊保护范围线,还能通过GPS定位,核对以前的卫星图片,知道这个违法点是以前就有还是新增的,一目了然。”闵克祥说,通过“网定格、格定人、人定责”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每个巡查员的管理范围、实时位置、历史路线以及上传的案件信息等全都有迹可循,监管人员能第一时间从平台获悉一线巡查人员上传的违章、违法等行为信息,问题的上报、受理、分派、处置、回复、结案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使违章处理过程更加精准高效,大大缩减了湖泊管理与保护所需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目前,石臼湖固城湖湖区已经建立了湖泊常态巡查机制,除两湖各级湖长定期巡湖以外,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及网格人员利用湖泊巡查系统、GPS定位系统、移动执法设备、无人机、夜视仪、卫星遥感监测、自动化水质监测仪、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从天上到空中、岸线到水域、水面到水下、水量到水质、水质到土质、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巡查、监督、跟踪、处理、整改,将侵占水域的非法行为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创新,两湖水域违建少了,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石臼渔歌、固城烟雨的江南盛景重现在人们眼前。

  记者 吴琼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