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运河嘉兴段。赵亚玲摄
中国江苏网讯 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浙江省嘉兴市水网纵横,水文化传承千年,滋养着生生不息的江南文脉。10月16日-17日,“家在江南”采访组走进嘉兴所辖的海宁、秀洲、嘉善等地,在对江、河、湖、海、潮的探访中,感知这座江南名城的水韵特质。
钱江秋涛,海宁观潮,钱塘江大潮素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每月的月中皆有大潮可观。10月16日是农历九月十八,也是观潮日。午后1点,位于嘉兴海宁市盐官古镇观潮胜地公园的鱼鳞海塘上已挤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众人翘首期盼之时,远方原本平静的江面上隐隐传来轰鸣响声,水天相接处出现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线,由远及近,慢慢变粗变高。转眼之间,大潮从眼前狂奔而过,鸣声如雷,喷珠溅玉,排山倒海。潮头虽已西去,但江面上依然波涛翻涌,过了很久才恢复平静。
“很久以前,海宁直接坐落于大海边,后来江进海退,形成了雄浑壮阔的‘钱江潮’奇观。”在嘉兴市社科联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张镇西看来,人与大潮相依相存,形成耐人寻味的互动关系。“海潮曾被视为自然灾害,人们深受其苦,建海神庙、鱼鳞海塘,期盼尽可能消弭海潮危害。在有效地控制住海潮,并将观潮固定为文化景观后,人与潮的关系又从‘斗’变成了‘和’,海宁人从海潮中汲取精神养分。”
“海宁人天生就有勇立潮头的担当和逆流而上的胆魄。”张镇西说,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因子,近现代以来,从海宁走出的王国维、徐志摩、蒋百里、金庸等文化名人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故居的展板上,先生用宋人词作归纳的“学问三境界”,向今人传递着治学的奥秘。“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盐官古镇的“金庸书院”内,人们重温着金庸武侠小说中荡气回肠的情节,“听着海宁潮长大的金庸对故乡很有感情,他将钱塘江潮、安澜园、占鳌塔、陈阁老传说等海宁文化符号写进了《书剑恩仇录》等代表作中。”张镇西说。
1730年,为了祈求风平浪静,海波不兴,雍正皇帝下旨在盐官建造海神庙。这座气势不凡的官式建筑虽为大海而建,却和运河也有密切关联,所用的汉白玉石料和粗壮的木材均通过运河水路运到盐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运河对于嘉兴的重要作用。”嘉兴市文物保护所副所长盛杰辉说,嘉兴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早在公元前483年,越王勾践就在今嘉兴境内开挖越水道(今崇长港),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运河,仅仅比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运河邗沟晚3年时间。
“嘉兴地处吴根越角,水网密布,八水绕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运河。从古至今,悠悠运河水塑造了嘉兴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嘉兴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嘉兴文史专家、嘉兴图书馆原馆长崔泉森说。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位于嘉兴境内大运河嘉兴段、长虹桥、长安闸被列为遗产点。当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嘉兴运河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流过嘉兴市秀洲区的大运河河道宽达72.8米,高10.7米的明代石拱桥长虹桥横跨水上,桥下货船有序通过。以大运河遗产点长虹桥为中心,河两岸打造了水清岸美、展现运河原生态风貌的王江泾湿地公园。居民张薇说,以前这里环境脏乱,如今则是王江泾镇的一张旅游名片。
塑造“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的城市面貌,近年来,嘉兴积极推进运河带文化旅游建设。“其水弯曲,抱城如月”,坐落于嘉兴城北的月河历史街区紧邻大运河,历史上这里百业兴旺,市廛繁华。经过修缮改造,如今的月河历史街区成功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完美融合,中基路老字号街、小猪廊下风情街、坛弄酒吧街……枕着运河的老街巷焕发新生机,成为游客来嘉兴必到的“打卡点”。
水,至善至柔,泽被万物。千百年来,在先贤“上善若水”的启示下,嘉兴这片与水共生的土地上,诞生了影响深远的“善文化”。“历史上最早的劝善思想家袁黄是嘉善人,他创作了最早的善书《了凡四训》。”嘉善县博物馆副馆长董博介绍,在《了凡四训》中,袁黄阐明了善的含义、善恶的标准以及行善的道理和方法。他以身示范,用“功过格”将每日所做的事按善恶增减记录,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追溯历史,得名于明代的嘉善县名中的“善”字,就是寓意此地民风敦厚良善。嘉善县深入培育打造“善文化”县域人文品牌,溯善源、崇善美、扬善风、育善念、润善德,延续着江南文脉中“温良纯善”的优秀传统。
绵延悠长的嘉兴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看来,江南文化就是水文化,“江南文化的特性就跟水的特性一样,包容性强,善于进退,寻求探索、生生不息。水是柔和的,但它柔中带刚,不断丰富着江南人文性格的内涵。”
本报记者 于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