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中心内部干净整洁。
处置中心外景。
中国江苏网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永) 8月29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城管局通报了南京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南京目前为止最大的餐厨垃圾厂已进入负荷调试阶段,预计月底日处理餐饮垃圾能力可达到100吨。加上一些就近就地处理装置,年底前,南京每日可将八成餐饮垃圾变废为宝。
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位于浦口区江北环保产业园内,占地135亩,是南京市已建成最大的餐厨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可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南京市城管局巡视员陈雷介绍,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一阶段工程(餐饮垃圾100吨/日、厨余垃圾200吨/日),2018年5月份开工建设;二阶段工程(餐饮300吨/日)正在开展设备安装,计划2020年上半年建成投运。建成后,总处理规模达到餐饮垃圾400吨/日、厨余垃圾200吨/日。
据介绍,南京市目前餐饮垃圾产生量约750吨/日。陈雷告诉记者,另一座市级餐厨垃圾处理厂(餐饮700吨/日、厨余300吨/日)目前正在开展选址,预计2020年开工;溧水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餐饮50吨/日)预计2019年底投运;高淳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餐饮30吨/日、厨余20吨/日)预计2019年底完工;栖霞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餐饮200吨/日)预计2020年开工;六合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餐饮32吨/日)预计2019年基本建成。
近年来,一些机关院校、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街道等配建了餐厨垃圾就地、就近处理设施。陈雷还透露,如果单位自建小型处理机就地处理餐厨,南京正在制定小型餐厨处理机补贴政策,目前在征求意见,今年内有望出台。
陈雷预计,到年底,南京餐饮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产生量的80%(约600吨/日),2020年将达到100%。“随着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的加强,我们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全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试点范围。”陈雷最后说道。
■现场直击
探访南京最大餐厨垃圾处理厂——
垃圾全程密封 厂区闻不见臭味
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浦口区江北环保产业园区内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虽说处置中心的负荷调试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厂区闻不见一点臭味。
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江北综合废弃物处置中心负责人徐继超告诉记者,整个项目通过8大主工艺系统,包括餐饮预处理系统、厨余预处理系统、湿式厌氧发酵系统、干式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系统、沼渣脱水及干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除臭系统,将餐厨垃圾变为三种再生资源(沼气、再生水、油脂)。
具体工艺为:餐饮垃圾采用“预处理+湿式厌氧发酵产沼”工艺,厨余垃圾采用“预处理+干式厌氧发酵产沼”工艺。徐继超介绍说,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是清洁环保的能源;再生水可用来浇灌绿化带、冲洗马路、洗车等;油脂可以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料;最后剩下的残渣进行干化处理,最后被送到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
在记者的印象中,无论是垃圾中转站,还是垃圾收运车,隔着老远都能闻到恶臭。但是在这的厂区内,却一点异味都没有。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徐继超解释说,整个项目秉承先进、环保、循环的理念,高标准建设、运营,营造花园式厂区环境,“餐厨垃圾在运进厂区之后,便进入了全程密闭处理环节,此外,我们还通过植物液喷淋、离子送风、生物除臭等细节处理,确保异味全部收集处理并达标排放”。
记者在厂区内还看到,整个办公控制区与垃圾处理区域是用真空玻璃完全隔绝的,而且整个垃圾处置系统也是全封闭的,站在办公区看过去,一点垃圾的影子都看不到。
南京市城管局巡视员陈雷表示,随着大型餐厨垃圾处置设施的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行,将大大提升南京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保障食品安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永 摄影报道
■相关新闻
垃圾分类敷衍了事
一菜场被罚
近期,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泰山大队对辖区内的商场、企业等各类经营场所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突击式检查。执法人员在检查至柳洲东路一农贸市场时发现,该农贸市场墙上贴了垃圾分类桶设置的导视图,可按导视图内容上标的垃圾桶点位却怎么也找不到垃圾桶,分类垃圾桶到底去哪儿了呢?
带着疑问执法人员找到了市场管理方,一位姓王的负责人信誓旦旦地宣称:“分类垃圾桶肯定是有的,不信我带给你看!”可这名负责人带着执法人员转遍了整个市场却找不到一个分类垃圾桶。随后,该负责人话锋一转,“垃圾桶肯定是有的,只是没放出来,主要因为垃圾分类投放中会有市民投错分类,无形中增加了保洁负担,所以我们才把垃圾桶收起来,只有在检查的时候才拿出来应付检查人员,这次没想到你们会搞突击检查”。
一语道破实情!执法人员对市场管理方不作具体落实,只做表面文章的行为给予严肃批评。同时,执法人员还对该市场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单位立即整改并接受相关处罚。
通讯员 朱巍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