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剧院。 宋 灏 屠景清摄
中国江苏网讯 这两年,随着江苏大剧院等一批高水准剧院建成投用,很多曾经受限于场地的世界顶级剧目频频光临江苏。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迟到后的匆匆入场、剧场内“咔嚓”声不断、不合时宜的掌声响起……不遵守观演礼仪的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小小的舞台成为一面镜子,既演绎出美妙的艺术华章,也折射出观众的艺术修养和品位,乃至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五花八门 观演失仪为哪般
“好端端的一场演出,被个别人给毁了!”前不久,南京学生刘钧在剧院欣赏歌剧时,目睹了一幕不和谐的“小插曲”。“当时,坐在我斜后方的一名观众老是拿起手机拍照,闪光灯的光线十分刺眼。工作人员多次用激光笔提醒,他不但我行我素,甚至情绪激动地对前来阻止的工作人员动起手来。他的理由是,既然买了票,还能不允许拍照吗?” 演出结束后,刘钧在“豆瓣同城帖”晒出了观影感想,也记录下了这次“我买票我做主”式的争执,引来不少跟帖。
“保利大剧院刚开业的时候,有观众居然带着瓜子来和朋友一起分享。”5年前,保利大剧院在南京开业,率先执行了严格的管理模式,业务经理于鹏亮回忆起曾经出现过的种种“奇葩”行为,至今哭笑不得。经过数年培养,观众不文明的观演行为明显减少,但仍时有发生,“按照惯例,演出开始15分钟后迟到的观众不准入场,但很多观众不理解。有的时候因为迟到的人数实在太多,我们也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拦在门外,只能放他们进去,让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就近坐下,到中场休息时再找自己的座位。”
几乎每场演出,从进场到离场,观众总会有一些不合规定的行为,需要工作人员劝说和制止。一位在江苏某市剧院担任志愿者的网友说,他曾遇到一名女士带着6岁的孩子来听音乐会,被工作人员拦在门口时,反问道:“我买了两张票,怎么就不可以带小孩进去了?高铁上买两张坐票,行李都可以坐。”
买了票,怎么就不可以进场、不可以拍照?这些“理直气壮”的要求一直让剧院方很无奈。这位志愿者耐心解释,对于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演出,剧院告示牌上明确写有“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的提示,但一些观众依旧无法接受。
那么,我们该有这样的观演礼仪吗?在江苏大剧院志愿工作者朱正阳看来,除了演出中禁止交谈、拍照、饮食、随意走动等硬性规定,还有一些隐性的观影要求。“比如在演出中玩手机对很多观众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实际上,在剧场相对较暗的情况下,若有人‘刷屏’,感觉就像开了小灯泡一样,会严重影响到身旁观众的观演体验。”
观演不文明,影响的不仅是台下观众,还有台上的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的一位小提琴手告诉记者,“手机拍照的快门声和闪光灯会干扰演员的视线和注意力。如果表演者刚好被一溜闪光灯闪到,就会出现短暂失明,演奏者低头看谱子找不着音,只能凭记忆继续。”另一位乐队指挥表示,在乐池中、舞台上,演出者对观众的反应十分敏感,即使背对着观众,都能感受到观众的情绪和状态。“良好的观众反应会对演员产生激励效应,吵闹、交谈等不文明观影氛围,会让演员不可避免地感到沮丧。”
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最怕“迟到”的观众,“以兰苑剧场为例,由于场地有限,观众席与舞台区域本身就十分靠近。正当剧情紧张之时,突然进场的观众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声音乃至光亮,那一刻,观众出戏了!”
功课先行 观演并非“轻娱乐”
观演礼仪的差距,固然与个人素质高下有关,但也不能一味地责备观众。一些观众不守观演规矩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对观演礼仪认知不足、了解不够,与国际通行的剧场管理、国外艺术样式有文化差异。
交响乐、歌剧在我国属于舶来品,能够欣赏的观众尚属小众。几年前,观众张女士在意大利看过几场歌剧,国外观众把进剧场看演出当作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全体盛装出席的那一幕令她记忆犹新。“而且在整个观演过程中,台下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到,待一个段落结束,被压抑的咳嗽声才会轻微响起。”张女士说,那天她正好有些感冒,喉咙口痒痒的,但剧场的氛围让她硬生生把咳嗽声给咽了回去。“因为在那样一种氛围中,就算轻轻地咳嗽一声都是极不礼貌的。”
爱乐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蔡佳臣连续多年将芭蕾舞、交响乐等高雅演出带到南京,他觉得观众良好的观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培养。因为中国传统的观演文化是“戏院文化”,习惯于叫好、喝彩、嗑瓜子,图的是个热闹,以文明礼仪为要求的“剧院文化”还须逐渐养成。
据2018年9月大麦网发布的中国演出市场行业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演出的平均票价为300元,约相当于普通城市工薪阶层月收入的1/10。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走进剧场欣赏一场高雅艺术还是较为“奢侈”的消费,观演经历少,也直接导致了部分观众观剧礼仪的缺失。
“观众在欣赏高雅演出之前,必须要‘做功课’。”在江苏著名指挥程晔看来,高雅艺术必须以欣赏而非娱乐的心态对待它。“深邃的主题、优美的形式和高尚的审美理想等特征,决定了观看高雅艺术有更高的门槛。”程晔建议观众在欣赏高雅艺术前,要对演出的背景、曲目、作曲家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好相应的艺术准备,这样不至于在碰上看不懂的剧目时如坐针毡。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对“做功课”的观点深表赞同,“听音乐会前,观众应该通过DVD或网络版权资源提前熟悉当场音乐会的曲目内容,保证自己无障碍地进入‘欣赏’状态;欣赏昆曲演出,如果了解了昆曲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会发现其实它的每段唱腔和念白,都值得细细聆听和品味。”
“做功课”要求观众不仅熟悉作品,还要在长期观演过程中主动了解一些约定俗成的欣赏惯例。蔡佳臣介绍说,“比如听京剧时,演员飙出一个精彩长腔时,需要鼓掌甚至叫好来托一下气氛。但在欣赏芭蕾舞、交响乐、音乐剧、歌剧等‘舶来’艺术时,喝彩、叫好都是失礼的行为,甚至连何时鼓掌都是极有讲究的。当男女主人公跳完一段双人舞慢板之后,大家最好尽力鼓掌,因为此时男演员刚完成了一系列托举动作,掌声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欣赏古典音乐则相反,演奏多乐章曲目时,通常每个乐章结束后不鼓掌,只在整个曲目演奏结束后才鼓掌,因为古典音乐有其自身独特的连贯性,鼓掌会把这种连贯性打破。”
“剧场有三坏,手机小孩塑料袋。”在今年江苏大剧院举办的江南之声音乐节上,记者曾听到这样的抱怨,一些孩子在剧场里吵闹的情况,破坏了其他观众的观演。面对“该不该带孩子进剧院”的争论,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南京市艺术小学副校长沈晓燕建议,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接受度选择购票。“家长带孩子看演出,往往出于让孩子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初衷。然而,身高1米以下的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通常很短,当演出时间过长、题材过于复杂,都会超过其能承受的范围。”她表示,更适合学龄前孩子观看的艺术种类是儿童剧,但即便是儿童剧,家长也需做好一定的引导工作,当发生孩子吵闹等特殊情况时,务必把孩子带离剧场。
剧院方,是管理者更是引导者
面对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同的受众人群,培养观剧礼仪绝非仅仅是举着“请勿拍照摄影”的告示牌那么简单。剧院方不仅是演出的载体,更是观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探索不同的管理方式,正考验着剧院管理者的智慧。
有观众在微博上分享了她近来体验过的一次最佳观剧环境,竟来自一场儿童剧。令她感触很深的是剧院方开场前的一段引导语:“本场戏的制作运用了黑暗美学,台下亮起光,就会影响整场戏的进行。恳请大家关掉手机,给现场的小朋友们做个好榜样,也拜托小朋友们帮忙监督。”具有诚意的引导词让所有观众安静地看完了整场戏,整个剧场全程也没有一点手机屏幕的亮光。
一些剧目的演出方也在积极探索新型观演模式。今年,百老汇音乐剧《摇滚学校》来到南京演出,特地在演出接近尾声的时候专门设置了一个演出单元,以便让观众拿起手机尽情拍照留念,并积极鼓励观众在社交平台即时分享观演喜悦。
实际上,为提升市民的观赏水平和观演素质,江苏各大剧院都做了诸多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引导观众。江苏大剧院开业两年来,坚持为观众免费提供“文明观演”宣传单,进行曲目介绍、欣赏提示以及观演提示,培养观众的文明观演习惯。在每场演出结束后,江苏大剧院的职业摄影师会及时将高清大图传到观众群,既减少了演出过程中观众为拍照留念而分心走神的行为,又满足了观众的拍照需求;南京保利大剧院邀请了部分热心大学生作为文明志愿者,在演出现场进行观演礼仪宣传;常州大剧院创新编排了一套礼仪手势操,新颖有趣的展示方式得到了观众的纷纷点赞。
观剧素养的提高,也需要通过不断地走进剧院去积累和培养。近年来,政府与剧院密切合力,比如南京市出台了“文化消费政府补贴剧目”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尽可能降低市民观演门槛,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剧院接受艺术熏陶。南京保利大剧院“打开艺术之门”,最高演出票价只需100元,剧院方经常在演出前推出艺术大讲堂,请学者、艺术家为观演市民做相关艺术普及。
“当观众坐在剧场当中,就已然成为了这场演出中重要的一部分。”廖屹说,台上台下是共通的气场,只有高素质的观众才能激发艺术家表演热情,观演配合,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才会让整台演出更加完美。
剧场文化的推广和普及,需要一个熏陶和养成的过程,如何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作为一名观众,从走进剧场的那一刻开始,就需要抱着无比尊重的心态,遵守剧院的观赏礼仪。因为文明观演,不仅是对台上演员的尊重,更是对艺术、对自己的礼遇和尊重。
本报记者 王 慧 吴雨阳
请查收!观剧文明礼仪须知
如何更加舒适地观赏一场演出?如何更加深入贴切地感受舞台艺术的魅力?这里有一份基础版与进阶版指南。
文明观剧基础版——遵守观剧礼仪不要迟到,最好能够开演前提前五分钟进场,留有充足的时间寻找座位。如果迟到,则请在剧场外等候演出间隙再进入场内。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振动状态,以免铃声响起打断演出节奏,影响其他观众观看演出。如果在演出过程中确实需要观看手机,请调低屏幕亮度,不要形成刺目的光源,以免对邻座以及前后观众产生影响。未经许可,请勿在演出期间拍照。如果演出不禁止拍照,那么请不要使用闪光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请将相机快门调成静音,以免产生噪音。尊重演出,尊重演员,尊重相邻观众。着装得体,大方简洁。在观看演出时,请勿大声喧哗或频繁窃窃私语,带孩子的观众,请安抚好孩子,不要跑跳打闹,以免影响其他观众。如果孩子过于幼小,则不宜带入剧场。请勿在剧场内饮食,不携带零食及有色饮料进场。
文明观剧进阶版——为了更好地享受舞台艺术之美,观众需提前了解演出的艺术特色与背景。
除了流行艺术,舞台演出主要以广义上的戏剧与音乐两种类型为主。在观看戏剧类演出之前,可以先了解剧情内容、创作背景和演员及剧团的介绍。如果是已经演出过的剧目,可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评论和赏析类文章,提前对剧目的特色和主旨进行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剧目的内涵。如果是音乐类演出,则可以提前了解音乐会所涉及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和曲目特色。
不同艺术门类有着不同的舞台技巧,也有着不同的欣赏点。在歌剧中,华彩的咏叹调唱段通常是一部剧目中最为精华的地方,演员在演唱时高音的完成度、声腔的流畅度以及是否在完成技巧的基础上,展现出了人物的心理与情绪,都是值得关注的欣赏点。在舞剧中,优秀的领舞会带来不同的舞台效果,观赏点更多在于舞蹈演员的舞蹈功力,例如:脚背的软度,翻腾的技巧,柔软的腰身,双人配合的默契,技巧组合的灵活性和舞蹈演员的情感等。
现场演出最大的魅力来自于演员的临场发挥,而演员的临场发挥则往往会受到台下观众的影响——当观众给予热烈反馈之时,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会更加出色。因此,在正确的时机鼓掌与喝彩,对一场演出来说,非常重要。
在戏曲演出中,可以用叫“好”的方式来表达对演员的赞赏。叫“好”的时机通常在流畅、激昂、高亢的唱段,激动人心的情节或较为复杂的技巧展示之后的停顿间隙中。在戏曲演出中,还有一种独有的叫“好”形式——“碰头彩”,常见于名角出场之时。
在歌剧、舞剧、音乐类的演出中,则不适用叫“好”这种方式喝彩,向演员表达赞赏的方式多为鼓掌。
在音乐会上鼓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演出开始前以掌声欢迎演奏家到演奏的指定位置。其次,为了作品的完整性,请在乐章间保持安静,待作品全部结束后再热烈鼓掌。最后,作品结束时鼓掌的时机要根据演奏者的状态而定,有些作品掌声不宜接得太紧,要让观众和演奏家有一些回味的空间。
而在歌剧演出中,通常是在一个高音或是整支咏叹调完成之后的停顿间隙中鼓掌致以赞赏。
韩 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