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肯吃苦敢挑战,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记南京市地方海事局航行监督科副科长孙涛
2019-07-30 08:45: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从一名普通水手到江苏省交通人才库专家,从驾驶船舶在一线到海事管理的幕后,他以拼搏进取的上进心完成了一次次职业角色的转换,不仅为提高我市地方海事监管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精彩的注脚,他就是南京市地方海事局航行监督科副科长孙涛。

  半路出家,吃苦耐劳啃下“硬骨头”

  孙涛从事海事航行监督工作属于半路出家。2001年,干了多年远洋船舶驾驶的他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决定不再漂泊,之后顺利考入南京市地方海事局,成为航行监督科的一员。

  孙涛所在的南京市地方海事局航行监督科承担着我市范围内812公里内河航道及两千多艘船舶的航行监督、政策制定和安全保障等任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与许多转行“上岸”的船员一样,初到新单位的孙涛,面对各项内河条例一时无所适从。“原来我是在远洋船上,到内河,有些设备包括船型都发生了改变,一些法律法规也都不一样,都需要重新学习。”孙涛说。

  3年的海员生涯练就了孙涛吃苦耐劳和越挫越勇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完成从船舶驾驶“运动员”到海事管理“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他主动要求到一线工作,切身了解内河航行的知识。每天下班后,他还要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啃书本”,撰写工作心得。他常常主动承担艰难险重任务,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看作检验自己业务水平的磨刀石。常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孙涛对所有的河道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处理问题更是游刃有余。

  为青奥编应急方案,保障安全零事故

  2014年,为配合第二届青奥会的举办,孙涛承担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水上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

  “水上赛事安全工作与航行监管截然不同,虽然都是船在水上走,但比赛所使用的船只更轻、更快、更小,一旦与运输船发生碰撞,后果将不堪设想。”孙涛说,在责任和使命面前,他和同事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无疑也蕴含着巨大的动力。

  为尽快完成方案编制,孙涛和同事们决定一切从零开始。没有经验可以学,场地太分散可以跑,他们深入青岛、深圳、广州、厦门等成功举办过大型水上赛事的城市取经;他们一遍遍勘察玄武湖、金牛湖等赛事场地,仔细分析梳理水文、航道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点。

  此后,相关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赛事组委会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随着青奥会的顺利进行,南京市地方海事局所负责的水上区域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7年成为交通专家,获得荣誉奖项无数

  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学肯钻的孙涛用了不到7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海员华丽转身为江苏交通百人专家库中的一员,发表的多篇专业论文更获得了国内顶尖专家们的认可。

  如今的孙涛已经成为我市地方海事局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南京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刘涛说:“孙涛在担任航监科副科长期间是挑大梁的,他对于地方海事局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对于部、省、市各个安全部门对航行监督现场安全的管理烂熟于心。他也是省、市航行监督战线中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19年来,孙涛先后荣获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上海世博会交通运输安保先进个人、南京市青奥会交通运输安保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航行监督科先后荣获全省优秀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王静葛妍

标签:硬骨头;地方海事;航行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