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9日讯 记者刚刚获悉,南京第十四中学退休教师郜爱雪7月16日在南京浦口医院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一辈子教书育人的老师,弥留之际的唯一心愿,就是在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事业。
出生于1929年的郜爱雪,是河南鲁山人,儿时跟随父亲来到南京定居,今年已经90岁高龄。老人早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56年8月到南京第十四中学工作。从事教育行业几十年的郜老师,是学校老教师代表,虽然已离退休三十余年,但在学校拥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4月,郜老师患上直肠癌。患病期间,她一直坚强地与病魔做斗争,并完成直肠癌手术。受尽病痛折磨的郜老师,也是在此期间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郜老师儿子孙先生一开始了解到他母亲的这个想法是诧异的,也很不情愿,但后来逐渐理解了母亲的想法。在孙先生的眼里,母亲是一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对生活也一直有自己的追求。“母亲想更多地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我们尊重母亲的意愿,所以也都一致同意了。”2011年,远在北京的孙先生写了一份声明,委托在南京的郜老师的世侄陈先生做母亲遗体捐赠各项事宜的执行人,家里人一致支持郜老师的决定。
在孙先生的印象中,郜老师从未跟他讲起有关自己的事情,“她是一个从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人,能自己做到的事情,绝对会自己去完成。这么多年我跟随父亲在北京发展,母亲一人和外婆在南京生活,生活上的困难她也从来不提。”每年孙先生都会带家人回来看望郜老师,但总是过不了几天,郜老师就赶着让孙先生回北京去,怕他家里有事忙不过来,可是孙先生知道,母亲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内心对家人还是非常不舍。孙先生说:“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同时也是个好学的人,有一次我回来,发现当时已经退休在家的母亲正端着英语书学英语,问她只说是学校的英语老师暂时有事,所以要帮着带带学生的英语课。”
郜老师的同事对郜老师的评价也是严谨负责的好老师。郜老师从南京十四中退休后还一度被返聘回学校,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同事们都很敬佩。和郜老师同为同事也是邻居的张老师回忆说:“郜老师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来说是前辈了,但她对我们非常地照顾,常常给我们通电话,询问我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郜老师非常热心,也乐于助人,我们都特别愿意跟郜老师相处。”学校方面也和郜老师保持密切联系,逢年过节学校、社会事业局、党群工作部等相关人员也会来看望郜老师。
郜老师在患癌之后生活自理有些困难,当时就开始请护工进行照料。跟郜老师相处时间最久的护工董女士当时因为年轻,一开始还不愿意来照顾已经上了年纪的郜老师,但是两个人慢慢了解对方,互相磨合相处下来,最后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用孙先生的话说,甚至变成了亲人。郜老师去世当日,护工董女士泣不成声。
7月16日凌晨3:30左右,郜老师永远闭上了双眼,随后家属联系上了南京市红十字会东南大学医学院红十字志愿捐赠遗体登记接受站,第一时间完成了遗体捐献。郜老师的家人始终紧紧地跟在身后,直到临上车前,大家还是久久舍不得离开。“母亲想静静地走,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大操大办,更不要通知老教师朋友们。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孙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江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