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丧偶式带娃”——爸爸们从家庭教育中消失了吗
2019-07-19 07: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我还活得好好的,可我老婆却说她‘丧偶’了。”举着手机,32岁的IT从业者张文柏苦笑着对记者说。手机屏幕上,是张文柏与妻子的微信对话,“你看,她刚刚又给我发来推送文,标题是《丧偶式带娃的女人,分分钟在崩溃边缘》。”妻子小菲给丈夫发这样的“吐槽”文,已是这个月的第三次了,这让张文柏这位“码农”颇感委屈:“工作太忙,加班太多,哪有时间管小孩?”

  热词“丧偶式带娃”正在网络上蔓延,埋怨的妻子,哭闹的孩子,埋头玩手机的父亲,每个夜晚,很多家庭的客厅里上演着这样的生活图景。“巨婴爸爸”,年轻的父亲们被愤怒的妻子贴上了标签。

  “老公除了给钱,几乎啥都不干!”28岁的小学女教师郑楠对丈夫一肚子怨气。她是班主任,上班早出晚归,下了班第一时间要去接暂放在托管机构的娃娃,然后回家给娃做饭。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的丈夫孙敏经常加班,一进家门就往沙发上“葛优躺”,掏出手机刷视频,两个多小时都不挪窝。“不管孩子哭了还是饿了,他自‘岿然不动’。”

  对于当前的生活困局,郑楠想改变却无能为力,她苦笑着说:“我们家有两个宝宝,一个是正在发育成长的小宝,一个是心智不全的大宝!”

  一回家就当“甩手掌柜”的孙敏对“巨婴爸爸”的标签很不服气:“家庭不就应该是‘男主外,女主内’吗?我在外面负责赚钱,你在家里负责带娃,分工合理明确。再说了,我忙了一天,回到家玩一会儿放松一下过分吗?”孙敏力图从收入的角度解释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我赚的钱是妻子的三倍,工资奖金都上交,给娃娃买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还要我怎样?”

  和“理直气壮”的孙敏不同,张文柏面对妻子小菲时更多的是无奈和歉疚,他不认为自己是“巨婴爸爸”,但妻子的的确确是在“丧偶式带娃”。

  每天早上七点,家住南京江北的张文柏就要出门赶地铁,花上一个多小时到达位于雨花台区的公司。“准时下班?不存在的, 几乎每天都要加班,等回到家时宝宝都睡了,你叫我怎么带娃?”张文柏说,从周一到周五,他见到的几乎都是“睡着的女儿”,只有到周末才能陪孩子,“但这样的生活方式暂时还得持续,毕竟还有一大堆车贷房贷等着我去还。”

  张亮、刘畊宏、邹市明……《爸爸去哪儿》等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呈现的“好爸爸”人设令人羡慕,但现实中的“爸爸”却大多令妻子不满。半夜,一位年轻妈妈在朋友圈分享一段心得:“凌晨两点,睡在左边的宝宝哭醒了,连忙抱着哄。右边的那头鼾声如雷,狠狠地踹上两脚……”

  但爸爸们在家庭教育中真的无所作为,“丧偶式带娃”已成为一种现象了么?

  在南京一家公司工作的周明明并不认同。他说,哪怕工作再忙,晚上都尽可能会早点回家陪儿子,辅导作业,“平日能推的应酬尽量推掉,周末两天雷打不动给孩子。”但妻子虽然肯定他带娃的积极性,却没有足够的耐心让他探索,“算了,你这个都不会!”“这么教不对,还是我来教吧。”周明明说,之所以出现所谓“丧偶式带娃”现象,妻子也负有一定责任,她们普遍对父亲带娃不认同、不放心,常常一边抱怨着,一边又更愿意亲力亲为。

  7月底8月初,大学教师张宪准备带着儿子到河南、陕西自驾游一圈,看一看儿子此前只在书中看到的龙门石窟和兵马俑。张宪认为这是对妻子平日带娃的“补充”。在他看来,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应充分发挥彼此特长,“我平时工作忙,是妻子在主抓孩子的作业。放暑假了,带娃的重任就交给我了。”张宪说,带孩子多看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在行走探访中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妈妈们在教育这件事上表现得更为焦虑,常常出入各种家长群,为孩子的作业、补习操心,这时,爸爸们应多担负一点陪做作业之外的教育责任,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境。”张文柏说。 记者 于 锋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