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村综合服务中心是村级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开展脱贫攻坚的突破口、推进乡村振兴的指挥部。开展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上级有要求、基层有需求。近年来,新沂市针对服务阵地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够好等突出问题,按照“打牢基础、补齐短板,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把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市委“一号工程”,持续开展“建村部、强支部”工程,村级阵地面貌焕然一新。
突出整体谋划,补短板、提质量
一是摸实建设任务。对标基本阵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要求,对全市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下,以及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但年久失修不能满足需求的村部进行集中摸排、分类施策,科学制定“建、扩、改”工作计划,全面消除面积低于400平方米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全市共有行政村254个,近3年共新建村部131个,改扩建村部85个,村级服务阵地全面达标提质。二是合理规划选址。把村部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按照“交通便利化、活动中心化、群众方便化、位置显要化”原则,组织相关部门对村部规划选址逐一过堂把关,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引导村部选址向农民集中居住区靠拢,向交通沿线和人流集中的地方靠拢,提高规划选址的科学性。三是提高建设标准。按照“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原则,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不少于10亩,建筑面积不低于660平方米,由设计院统一设计图纸,设置“八室两超市一栏一广场”,配备一站式服务大厅,不设单人办公室。综合本村风俗文化、地容地貌、产业特色等因素,对外立面颜色风格进行合理设计,让村部独具各村特色,有效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突出系统推进,抓建设、强保障
一是全方位落实责任。把“建村部、强支部”工程作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建立市级牵头抓总、部门协调配合、镇级一线指挥、村级具体落实的四级联动机制,专题列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当年项目当年完成。二是全过程把控质量。科学制定项目建设任务分解表,实行挂图作战,通过进度周报、月度督查、季度通报等方式,实时推进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强质量监管,每村配备一名专业监理人员,每村成立以镇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为成员的监督小组,在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确保项目建设阳光透明、规范安全。三是全要素保障投入。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在村部建设上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每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对各村项目建设现场办公、贴身指导。市财政给予新建村部每村70万元、改扩建村部每村10万元的资金补助,缺额资金由镇财政兜底保障,避免增加村级负担。发挥组织、民政、文体、卫生等部门帮扶作用,给予每村必要的附属设施支持。近三年,新沂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96亿元,落实部门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为村部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规范高效,严管理、树形象
一是强化标准管理。深化村级减负增效工作,严格落实村级事项准入制度,精简取消村级组织机构和挂牌49个,取消延伸至村级的工作任务与指标25项。在此基础上,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出台《新沂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清单》,在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布局、标识挂牌、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等方面细化标准,让村级党组织基本阵地规范化建设定有标尺、干有方向。二是强化资产管理。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资产监管的有效办法,完善“村账镇管”制度和“三资四化”制度,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纳入“谐农三资”外网公示,对所有新建村部进行登记造册,备案管理,保证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对符合规定可用于经营的资产,严格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管理,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坚决杜绝随意处置现象。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完善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2名村干部值班,至少1名村“两委”成员带班。在各村服务中心醒目位置设置去向告知牌,公示值班村干部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和去向等信息。规定村干部值班期间做好卫生保持、来访接待和值班记录等工作,让党员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促进村干部履职尽责,树立良好形象。
突出政治引领,优服务、聚人心
一是打造政治性“地标建筑”。突出服务中心政治属性,完善“一核三体”运行机制,依托现有功能布局,设立村级“群言堂”,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党群议事、民主协商、远程教育等活动,推进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工作亮特色“三亮”活动,科学设置党建宣传栏、“三务”公开栏等,适度厚植党建元素,让党徽在村部闪闪发光、党旗在村部高高飘扬。二是打造便民性“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一站式”服务大厅作用,引导村干部集中办公,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度,全程提供代办服务,现场接待群众咨询答复、审核材料、盖章办证,实现农民审批办证、小病治疗、农技培训、信息咨询、日常购物“五个不出村”,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三是打造群众性“精神高地”。面向群众敞开文化广场、文化室、活动室等场所,组织开展广场舞、篮球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树立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风,村部成为群众休闲的最好去处,文化广场成为农村人气最旺的地方,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