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传
7月13日21:30,官方账号@百度再次就“章子欣父亲发文为假”一事作出回应,称经调查确认“发文为假”属实,决定立即开除违规编辑,向公众致歉并进行整改。
这几天,浙江女孩章子欣失踪事件引起广泛关注。7月13日,浙江象山警方宣布在海里发现疑似章子欣的遗体。就在遗体身份尚未确认之际,一个认证为“章子欣父亲”的百度账号却发文:“刚刚得知我的子欣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天堂,这一辈子我们无缘继续做父女,希望下辈子她还是我的女儿……”
有网友立即提出质疑:遗体的身份还没有确认,这个发文者怎么能确认“子欣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个刚刚失去女儿的父亲,怎么会有心情写这种文章?即便写,怎么会是这种口吻?
面对质疑,相关平台一开始坚决否认,强调有关文章得到章父的许可。然而,接下来的调查印证了一些网友的直觉:所谓“章子欣父亲发文”,根本就是杜撰的,也根本没得到章父的同意。网友进而发现,“章子欣失踪事件”发生后,认证为“章子欣父亲”的百度账号接连发表8篇文章,相关平台收获阅读量超1亿。不难想象,如果“章子欣父亲发文”没有被网友揭穿,势必继续收获天量点击率,从而为相关平台带来巨大商业利益。
互联网信息平台注重点击率,无可非议,但也应有底线。利用公众对“章子欣失踪事件”的关注,肆意“收割眼球”;为了提高点击率不惜弄虚作假,假冒章父连发违背常识、常情、常理的矫情文字,欺骗公众感情……在人们普遍正为寻找失踪女孩焦心、对其家人怀有深切同情之际,这种只顾自身利益的行为,愈加令人反感、厌恶。
近年来,从“魏泽西事件”到“莆田系医院事件”再到“搜索广告事件”,从“二更食堂”的“滴滴司机杀害空姐”,到“咪蒙”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些互联网信息平台和自媒体账号为了眼球效应和商业利益,肆意消费热点事件,不讲职业道德,不顾公序良俗,什么底线都敢踩,什么红线都敢碰,严重污染了舆论生态,严重浊化了社会空气,引发公众不满。开除一两个违规编辑比较简单,整治一两次违规行为也不难,而要从根本上推动有关平台走上健康正常的发展道路,需要“开除”的,则不只是个别违规编辑,还有只讲商业利益不顾社会责任的发展导向、只讲经济利益不管社会效果的发展理念,以及唯利是图、扭曲变异的评价激励机制。离开了这一点,所采取措施仍可能治标不治本。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如今可谓万物皆媒,进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四全”媒体时代。但不管媒体技术怎么发展、媒体生态怎么变化,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各类媒体始终必须讲政治、讲导向、讲社会责任。人们期待,相关媒体能够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从“章子欣父亲发文为假”事件中吸取教训,时时反思有无走偏,走好未来发展的路,更好地服务用户、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