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档案文献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 本报记者 冯芃摄
昨天上午,“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档案文献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共展出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的150余件原始档案以及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围绕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这一主线,展现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如磐初心。
“红白档案”互证,昭示国共两党浊清之别
梅园新村纪念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林建英介绍,此次展览具有“高”“精”“新”三大特点:一是展品出自两大中央级国家档案馆,展出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二是参展档案文献件件精品,大部分都是首次公开展出;三是以“红色档案”解读与国民党“白色档案”反证相结合,新角度颇具特色。
1947年7月22日,蒋介石签发取消中共“国大代表”及“国府委员”名额的训令,彻底与共产党决裂……“凡共产党员或为共产党工作者,在本办法颁布后仍不能自首者,一律予以逮捕,然后移送审判机关,以妨害国家总动员令罪从重处罚。”展览现场,一份1947年9月15日由蒋介石签发的有关“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训令,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笼罩白色恐怖的铁幕之下。
“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炎黄子孙,坚忍不拔地努力奋斗。”1937年7月,由周恩来亲笔起草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接续奋斗的初心与使命。
一件件“红白档案”的对比互证,划出了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浊清之别,历史的车轮与人民的选择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强中国。
一份工资表,诠释“一心为公”如磐初心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绝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1941年11月22日,《解放日报》刊登的《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一页页珍贵的档案,一幅幅泛黄的照片,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让“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穿越峥嵘岁月,生动而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现场展出的一份1924年3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决算录》,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向警予等中共领导人参加国民党中央工作的薪资收入。毛泽东和恽代英当时的工资是120块大洋,而邓中夏、向警予则是80块大洋。林建英介绍,当年,在国民党中央参加工作的中共领导人都有不错的薪资收入,但他们的工资很少用于自己的生活,几乎全部用作党的活动经费。
一页珍贵稿纸,揭秘“铁的纪律”诞生记
展览现场,一份1947年10月10日由毛泽东审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训令中首先强调了重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因:“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行颁布。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这张泛黄的稿纸上,还留下了毛泽东审定训令内容时涂抹和修改的痕迹。
比如,第一版的“八项注意”内容是:“不打人骂人;不拉夫拉差;不损坏庄稼(或不踏群众庄稼);不搜俘虏腰包;尊重妇女习惯;借物要还,损物要赔;上门板、挖厕所。”在审定过程中,这版条文以画框形式整体删除,在原文右侧修订为“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这就是后来正式颁布的“八项注意”内容。
本报记者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