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5月14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组织了一次主题为“生态文明互鉴及古都文化交流”的城市采访活动。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斐济、巴西、阿根廷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媒体60余名记者参访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了解北京世园会规划理念及中国生态发展成果;参访八达岭古长城东段,了解长城文化带建设情况。
风从长城来,花开妫水边。北京世园会又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主体展馆就在八达岭脚下,围栏区面积约503公顷。“北京世园会是历届世园会中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一届。作为一场以植物为‘主角’的盛会,在这里大家除了能看到1200多个植物品种,还汇集了最新视听科技技术,依托科技与文化、科技与园艺,打造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的奇幻光影森林、灯光秀系列表演。”北京世园局宣传策划部部长崔勇介绍说。
14日,境内外记者们先后参访了北京世园会国际馆、中国馆等核心场馆,在国际馆的花卉盛宴中徜徉,体验会“呼吸”、有“生命”的中国馆,探秘多姿多彩的植物馆,体味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
老挝记者葛宽斋告诉记者,此前他多次来到中国采访,今天世园会的参观经历让他收获了又一个惊喜。“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动为主题的盛会,昨天我在国博的亚洲文明联展中看到了很多珍贵文物,很增长见识。今天,在延庆又感受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国际馆里对各个国家的植物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亚洲各国文明的包容和接受。期待我们国家能和中国在园林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以后有更多合作。”
世园会园区与延庆八达岭长城相距仅十余公里,中外记者一行14日下午又来到八达岭古长城。从长城东段向北眺望,能看到世园会的最高建筑永宁阁,雄伟壮阔的万里长城与古朴恢宏的仿古阁楼遥相呼应,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徐徐展开。
延庆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黄克瀛告诉记者,世园会的核心区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一片荒滩地,只有石头,寸草不生。而现在,绿色发展的保护理念让延庆人享受到了美丽的人居环境,还成功转型,发展起了与长城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尼泊尔国家通讯社记者苏贝迪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这句讲话印象深刻。苏贝迪说,尼泊尔像中国一样,有很多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自然环境也很优美,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我们对名胜古迹的合理性开发、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要向中国多学习。”
采访中,记者还见证了一个暖心的时刻。14日,还是斯里兰卡《兰卡之镜》网站记者沙妮卡35岁的生日,主办方趁午餐间隙,为沙妮卡准备了生日蛋糕,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生仪式。“我的祖国不久前刚遭受了大规模的恐怖袭击,本来我今年不打算过生日的,没想到中国朋友给了我一个惊喜,非常温暖,也非常感动。”沙妮卡表示,期待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认识更多新朋友。
本报记者 樊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