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诗一出口就成歌 听听这位91岁老人的吟诵
2019-04-25 07: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即将播出的21集文化系列片《金陵吟》受到了南京文化界关注。其中,除了精选出的21首有关南京的名篇佳作外,一直在南京居住的91岁诗词名家俞律老先生的吟诵也让人耳目一新。记者了解到,这21首诗竟是他随口吟唱的,事先并无旋律可依。

  诗一出口就成歌,还这么好听?《金陵吟》让拥有诗人、画家、作家等多个头衔的俞律,再次回归大众的视线。很多曾得其文学启蒙的诗友忍不住关切:俞老现在怎样了?还在创作吗?几日前记者拜访了俞律,发现90多岁的他现在仍在微信朋友圈创作和传播诗歌。

  有人建议给他的 吟诵申请非遗

  在大光路附近的一处小区,俞律的夫人早早就在楼下迎接记者。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通过这种方式,也更能深刻体会诗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俞律是极出色的吟诵者。《金陵吟》中,俞律手执折扇,坐一长条案几侧面。说到哪首诗篇,他即刻就能吟诵出来,边挥扇边吟,中气够足,气韵悠长,那状态,完全不似年愈九旬的老人。

  进入家中,俞老从房间出来,握手让座。他走路略有颤巍,步伐也较常人放缓,的确是高龄老人的神态。可当他出声讲话,声音圆润,中气顿显,逻辑清晰,一下子就像年轻了几十岁。

  交谈中记者得知,俞律于1928年生于扬州,父亲是上海中学的国文教师,父亲本身就喜爱吟诵。受家庭影响,俞律从小喜爱古典诗词。因喜欢而入迷,不久开始创作诗歌、散文和书法。后与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往来颇多。竟是因为林散之,他才真正喜欢上了吟诵!

  “林散之是出了名的爱吟诗,他的吟诵,充满了感情,让人听着着迷!我那时和林先生经常往来,确实从他那学了吟诵的方法和韵味。”他又受当时吟诵专家唐玉求感染,越加着迷这门艺术。(唐玉求是那时的吟诵名家,性格大气,他的吟诵风格也激昂慷慨,听来让人为之一振!)

  父亲的扬州吟诗、林散之的南京江浦吟诗和唐玉求的常州吟诗(唐玉求的老家在常州),方言不同,却各有韵味,俞律综合了三者之长,逐渐开创了自己特色的吟诵艺术。

  “在那之前,盛行的吟诵使用的都是方言。”俞律发现,方言吟诗虽感情丰富,却一来受制于传播范围,二来缺少音乐旋律,不够动听。俞律恰好有京剧底子,他大胆改革,开始用普通话吟诗,又把京戏旋律加入其中,如此一来,他的吟诵出口成歌,十分入耳!

  “现代很少有人吟诵了吧,都改朗诵了。”俞老慢悠悠地说,朗诵对表达现代诗歌的情感情绪,十分适用,“对于字数寥寥的旧体诗,我还是认为吟诵是个好方式。”俞老认为,旧体诗字数少,若朗读,顷刻间便读完,韵致难出来,吟诵能把每个字都唱入味,帮助读者更好地沉浸诗中意境,体会其中情感。

  而对于自己在《金陵吟》中的吟诵,俞老信心满满。他开玩笑说:“我是很有自信的,毕竟也是录过京剧唱片的人!”原来,他年轻时候曾跟名家专业学过京剧,身份虽是票友,段位却颇高。诗词、演唱两种功力俱佳,也难怪多位文化界专家呼吁要给俞老的吟诵申请非遗了。

  近90岁录制21集文化系列片,也吃得消

  记者日前看了《金陵吟》宣传片:在俞老意蕴悠长的吟唱中,南京的街街巷巷、著名的历史遗迹一一出现在画面中,整部文化片展示了南京作为古都的文化魅力。

  而这则两年多前筹备的系列片,也是在俞老快90岁时开拍的。

  南京炎热的夏季,俞老忽而爬上南京城墙,忽而去莫愁湖徒步取景,跟着摄制组走访了南京十来处景点,才拍完所有外景。

  而那21首诗的吟诵,是他在室内录完的:每一首几乎都一气呵成,这种精气神和工作状态让工作人员也禁不住为这位九旬老人竖大拇指。

  身体素质这么好,俞老平时是怎么养生的呢?听到这个问题,俞律却说,他其实一直有慢性胃炎,40来岁时身体曾非常差,“我自己感觉是到了70岁身体反而慢慢才好起来”。

  他也的确注意养生:胃炎不能吃辣,他就忌口;平时只吃一日三餐,桌上的核桃、杏仁这些零食是留给客人的,他自己从不吃。因为管住了嘴,年龄虽然越来越大,胃病却被调养得渐渐好了。

  俞老的作息也很规律:每晚9:30,他一般准点上床睡觉;早上睡到七点多才起,起床后就在小区里散步。

  春意渐浓。俞律夫妇所住的小区离夫子庙不远,小区外能见马路对面的秦淮河水,明晃晃的河水似一条狭长的绿带。他的一楼住所带了方狭长的小院儿,院里被他和家人种上枇杷、猕猴桃、牡丹等多种花木,一到春天,满目生机。“年纪大了,腿脚一定要锻炼。闲来没事,我和老伴就想了个主意:在院子里,小区里互推轮椅散步。”很多小区居民都发现了两人的锻炼方法:一会儿是俞律推着老伴散步,没过多久,就看到老伴在推轮椅上坐着的俞律了!

  人到90,他开始在微信上创作诗歌

  作为动了一辈子笔头的作家,俞老觉得,创作可能是他晚年保养的最好方式之一。

  受到国文老师父亲的影响,俞律很小就“熟读唐诗三百首”,自然“不会作诗也会吟”。他回忆说:“1936年我们一家搬到上海,我受到当时抗日精神影响,上初一时就加入了童子军,和同学们一起作新诗、办宣传抗日的小刊物。”老先生笑道,“当时写了不少文章,虽然文笔还比较幼稚,不过在我印象里也确实算是创作的开端了。”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俞老开始转向旧体诗写作,还发表了不少散文、剧评,逐渐被读者们所熟知。年岁至今,创作已经不仅是俞老的精神寄托,更成为他颐养天年的好方式。

  “人到晚年尤其要动手和动脑,写作就能将手、脑结合。”他笑说,“人老了都很怕患上老年痴呆,我就觉得我就是不会得的。为什么?因为我脑子里总有一根创作的‘线’啊!一有灵感来了,我就开始琢磨,该用什么词儿、什么句子作出一首不错的诗,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把它改满意为止。”这根“清晰的思路线”,保证了他人到晚年,大脑依然灵活有逻辑。

  说着,老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朋友圈是他今年才会用的“新技术”。学会之后,他几乎每周都把一篇新作诗歌发布在上面。题材和灵感大都来自日常生活,比如最新创作的诗歌《牡丹开了》,便是老先生看到小院里牡丹盛开,触景生情而作。

  对于诗歌在当下的创作,俞老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可能觉得诗歌已经和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脱节了,特别是旧体诗。但其实写诗是理解自己、表达情感,和他人产生共鸣的好方式。至于旧体诗,尤其需要写作者有一定的古文功底,现在能做好旧体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真是很遗憾。我是特别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的诗歌爱好者的,希望大家通过诗歌抒发心灵,发现生活的美。”

  若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恐怕是俞老的眼睛了:他的双眼在晚年曾出血,左眼已失去了近乎所有视力,如今看手机、书本都需得用放大镜方能看清楚,并无法用手机读完长文章。“年轻时读书、写作都靠这双眼,用得太多,如今就不怎么好使了。”俞老倒很淡然,还嘱咐记者:“你们现在年轻,可要多注意保护眼睛啊。”看着俞老慈祥的样子,记者禁不住想:俞老过度用眼是因读书、创作时间长,几十年后,若这一代人因为过度刷手机和刷剧,导致老来饱受眼疾折磨之苦,那可真是太大的讽刺了!俞老的这一提醒的确值得当下的“手机族”警惕。

  方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

标签:吟诵;俞老;俞律;成歌;创作;诗歌;记者;自己;老人;南京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