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文明祭扫成主流 生态安葬树新风
思念如花,在清明的清风里飘飞
2019-04-05 07: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又见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祭奠先人,绿色先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明祭扫的倡导者、生态殡葬的先行者,推动清明更“清明”。

  春风重拂地,鲜花寄哀思

  3月下旬起,全省各地迎来祭扫高峰。在沭阳县天府园公墓,门口设置了鲜花兑换点,并摆放写有“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字样的提示牌。工作人员不时劝导前来祭祀的市民,摒弃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等陈规陋习。沭阳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金爱平介绍,通过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引导广大市民逐步了解并接受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

  “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两天焚烧纸钱产生的祭祀垃圾比往年减少约三成。”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陵园中心主任、普觉寺墓园经理张明跃告诉记者,市民的文明祭扫意识逐年增强。南京市雨花功德园统计显示,去年清明期间来功德园祭扫的市民,超过八成携带鲜花,今年预计这一比例会更高。雨花功德园常务副总经理阮锋说,今年他们将文明祭扫升级到2.0版,规定客户购墓先签文明祭扫公约,承诺在园区内不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烧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力争2至3年在园区全面推行零碳祭扫。

  思念如花,在清明的春风里一瓣瓣飘落。在睢宁县岠山公墓,记者看到,不少墓前都摆放着花束。市民许大伟带着鲜花和点心来祭拜父亲,他说,用鲜花寄托哀思,这份情感不变,而且更加低碳环保。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城管工作人员呼吁市民,尽量选择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文明绿色的方式缅怀先人。

  “网络墓园”“云祭扫”开始流行。今年,泰州墓园与江苏三千微尘软件科技公司独家签约“墓扫扫”物联网祭扫平台,将亲人的墓园“搬”到物联网上。亲友们可自行上传逝者的生平简介、历史照片、纪念文章、个人作品、声像资料等,打造完整的数字化生命档案,并可通过“墓扫扫”生成此纪念馆专属的二维码,永久粘贴于墓碑上。泰州市寄思园建成的怀念网——“泰有铭”网站上,“祭扫”点击量3年来累计近10万次。

  集中生态葬,入土归自然

  4月3日上午,“清明诗歌汇暨2019年海葬公祭活动”在常州市龙城古园海葬纪念广场举行。“追先人之思无穷,若茫茫积流,分河汉之浩渺,溪泉之细琐,唯其大海,尽包容而身得……”主持人在台上深情庄严地宣读海葬祭文,让人动容落泪。

  广场上,10座独立的纪念碑组成连绵的海浪,取名“海之恋”。主题雕塑采用“锚”的造型,寓意“生命远航、心灵归港”。骨灰撒海的先人,名字刻上纪念碑,为家属提供了悼念场所。常州市殡葬管理所所长狄国芬告诉记者,常州市大力倡导绿色殡葬、人文殡葬、生态殡葬,2018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80%以上,“我们至今已举办了14届集体海葬活动,从第一年9具骨灰撒海,到现在共有569位逝者长眠大海。”

  芳草萋萋,哀乐低回。3月28日,南通在市生态故园举行生态葬集体落葬仪式,12位逝者在鲜花绿草间永久栖息。“我爱人生前就希望以绿色、生态的方式落葬,这次终于可以在大自然中长眠了!”李坤女士将丈夫的骨灰坛放入花坛,含泪洒下了花瓣,“之前一直将丈夫的骨灰寄存在公墓,今年听说可以生态落葬,我立刻报了名。”

  南通市公墓管理处主任蒋敏健介绍,近年来,南通重点支持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对新建的经营性公墓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不低于规划总容量60%的比例建设节地生态葬。当地市民对生态落葬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自去年首次举行节地生态葬集体落葬仪式以来,先后有45位逝者以草坪葬、树葬、花坛葬等方式在生态故园安息。

  3月29日,扬州墓园举行生态葬集中安葬仪式。继去年有20户家庭选择生态葬后,今年扬州又有33户家庭选择以花葬的方式让逝者入土为安。在专业下葬工的协助下,家属缓缓将骨灰放置于葬穴内,覆盖上花草。扬州墓园主任张峰表示,他们今年还推出生态葬AR祭扫服务,逝者亲人通过手机APP登录扬州墓园授权的账号,就可通过手机看到葬区实景展示,并呈现逝者的墓碑,从而完成实时祭扫、远程祭扫。今后,墓园还可将逝者生前的视频、语音、照片等资料融入到AR祭扫中,亲人在祭扫的同时通过点击就可以播放,寄托思念之情。

  鼓励生态葬,全社会在发力。今年,南京市殡葬部门加大生态葬奖补力度。凡南京市户籍人员或驻宁部队现役军人逝世后,在南京市经营性公墓内选择不留灰、不立碑“两不留”的生态安葬,免除落葬所需的服务费用,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选择使用可降解骨灰盒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不使用骨灰盒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镇江市提出,在进一步完善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为主要内容的惠民殡葬政策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

  文明除陋习,祭祀树新风

  3月31日上午,射阳县临海镇同胜公墓广场,临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举办集体文明祭祀活动,通过讲述身边的典型故事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群破除陋习,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活动现场,“盐城好人”张同祥和“最美射阳人”王开高、于广平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破旧立新,倡树新风;农民陈德忠、丁爱英用快板说心声,谈感悟:“老人过世要节哀,一掷千金不应该;祭奠先人烧纸钱,引发火灾不安全;缅怀先辈永不忘,一束鲜花诉衷肠。”现场受表彰的临海镇“孝敬之星”房刘娣领着女儿,将刚刚获得的荣誉证书敬放在公婆墓前,村民都说这是“最好的祭奠”。

  南京市在清明前后,组织多场文明新风进社区活动。其中,仅溧水区就有100多场社区公祭。在栖霞区,八卦洲洲头广场、八卦洲和燕子矶将举办三场清明长江公祭活动,推进移风易俗。

  3月30日,苏州木渎山陵文化绿色殡葬示范基地,一场绿色殡葬追思会正悄然进行。当天,设立于木渎山陵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的“藏晶苑”正式启用,“生命晶石葬”这种新型骨灰存放模式首次在江苏落地。将传统骨灰“升级”为类似佛教中舍利子状晶体的“生命晶石葬”,其体积也比传统骨灰存放载体缩小了80%,具有节地、环保、美观等优点。

  4月2日,镇江市民政局殡管处首次举办“殡葬公众开放日”活动,近50名市民参观了镇江市殡仪馆、栗子山公墓。活动以“殡葬匠心、感恩生命”为主题,工作人员身穿蓝、白色服装,告别厅中放置彩色的名标牌,让人们对殡葬行业有了全新感受。镇江市殡管处办公室主任马勇介绍,他们创新推出“多彩殡葬”服务,打破殡葬行业“黑白两色”传统思维,从色彩运用多样化,到服务质量优质化,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科学化。

  在连云港市石桥镇,总投资500万元的新韩口村永安公墓最近投用。村里1200多座老祖坟全部迁入新公墓,不用村民交一分钱。石桥镇党委书记张来涛介绍,近年来,全镇着力倡导“惠民、绿色、文明、和谐”的殡葬理念,各村推选产生红白理事会,全权负责本村的红白事宜。镇党委政府拨付15万元,为每个村统一配发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哀乐等。村委会对村民办白事不用鼓乐、不用棺材、不大摆酒席的,给于2000元奖励……一系列措施推动下,石桥镇厚养薄葬蔚然成风。

  记者集体采访 王岩 整理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