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连续不间断的阴雨,给了苏浙沪人民一个终身难忘的冬天。为啥雨天会“超长待机”?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国家特聘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应邀做了解读:导致连绵阴雨的“罪魁祸首”,是气象专家的“老对手”厄尔尼诺现象。预计今年夏天很有可能还有一次连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不排除会产生极端高温天气。
通讯员 贾冰 于杰 记者 杨甜子
“厄尔尼诺”成了南方地区的“加湿器”
关心气象的读者,对“厄尔尼诺”不会陌生。“厄尔尼诺”是由海洋和大气协同作用产生的,虽主要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但影响却波及全球。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区域,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地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堪称世界级的“萧敬腾”,它曾在2014年到2015年的冬天,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2014—2015年,我国曾经连续遭遇两个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我国东南部降水偏多,还出现了一些极端高温天气。
刚刚过去的冬天便与2015年极为类似。“我们注意到,刚刚过去的冬天,热带中东太平洋比往年高0.5℃到1℃。海温升高就像一个热水炉,将海洋上空的大气加热,从而在我国南海以及菲律宾以东产生了异常反气旋,将热带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往我国南方地区输送,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江淮地区降水增多,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罗京佳教授解释道。
今年夏天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再次发生
在气象专业上,“厄尔尼诺”还有个好伙伴名叫“拉尼娜”。它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0.5℃以上)的现象,通常伴随厄尔尼诺而来,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罗京佳告诉记者,“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种现象往往循环出现,像一个来回振荡的钟摆。然而,根据南信大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的预测,今年夏天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再次发生,不太可能会衰减为“拉尼娜”。
为何偏向“厄尔尼诺”的“钟摆”回不到“拉尼娜”?罗京佳表示,这跟前冬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频繁发生的季节内振荡引起的西风异常有关。强的西风异常驱动赤道太平洋海洋内部强暖信号向东传播到东太平洋,使得那里的海温再次升高,在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厄尔尼诺的再次发生。同时现在全球增温已经十分明显,有利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增加。
“厄尔尼诺”或将给今夏带来极端高温天气
两个“厄尔尼诺”排着队来“光顾”,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罗京佳介绍,根据相关研究,厄尔尼诺接连发生的情况下,我国东部多雨水的情况频发,干旱情况较少,而全国范围内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很有可能,今年夏天江苏苏南地区雨量会出现较多的状况,而苏北则雨量正常甚至偏干。8月份的极端高温天气可能会比往年更多。
全球变暖对厄尔尼诺的影响究竟如何,未来还需要专门的研究。目前,南信大气象专家已经根据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状况,研发出了新的“对策”。记者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了解到,该校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开发出了一款全球气候预测数值模式系统,可以针对大气、海洋、陆地等不同模式,对未来两年内的气候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这些气候预测信息将作为有效数据,提供给国家气候中心作为研究和决策的参考。
■链接:假如有一天,太阳真的“失联”了……
2019年春节,《流浪地球》的热映让我们对空间天气有了新的认知。不少科幻爱好者不禁畅想,假如有一天,太阳真的“失联”了,会是怎样的场景?南信大空间天气研究所李婧媛博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了太阳,那么地球就没有了能量来源。太阳上的氢烧完后,开始燃烧氦,这意味着太阳能量的不平衡,地球如果不流浪可能就会被太阳吞噬导致温度升高,最高温度可能会达到3000多摄氏度。
这个并不符合逻辑的畅想,让我们意识到了空间天气“平静”的重要性。李博士表示,当空间天气变化十分剧烈时,会对人类技术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历史上,最为典型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要数1989年3月13日的大磁暴。在磁暴发生后,不到90秒钟,加拿大整个魁北克省电网完全崩溃,全省陷入漆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