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4日讯 一幅让人会心一笑的简笔漫画,配上旁边文艺而隽秀的手写评语“岁月流转,时光过膝,如同杨绛一样,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终会在身上形成一道温柔而淡定的光芒,伴随你抵御生活的艰辛……”3月4日,记者在南京聋人高级中学高二(4)班班主任于晓岚的桌上,翻到了这样一沓特别的期末评语。她用漫画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对每个孩子的期待,“用些新奇的方式,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我的‘说教’。”
“这次是我第一次带大循环——也就是我要从预科把他们一直送到高三。之前我一直教预科年级,每个孩子在我手上带一年只需要写两次的评语,而这次四年,每个人要写8次的评语:之前两次的评语,偶尔都会觉得有重复,写8次,那要怎么不重复呢?开始的初衷只是为了不重复。”于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评语,她有自己的理解:“曾经做学生的我对于老师写的评语是十分期待的:每学期的结束,在知道了成绩之后,仍然会对成绩册抱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因为想知道老师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促使我每学期都对学生的评语特别的慎重,就害怕自己的随意打破了某个孩子的期盼。”
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初衷,在高一暑假,她开始了“回忆与创作”:回望学生们在一学期内的得与失,挖掘各自性格中的亮点跟不足,通过各种渠道去搜索契合的漫画形象,然后认真地在纸上加以呈现。看似不太复杂的流程,对于没有丝毫绘画基础的于晓岚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天最多完成一个孩子的评语,所以在期末前一个月我就着手准备了。”
于晓岚随手拿起一本《学生素质发展记录册》翻开说:“比如这个孩子,他很聪明,但缺乏动力、拖拖拉拉,一个目标没完成,张口就是‘我基础太差了’‘前面落下太多了’,失落一阵子又周而复始。就是这幅名为《借口》的漫画背后的故事。”于晓岚用了很形象、很夸张的方式,把这个借口的“口”字画得很大,她想借此告诉这个孩子,“借口非但不能保护你,有时候还会吃掉你。”于晓岚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新学期开学不久,“借口少年”就有了明显的改变。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跟普通学生相比,听障学生或许难有特别辉煌的成就,但他们同样渴望绽放。“我们班上有个孩子,明明非常努力,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我们老师都很心疼他,给他降低标准,他却固执地拒绝了这份好意。我看他每天追得很累很辛苦,就给他画了两幅对比漫画,一幅是垒得很高但不稳的砖头,另一幅是暂时不高却垒得很实的砖头,就是想告诉他,一味追求速度是危险的,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得长远。”在于晓岚的关心下,这个孩子渐渐地卸下了心防。
除了漫画,于晓岚还想出了很多招数:第一个学期是成语,第二个学期是名句,之后还有关键词互动、古诗,“让学生提供关键词,我根据关键词来写,其实是一个对话的方式,无形中给我个机会摸清孩子们的心思。”漫画、成语、古诗、关键词,哪个最受学生欢迎呢?高二(4)班的陶婉婷兴奋地举起大拇指说:“最爱漫画!一目了然而且很风趣。”高二(4)班董瀚同学直言,漫画很新奇,但自己更爱古诗,“老师送我的是王维的《终南别业》,当中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把我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我至今都记得,2002年大学毕业,我来聋校面试,刚走进校园,看到很多孩子在操场上奔跑,跟普通孩子别无二样,只是周遭太安静了。”她决定要留下,这一留就是17个年头。“我们班有个外号,叫‘戏精班’。”说到自己的班级,于晓岚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满脸写着骄傲:“语文课本上有一些历史典故,我会让孩子们排课本剧,服装、道具、拍摄、剪辑都是自己动手,他们演得可好了!”在这些年的特教生涯中,于晓岚始终有一份坚持,她无时无刻不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他们听力存在障碍,但发声没有问题,不能因为说得磕磕绊绊就放弃吧。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某个孩子,他在我的脑海里一定是有声音的。”
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