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除了被一剑封喉的墓主人江苏考古还发现了什么
2019-01-06 08: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宏伟 史骏 史珂  
1
听新闻

  去年12月27日至28日,2018江苏省考古学会年会在溧阳举行,48个考古与研究项目在会上发布和交流。其间,“濑水汤汤——溧阳市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溧阳市博物馆开幕,展出溧阳秦堂山马家浜遗址、蒋笪里土墩墓和汉墓、青龙头墓地、大山下窑址、竹箦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共展出文物近300件。

  土墩墓隐藏文化密码

  大约1万年前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江苏大地上繁衍生息,留下的文化遗迹如满天星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来自于淮河故道尤其淮安黄岗遗址。

  黄岗遗址总面积5.6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为5000平方米,目前已发现6处房址及陶制釜、鼎、罐、钵、壶、支脚等。其中,鸡蛋大小的陶埙可吹响,泥塑的人面稚拙古朴,有些陶片上还彩绘着太阳、舞蹈的人等图案。

  “黄岗遗址考古‘复活’了青莲岗文化”,南京博物院考古领队甘恢元表示,“著名的青莲岗遗址因为中心区曾遭取土破坏,因此文化面貌并不清晰。黄岗遗址一期距今7100年至6500年间,确定无疑属于青莲岗文化,它不仅证明青莲岗文化是独立的文化类型,而且丰富了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谱系,证明淮河流域是文明交流的大熔炉,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土墩墓是商周时期江南地区的独特葬俗,在高出地面的大土墩中,常有多座墓葬。常州金坛的薛埠九角墩是个残径30米、残高7米的土墩墓,考古人员在九角墩中共发现39座墓葬以及绿松石玦、原始瓷碗、印纹硬陶罐、夹砂红陶鼎等520余件器物。位于墓葬中心的21号墓中,考古人员在墓主人的牙齿中间发现青铜剑柄,奇怪的是墓葬中没有剑身。牙齿鉴定表明,墓主死亡时约为50岁,现场遗迹指向墓主人是非正常死亡,很可能被一剑穿喉。

  远古的器物除实用功能外,还与先民们的信仰与崇拜有关。常州博物馆助理馆员肖宇分析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玉钺装饰,认为两件玉钺的背饰模拟鳄鱼露出水面的头部,而尾饰则模拟猫头鹰的头部,“面目狰狞、凶猛异常的鳄鱼是勇武的象征,这样的装饰是在祈求获得猛禽或猛兽骁勇善战的神力,同时表明钺从实用兵器变为象征军事力量的仪式化兵器。”

  汉代考古成果丰硕

  江苏的地域文明常被归纳为吴韵汉风,在2018年考古工作中,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成果丰硕。

  镇江大港孙家村遗址是青铜铸造遗址,不仅发现窑、炉、土台等青铜铸遗迹,还出土坩埚、陶范、铜渣等相关遗迹,它贯穿吴国的始终。镇江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何汉生介绍,孙家村遗址所在地是两条山脉间包夹的丘陵形地带,近8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16座吴国贵族墓葬及现存的20座台形遗址。考古人员对谢家神墩、南神墩、断山墩、葛西、东巨、东庵前遗址进行初步勘探,结果表明这一区域很可能是吴国早期都城所在地,并一直沿续到吴国灭亡。

  无锡龙山石墙考古则表明,这条石筑墙体的“吴国长城”修建于龙山山脉的山脊上,现长6公里,沿线叠压92座石室土墩墓。石墙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的石材粗略加工,墙体外侧两边用较大石块修砌,墙体内填以碎石块和土。专家们认为,石墙立于太湖之滨,是阖闾城遗址的第一道防御工事,并与阖闾大城、东城、西城和胥山湾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是吴国军事力量强盛的明证。

  2018年全省汉代考古成果丰硕,金湖、仪征、溧阳、连云港、扬州和徐州等地均有重大发现。位于徐州博物馆内的土山汉墓发掘已进入第15个年头,目前进入墓室发掘阶段,墓葬由墓道、甬道、耳室、侧室、前室、后室和回廊构成,规模宏大,墓主为东汉的某一位彭城王,专家论证确认其为东汉早期诸侯王陵形制的典型代表。墓室中出土4200多个封泥,是全国一次性出土封泥最多的地点。印文有楚中尉印、楚卫士丞、相丞之印、新丰丞印等多种印文,封泥年代全部为西汉时期,却“穿越”到东汉王陵中,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营建王陵取土时挖到西汉时期的官署遗址。专家在古代盗洞中发现两件玉衣的残片,分别来自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而东汉时期,诸侯王用银缕玉衣,王后用铜缕玉衣比较普遍,这也进一步指向墓主的身份。土山汉墓完成发掘后,将作为徐州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展陈区域。

  江苏古代文明辐射域外

  张家港黄泗浦是唐代鉴真第六次东渡的起航地,当年他带领追随者从扬州龙兴寺,沿长江到黄泗浦,与日本遣唐使会合后,转乘海船去日本。

  从2008年起,考古队对黄泗浦遗址进行5次大规模考古发掘。2018年考古队围绕疑似唐代寺庙遗址,以及黄泗浦古河道走向结构进行发掘。黄泗浦河道入海口有一处唐代建筑遗存,北部的生活区发现了双口灶,水井、七联排的房间等,南部有位于中轴线上的正方形房间,西侧还有仓廒遗迹,专家们认为这里具备疑似唐代寺庙的布局形式。

  考古表明,唐代黄泗浦河道宽约20米,而宋代则对河道裁弯取直,宽度达50余米,是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发现最宽的入海通道。目前水下考古发现的最大沉船为南海一号,长约30米、宽约4米,这样的海船可轻松进出黄泗浦河道,连通朝鲜、日本和东南亚。河道中发掘出的瓷片涵盖南方各大窑口,考古专家认为黄泗浦最繁盛的时代为宋代。历史上,长江入海口的贸易重心从唐代的扬州,转移到宋代的黄泗浦、元代的太仓、明清的上海,这与长江入海口逐渐东移相一致。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志高在年会上发布对上世纪50年代南京通济门出土的大弩机的研究成果,认为这就是南朝刘宋时期“出口”到朝鲜半岛百济国的“腰弩”。腰弩是一种强弩,弩手需坐在地上,腰部系钩钩住弩弦,用脚蹬弩臂才能张开上弦,有学者估算其射程远达400米,在当时是东亚最先进的武器,禁止外销。

  刘宋与百济的交往非常密切,两国遣使的频率甚至超过齐、梁、陈三代的总和。百济为何于公元450年要求引进腰弩?王志高表示,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在与北方高句丽的战争中连接惨败,东方的新罗又已崛起,百济面临着生存危机,从刘宋引进腰弩,可视为摆脱困境的举措。(王宏伟 史骏 史珂)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