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紫牛新闻】 《最强大脑》上的南京“小鲜肉”: 把一张纸的美演绎到极致
2018-11-29 08:55:00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艾陆琦  
1
听新闻

  一张纸,在一个人手中可以变出什么?青花瓷、蝉、牡丹、仙鹤……这不是魔术,也不是神笔马良附身。看得让人惊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做到这一切的是一位南京小伙。他叫裴浩正,年仅22岁的他,已是《最强大脑》节目里三大折纸项目的设计师,世界折纸大师、NASA物理学家罗伯特朗都对他赞叹不已。紫牛新闻见习记者艾陆琦

  他用纸“折”出梦幻世界

  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折纸大师

  2017年,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舞台走上了一位江苏南京的折纸设计师——裴浩正,他年仅20来岁,展示的折纸作品《六翼天使》《折纸天使》《凤凰》《世界地图》等,却让在场观众无不惊艳。同时,裴浩正还担任了《最强大脑》三大折纸项目设计师,从“跃然纸上”到“拓扑折纸”再到“纸点的奥秘”,这些空间折纸项目都曾一度引发全民折纸热,带动了许多观众对折纸的兴趣。

  “《最强大脑》老熟人,名副其实世界大师。”《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复旦大学博士蒋昌建这么评价裴浩正。

  从2017年春节前到2018年10月,裴浩正时常忙碌于电视节目的录制。2018年,裴浩正再次登上央视《加油!向未来》节目,设计出了“中国造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部署至航天器中,将传统艺术与科技相结合。这个81平方米的作品由一张边长9米的巨型正方形纸折叠而成,可实现快速展开和收拢,其平面状态下占地81平方米,约为三室住房面积,三维收拢后仅占地一平方米,放缩比例81:1,远高于“三浦折叠”的25:1,令美国折纸大师、NASA物理学家罗伯特朗都对他称赞不已。

  2017国际大赛,以超高分数斩获冠军

  在与紫牛新闻记者交谈的过程中,裴浩正现场展示了如何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个孔雀,花了近二十分钟时间。裴浩正凭着兴趣多方寻找折纸相关书籍,并自己用纸一点点尝试了起来。“因为早期对于外来折纸术语的翻译极不统一,很多折纸书只有英文原版可供参考,其中涉及到非常多艰涩难懂的专业名词,需要硬着头皮四处查询。”他曾撰写《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看外来折纸术语翻译》的学术论文;并曾作为《最强大脑》两季国际赛的赛前培训师,用流利的英文为西方战队讲解折纸项目的明细。

  “折纸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手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底蕴。所以我在创作中,也会融入中国风的元素,例如青花瓷、牡丹、蝉等,这些艺术需要传承,能够走向世界。”

  在2016年国际折纸奥林匹克中,裴浩正获得季军。2017年的大赛中,裴浩正以总分530.7分的历史性超高分获得世界冠军,并斩获单项六金。他展示的形态各异的折纸艺术品,每一件都是由一张完整的纸折叠而成;《青花瓷》《牡丹图》《蝉韵》等更是融入了浓厚的中国元素,无不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认可。2018年9月,裴浩正受俄罗斯总部邀请,跻身2018年国际折纸奥林匹克赛题设计师,旨在设计出更优秀、更具有中国风的作品。

  “我创作是比较依赖于灵感的。人是自然的产儿,所有的艺术形式乃至人类活动都离不开对自然谦卑地模仿,站在这个层面,折纸也是一次再塑生命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抒发与内心感恩。”裴浩正如是说。

  他把梦幻带给世界

  网上传授折纸,让更多人享受这门艺术

  “戴着脚铐跳舞”是裴浩正的自嘲,用来形容他成长过程中如何坚持爱好。在同学老师和家人眼中,裴浩正学习认真,成绩优秀。裴浩正笑着说了一个往事。“十多年前,我做客远房表哥家,看他埋头学习,就随手抽了张草稿纸给折了枝玫瑰。他突然停笔说要学,然后我就乐呵着教他。眼看就要完成了,他母亲忽然闯了进来,冷不丁把纸全部揉成团,连同一旁的草稿本扔进垃圾桶,瞪了他一眼。”

  裴浩正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学生时代的我,没有激烈地反抗传统教育,而是一边用自己的办法去适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面又尽己所能地去‘出格’:在有限时间里,为我想做的事做出‘争夺’与‘反抗’,譬如坚持折纸的爱好,譬如喜欢文学和英语,业余时间也喜欢配音。”

  事实上,裴浩正在没有影响自身学业和生活的情况下,将自己的爱好都发挥到了极致,不仅囊括了国际折纸奥林匹克的冠军,还曾在全国“意林杯”文学赛、CCTV英语风采大赛、美国Zaner-Bloser书写赛等诸多大型赛事中跻身奖主。

  现在,裴浩正还担任着教师的角色,在网上给小朋友们上折纸课,受到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他曾经在网上遇到一位很关注自己折纸作品的父亲,称赞它们非常好看。后来裴浩正得知,原来这位父亲的儿子很喜欢看他折东西,但因为意外去世了。也许从那时开始,这个父亲看见的,不仅仅是自己流连于这些深深浅浅折痕之上、五彩斑斓的美丽作品中,还有潜藏在其中曾经和儿子朝夕相处的旧日时光。

  裴浩正说,折纸对于他来说已不单单为一个爱好,也成为了一部分工作,他对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有独特的感情,“无论是做教育还是对待爱好,都要真心实意,心怀敬畏和感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所有为之付出的工作者,才能对得起所有满怀期待的青少年儿童。我希望能成为一抹微光,照亮感染他人,将中国风的折纸文化传承下去。”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