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每按一次快门,记录一个修桥故事
2018-11-21 08:2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当一盏盏玉兰花灯重新绽放时,大桥离回归也越来越近了。南京城市摄影队队员薛晓红,全程跟拍大桥“闭关”2年多,此刻的心情却很难形容。泡在桥上200多天,她不仅用镜头定格下大桥首次全封闭维修过程中的十几万个瞬间,还记录下数百名修桥工匠平凡而不简单的大桥生活。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石小磊

  记录平凡修桥人

  有坚守——

  施工队长每天巡桥三四万步

  2016年10月24日,离大桥正式封闭还有4天,薛晓红背着照相机走上了南京长江大桥。此后的2年多时间中,平均每隔三四天,她就要上桥一次,大桥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她的镜头中被永远地记录了下来,也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薛晓红一边翻照片,一边讲故事。40岁的王明亮负责主桥部分防护棚架施工,带领着近两百名工人。“他很能干,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却总是精力充沛,单是在桥上的各个施工作业面上来回巡查,每天就要走上三四万步。”

  有感动——

  永远的大桥,漂泊的修桥人

  “漂泊,于他们,是常态,于我,总是猝不及防。”这是2017年6月6日,薛晓红在朋友圈里发的一段话。

  “他俩都是广西的。老邓是架钢桥面板的,他妻子负责给施工队烧饭。你看,照片上老邓躺在狭窄的床上,妻子蜷坐在一边,用手机看电视剧,这是修桥工人平时最普遍的娱乐活动。可是这天他妻子情绪很不好,因为得到消息,她得先离开。”另一张照片中,妻子正坐在床边流眼泪,她心里舍不得老邓。“他们都是很能吃苦耐劳、一点点攒钱然后日子慢慢好起来的那种最平凡的人家。儿子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老家还盖了一栋3层楼房。之前的春节,他们儿子从深圳赶来,在大桥上过的年。”

  有奇遇——

  跟着50年前的老修桥工,找回“三面红旗”上的红玻璃

  与大桥相伴2年多,也有奇遇。

  73岁的徐冬生,是负责大桥文物修复施工的鸿基公司的项目书记,也是工地上唯一一个曾在50年前参与过大桥修建,如今又继续为大桥服务的建设者,参加过当年栏杆、浮雕、桥头堡的施工。1968年通车时,最初的“三面红旗”上贴的是红色玻璃瓷砖。在南堡贴完瓷砖那天,班长让徐冬生把多余的瓷砖拿下去,他当时有点累就没拿。这次重修桥头堡时上来一看,那些红玻璃瓷砖竟然都还在。找到这些红玻璃瓷砖的时候,薛晓红正在桥上拍摄,便也收藏起了几块。

  有辛苦——

  工人们的苦和累,她一起体会

  跟拍大桥,跟着跟着就有感情,几天不上桥,心里会惦记,但于她而言,中间也有苦和累。

  今年7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大桥的引桥开始摊铺沥青。上午10点多,桥面温度就达到摄氏50多度,更别提170℃的沥青料了。这样跟拍了四五天,薛晓红的嘴角全起了泡,身体透支到了极限,“当时觉得真吃不消了,想撤退,但是又不甘心。”回想起当时的种种心情,薛晓红摇摇头,对记者说,其实60%的工人,嘴角都起泡了。

  有震撼——

  桥头堡“修旧如旧”,1平方米要用斧头凿1500下

  “这张照片里的老工人是负责大桥大堡外墙施工的,他右手拿着一把斧头,身后的桥头堡外立面,就是一斧头一斧头凿出来的。”薛晓红翻出今年夏天拍摄的一组照片。

  原来,大桥大堡墙体的外立面主要分为米黄色的水刷石面层和青灰色的斩假石面层,其中斩假石主要位于大堡的门窗外框、腰身线条等等,主要是用斧子在石子涂刷的墙体表面斩凿, 1平方米墙面要用斧头反复敲击1500下,凿出纯天然石头的纹路。

  【摄影师的心声】

  记录城市变迁,“不拍就没了”

  今年9月26日晚,一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亮灯”的照片在南京人的朋友圈里广为流传,这些照片就是薛晓红蹲守在大桥上拍到的。

  为什么要跟拍大桥“闭关”维修?薛晓红说,2014年加入南京发布工作室创建的城市摄影队后,一直关注南京城市变化,很自然地希望记录下这段时光里的人和事,“有的东西,不拍就没了。”她与大桥同龄,在江北长大,“大桥于我就是家的感觉。”

  直播预告

  今晚

  看玉兰花灯

  重新“绽放”

  扬子晚报讯(记者 石小磊)今晚,南京长江大桥要亮灯啦!继2个月前,大桥南堡试灯的一组照片在朋友圈里留下“惊鸿一瞥”,今晚,归位后的玉兰花灯也将重新绽放,点亮南京夜空。

  据施工方介绍,大桥桥面沥青铺装结束后,玉兰花灯也从上月底开始陆续归位。整座南京长江大桥上,共有299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5盏玉兰花灯,一大四小,一共1495盏。这次修缮,对玉兰花灯依然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恢复玉兰花灯本来模样的同时,采用亚克力材质制作了新的灯罩。修缮后的玉兰花灯灯泡采用LED冷光源,并在环形灯架下部布设一圈LED投射光源,这样既不改变玉兰花灯的原有风貌,还能提高夜间道路的亮度。同时,路灯的底座在外形不改变的情况,外径缩小了10厘米,这样一来人行道可略宽一些,方便行人和骑车人的出行。

  在超过2年的等待后,你想第一时间目睹玉兰花灯重新“绽放”在大桥上的绰约风姿吗?今日17时左右,关注扬子晚报“一直播”,与我们的记者一起去看大桥在夜幕下闪亮登场。

标签:修桥;大桥;薛晓红;玉兰;花灯;照片;一次;一个;记录;故事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