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祖展示他收藏的收音机。
40年收藏5000台收音机。
中国江苏网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台牡丹牌台式收音机摆在院里,反复播放着刘兰芳的说书和传统的秦腔节目;改革开放后,便携式收音机、袖珍收音机、收录两用机相继出炉;再过10年,收音机从时髦玩意变成家庭必需品;步入21世纪,各种小巧玲珑、既可听声音又可看电视画面的收音机随处可见。
彼时,20岁的陈清祖偶然间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把这些收音机都留下,开一间微型展览馆,20年、40年、100年后,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看看。转眼40年,已逾花甲的陈清祖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当初的想法,他踏遍国内外数十座城市,搜寻了5000台收音机,无一不打上了专属于各个年代的烙印。
爱南京南京晨报见习记者 周敏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
半年去故宫30趟 想开间免费展览馆
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历,无论是多么平凡、多么黯淡的人生,第一次总会在生命的长河里闪闪发光。陈清祖的第一次旅行,1000块、半年时间,住得简陋、吃得不好,却奠定了他特立独行的40年。
时光追溯到40年前,陈清祖中学毕业后萌生了去北京看看的想法,“那是我的第一次旅行,很不容易,要办理通行证,软磨硬泡弄了10天。”一番折腾后,陈清祖带着1000块踏上了北上的火车,一去就是半年时间,“我喜欢古老的物件,所以走遍了那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展览馆,光故宫就去了至少30次,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
回家之后,陈清祖把所见所闻告诉父母,父母的一句“你不要自己看,你要让你的孩子、你的后代都看到”,在他的心底生了根,“我就想着把一些老物件,比如收音机、大哥大留下来,以后弄个微型展览馆,免费开放。”
40年走遍全球 专收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这一做,就是40年。走进陈清祖一楼的家,客厅不大、陈设不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陈清祖微型收藏馆”,后方的三面架子上紧凑地堆砌着六七层看起来上了年份的收音机,其中不乏燕舞、红叶这些早已退出市场的“老古董”。陈清祖轻轻转动上面的圆形按钮,熟悉又渺远的音乐声让人恍如隔世。他有些兴奋地介绍道,眼前这百余台收音机仅仅是自己多年藏品的冰山一角,“我刚搬进来,地下室里还有好多打包好的没有拆封,汉中路的仓库、海南老家的六层楼里,都放得满满的,少说也有5000件。”
说话间,陈清祖从有些褶皱的衬衣口袋里掏出一副老花镜戴了起来,然后坐在小木凳上,继续修理那台已经分不出前后的收音机,“不是所有的收音机收来都是好的,大多都要经过反复修理,像这台有60多年了,比我年纪还大,配件我找了很久,修好应该没问题,但需要些时日。”
记者发现一个小细节,陈清祖小小的客厅里悬挂着4台时钟,时间都准确地指向12点45分,想必这也是屋主的杰作。“这些年,国内几乎走遍了,最远到过拉萨,国外的话,美国、法国、瑞士都去过了,除了收音机,我看到有年代感的东西都会收掉,大哥大、电话、唱片机、时钟、缝纫机……现在价格不贵,但再过些年可能就找不到了,以后要分门别类放在我的展览馆里。”
只要走得动 就不会停下脚步
陈清祖说,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件爱干的事情并且坚持下来,是很幸运的,“我何其有幸,找到了两件”。
你们可能不记得他的名字,但街头闹市、红绿灯下,你说不定见过这个“怪大叔”,他会穿着奇怪的黄马褂,手持横幅,上面用最鲜艳的颜料写着“生命只有一次”“不要闯红灯”,杵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一站至少半小时。陈清祖告诉记者,这些年,他目睹了无数次惨绝人寰的车祸现场,鲜活的生命瞬间逝去,那种震撼太强大,所以他选择用最夸张的方式,希望警醒那些对生命不够敬畏的人。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我用红色墨水做了件血衣穿在身上,还在头上、皮肤上抹了一些,然后举着牌子,就这样站在十字路口,很多人围过来,他们很好奇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人说,艺术家的世界是孤独的,像陈清祖这样的行为艺术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起初,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害羞,后来,周遭异样的目光、讥笑的话语也让他感到不适,但想到自己做的是对的事,也就不管不顾了,“穿血衣本来担心会吓着小孩子,但当我听到一个小朋友很认真地跟旁边的大人说,闯红灯太危险了,爸爸你以后千万不要这样,我就觉得值了。”
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花甲之年的陈清祖并没有“安享晚年”的意思,“只要还走得动,我就不会停下脚步,接下来还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收集古董、宣传公益,要真正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