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江苏,更爱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在苏州拙政园领悟中国建筑之美,在扬州大明寺听鉴真东渡的故事,在江苏省工艺美术馆体验徐州香包、金陵剪纸等“非遗”文化,在南京“石塘人家”和当地人拉家常、吃农家菜……6月至8月,来自美国、日本、柬埔寨、泰国、老挝五国的30余位学生陆续来到江苏,各自用一周时间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
这30余位学生都是2017年“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金奖和银奖获得者。因为想了解中国,他们选择学习汉语;因为学习汉语,他们更爱上中国文化。
学习汉语:
老外也有“神器”和秘诀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一位泰国姑娘从小听着台湾歌坛组合S.H.E的歌声长大,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田宁美。
不借助翻译就能了解自己喜欢的音乐、看懂电视剧演的是什么,成为田宁美学习汉语的最初动力。“一开始通过远程教育自学,后来我经常和中国人聊天,多看中国的电影、电视剧,自然就熟练了。”田宁美说,多看、多听、多说是她学习汉语的“秘诀”。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史安谅,也是通过看电视剧学汉语。去年,史安谅在台北大学交流学习一年,“刷”电视剧时遇到不懂的对话就截屏存下来,查字典了解怎么读、怎么写以及其中语法点。史安谅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不要怕说错话尴尬。当然,最快提升汉语水平的方式就是常来中国、多听多说。所以,我参加了‘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
“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从2011年起创立至今已历经7年,在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国家举办过30余场决赛,吸引了国外60余所知名大学、30多所中小学的700余名学生参加。近300名获奖学生受邀来到江苏游学,5名特等奖得主获全额奖学金,有机会到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感受历史文化: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南京博物院参观时,来自日本京都大学历史专业的手代木沙沙不走常规路线,而是直奔小剧场,观看江苏戏曲表演。戏台上,锡剧《小过关》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正在上演,手代木沙沙虽然听不懂具体唱的是什么,但演员的唱腔、服装和表演形式以及现场观众的神态足以满足她的好奇心。“马上我就要写毕业论文了,主要方向就是中国戏曲。在中国,人们听戏的方式和在日本有很大的不同,喝着茶、吃着瓜子,惬意而放松地享受这门艺术,非常有意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段话出自《道德经》,是美国乔治城大学学生李少轩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名言。“学汉语,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李少轩说,自己爱看书,最喜欢看的是《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哲学方面的书籍。“儒家、道家、法家的很多思想对于现代人仍很有意义。学习中国古人的智慧,可以更了解当下的中国、中国人,更好地和中国人交朋友。”
几年前,李少轩曾通过“海外学年”计划来到中国北京,在一个家庭寄宿一年。李少轩称“中国爸爸”为老李,他跟随老李回乡造访亲朋好友、买东西砍价、旅游、制作中国菜,成了一个“中国通”。
看到越来越多外国学生能熟练运用成语、引用典故,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钟琪表示欣慰:“现在,外国学生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更愿意了解语言背后的中国历史、文化等更深层次内容。他们喜欢中国,盼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近年来‘汉语热’兴起,海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参加‘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的学生水平也越来越高,这让人感到振奋与自豪。”
在参加游学活动之前,日本九州大学的林哲平提前两天来到南京,专程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日本,很多人并不了解这段历史,我希望来到这里了解更多。”在纪念馆内,林哲平感到震惊。他表示,应该有更多日本人更全面知晓那段历史。
熟练用汉语:
意味着更多就业机会
5月,刚从美国里士满大学毕业的马涵签约当地一家设计创意公司,获得人生第一份全职工作。“老板是中国上海人,公司在美国完成产品的创意和设计后,到中国制造成品,最后回到美国销售。面试时,老板对我的汉语很满意。”马涵主要负责数据分析和部分与中国有关的物流工作,会说汉语无疑成为重要加分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开始了解中国并受其吸引,他们选择学习汉语,希望了解更加真实的中国。”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留学生办公室主任曹力前说,“近几年,外国留学生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稳步增长,南大留学生人数保持在3200人左右,而1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800到1000。”
泰国清迈大学老师朱彩兰告诉记者,泰国的大部分大学已开设中文系,一些高中也提供中文选修课程。仅在清迈大学,就有数千名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中泰经贸和文化交流相关的工作。
7月,刚从柬埔寨亚欧大学毕业的江柏利靠兼职翻译工作挣了1000多美元。“当初父母‘逼’着我学,如今在柬埔寨,会说汉语的人工资往往比说英语的人还高。”这份兼职为他带来月均数百美元收入,江柏利希望将来做一名导游。
记者 叶 真 卫 鑫
实习生 倪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