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盼望已久的暑假又一次如期而至。不用上学,在家肆意撒欢,孩子们“小鬼当家”,家长们却很是费心,担心一不留神就有意外发生。近日,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连遇到了两个7岁“熊娃”由于误吞硬币前来就诊,好在发现及时,没有造成较大影响。
三天遇到两个孩子误吞硬币
几天前,消化内镜门诊来了一个7岁的小姑娘欣欣,十分安静。在与欣欣父母的交谈中,接诊医生了解到,孩子已经三天没有吃饭,饿了就喝些水或是牛奶。孩子十分内向,只是说不舒服,没胃口,家长以为孩子在闹别扭,加上忙于照顾不满周岁的二宝,直到两天后粗心的父母才发现孩子情况异常,赶忙带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检查。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不知何时吞下了一枚硬币,卡在食道。由于症状不明显,当地医生建议观察,然而又等了一天,见硬币没有排出体外,家人决定带她到大医院就诊。在省中医院,吞了三天的硬币被成功取出。
无独有偶,隔了一天,7岁的小凯同样因为误吞硬币被家人送来就诊。小凯的姑妈说,孩子父母平时工作忙碌,暑假期间孩子到自家小住,在和哥哥玩耍时,意外将一枚一元硬币吞入口中。异物感让孩子喉咙堵得难受,哭闹不止。惊慌不已的姑妈立马将他送到省中医院。拍片结果显示硬币卡在食管中上段,医生给孩子做紧急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很快将硬币取出。
小小硬币看似无害,一旦误吞麻烦不小
由于硬币边缘光滑,相对于鸡骨头、鱼刺、枣核等容易划伤食道的异物而言,看起来安全许多。因此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误吞硬币不用太担心,吃点饭或者韭菜等粗纤维食物,硬币就很容易被排出体外。
“这种方法对于误吞硬币的幼儿是否有效,要视情况而定。”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韩树堂表示,如果误吞一角或五角的硬币,由于直径相对较小,或许有效。但如果是一元硬币,由于直径2.5cm,比儿童的食管腔大一些。儿童误吞后,硬币容易卡在食管中,时间一长会造成食道黏膜出现水肿等损伤,进入肠道后,有引起肠梗阻乃至肠穿孔的风险。
另外,如果硬币停留在食道或者胃部,通过内镜相对容易取出;一旦梗塞在肠道部位,只有通过开刀才能解决问题。专家建议误吞硬币后还是尽早取出。
暑假是误吞异物的高发期
生活中,这种幼儿误吞异物的事件屡见不鲜,尤其随着暑假来临,儿童误吞异物进入高发期。
小孩误吞异物事件中,这些东西最“危险”:食物:果冻、瓜子、花生、骨头、鱼刺等;金属类:硬币、钥匙、针;塑料制品:玩具零件、笔帽、纽扣等。误吞异物可导致出血、窒息、穿孔等,如果处理不及时,严重的还会引发生命危险。
韩树堂主任提醒家长,不要将细小物品摆放在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避免孩子误吞异物。小朋友在进食过程中,尽量避免嬉闹、跑跳、哭泣,不要在嘴巴里含硬币、牙签、玩具零件等,低龄幼儿少吃果冻、坚果类食物,一旦误吞异物,要及时送医就诊。
通讯员 孙茜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