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查询到高考成绩后,本报一考圆梦阳光助学行动也迎来了报名小高潮,各地申请材料如雪片飞来。日前,本报助学直通车根据申请材料的情况来到盐城滨海县走访,两位境遇相近的寒门学子,今年高考都达到了330分以上,成为村里的大新闻。两位学子都是由目不识丁的爷爷奶奶带大,老人家的勤劳善良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扬子晚报记者 冯可
高考之后第一件事:回家种玉米
从八巨镇中心小学,到八巨镇初中,再到八巨高中,周让是滨海县八巨镇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今年高考取得了331分的好成绩。他6岁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母亲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有联系,是爷爷奶奶把他拉扯长大。今年,爷爷周志元72岁了,患有肺气肿,奶奶辛立芳今年71岁,患有心脏病,常年吃药,祖孙三人靠种2亩地和低保生活。见到助学行动小组来到家里走访,爷爷看到了希望,连声说感谢共产党。
学习在周让看来,并没有很多窍门:上课认真听,课后多做题,不懂的题目把它搞懂,英语多读多背。“还有信心,这很重要。”周让告诉记者,中考时,由于差12分没有考上滨海中学,他一度比较消沉。但在高一的一次考试中,周让考出了班级第一的成绩,他突然有了信心,感到在乡镇中学也是有机会的。从那以后,他的成绩一直稳定保持在年级前几名。
周让很心疼年迈的爷爷奶奶,高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帮爷爷种玉米,他要利用假期好好陪着爷爷奶奶。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周让已经想好要申请助学贷款。他说,“家里房子漏了,前几个月刚刚维修,还借了别人6000元。我不想再给爷爷奶奶添负担了。”
不知名的“教授”给我鼓励
滨海中学的陈轶特别开朗,对新鲜的事儿充满了好奇,只有谈到家庭时,眼睛里会闪烁一丝泪花。陈轶的父亲在2011年就去世了,母亲不久就离开家。今年高考前,妈妈回来几天,看望了自己和弟弟。从小到大,陈轶都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靠种地和社会资助生活。爷爷没有什么文化,常对自己念叨的就是,要感恩。
她更愿意和记者聊自己的班级和同学:我们班气氛特别好,老师跟学生就像朋友一样,课业负担并不重,但是大家课堂效率很高。陈轶还对记者讲起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在高中一次公益活动中,陈轶得到了南京一位好心人仲鹤望先生的帮助,他四次给陈轶汇款,每次1500元。陈轶了解到,他可能是一位年长的大学教授,但并不确认仲鹤望是不是真名。两个人多次通信,成为了笔友。高三有段时间,陈轶感到压力太大,精神非常紧张。仲鹤望听说以后,回复了三页纸的一封信,建议陈轶放松心情,适当调整,逐渐建立自信。对于陈轶的志愿,仲鹤望也鼓励陈轶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如果没有兴趣,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仲鹤望还寄了一本《人类简史》给陈轶,鼓励她由浅入深,不断开阔眼界。
受到班级任课老师和仲鹤望的影响,陈轶最大的愿望也是想成为一名老师,跟学生相处如同朋友。今年高考中,陈轶考了332分,和平时的模拟考试成绩相比并不理想。她说,期待能够被师范专业录取。
报名须知
扬子晚报一考圆梦阳光助学行动由扬子晚报与江苏长林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通过集结社会爱心能量,为江苏省内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高考学子提供帮助。最终入围的阳光学子,将获得每人5000元助学金。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7月31日。
报名条件:今年高考大学本科录取新生(不包含免学费专业);品学兼优、家庭贫困。
提供资料:1、本人申请(详细介绍家庭贫困情况、逆境中艰苦求学的经历);2、身份证复印件1份;3、贫困证明1份(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以上民政部门或委员会出具);4、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1份(收到后立刻补寄);5、近照1张;6、能够及时取得联系的电话号码。
邮寄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传媒广场 扬子晚报一考圆梦阳光助学办公室 夏亚明 邮编:210000
报名及捐款咨询电话:025-58681345 58681350(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