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他用废弃物打造2000m2梦幻花园 请大家免费住,把晚年生活“过成诗”
2018-06-19 08:39:00  来源:紫牛新闻  
1
听新闻

  王凡用8年时间打造的“梦幻花园”。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你是否梦想能有一处美丽的花园,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像孩子一样的玩耍?睢宁的一名花友,用自己的双手,已经花了8年时间,正在打造这样一处梦幻花园。他的最终梦想是让这处花园变身为“互助养老园”,邀请志同道合者入住,相互扶持、相互慰藉,不再给子女添麻烦,不去打扰晚辈繁忙的生活,老伙伴们手拉手,把晚年生活“过成诗”。

  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梦幻花园的前身

  为不留遗憾,帮老父建养老园

  王凡今年60岁,戴着眼镜,清瘦斯文。平时做一些小生意,生活平凡而单调。

  王凡曾在浙江学习过美术,回到家乡后,为生活奔波,他远离了专业。王凡说,年轻时,他一心打拼生活,忽略了很多人和事,其中就包括对父亲的陪伴。王凡的母亲早在1995年就去世了,父亲孤身一人辗转各地经商,等他回到家乡时,已是满脸沧桑,疾病缠身。

  “父亲大半辈子都在为了家庭和子女打拼,当我看到他虚弱的身体时,我心中满是愧疚。”王凡说,他的兄弟姐妹大部分都在外地成家立业,只有他有条件,能常年伴在父亲膝下尽孝。

  2008年,王凡把父亲接到身边居住。父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城里的生活让老人并不舒心。王凡想到,在祖宅睢城街道胡园社区里,还有几间旧房子,何不改造成一处小田园,让父亲“每天闻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新鲜的瓜果”?

  2010年,王凡开始了祖宅翻新工程,他将几间旧瓦房全部推倒重建,门前的院子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很快,这处田园有了规模,菜园里种满了蔬菜,各种果树林立。每个傍晚,父亲坐在园子里品茶,他一边为父亲做饭,一边跟父亲拉家常。

  到2013年,王凡陪着父亲,在田园里住了近4年,当年父亲因病离开人世。

  父亲走后,该处田园成了王凡的伤心地。他偶然踏进田园,里面处处浮现父亲生前的影像,睹物思人,王凡渐渐疏远了祖宅。

  2015年,一件小事让王凡重新振作起来。一名多年未见的老友,打电话告诉他母亲刚刚离世,王凡这才发现,这名曾经对他有过救助之恩的老人,自己竟然多年没去见上一面。看到朋友伤心的画面,王凡突然想到,等他和朋友都老了,如果子女无法常伴身边,是否也会有父亲一样的遗憾?

  跟朋友彻夜长聊后,王凡萌生了一个想法——将祖宅田园改造成花园,打造一座互助式的养老园。

  回到家后,王凡不再有心结,他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虽然多年经商,但王凡内心的文艺情结一直没有褪去,建田园是为了获得新鲜瓜果蔬菜,而自己梦想中的养老地,应该更多是鲜花和绿植。彼时,王凡对园艺并不了解,于是他开始恶补相关知识,除了购进大量书籍资料,他还多次去北京,进入北京植物研究院、798艺术区寻找指导。

  王凡说,他并没有太多资金,他最大的资本,就是全情投入。他定下了10年的打造计划,田园原先面积在300多平方米,王凡开始了新的规划,祖宅附近三处宅基地、加上门前的空地,总规划面积达到了1200平方米。

  邻居家还有一处废弃的危房,王凡说服邻居,为他免费打造一处花园,这又多了800多平方米空地。“梦幻花园”是王凡一早就定下的目标,但是他没有能力请专业设计人员,于是他就自己制作设计方案,“一边干,一边设计,想到哪,就干到哪。”雨水搜集、新风系统、污水处理、温室花园、太阳能,这些规划中的工程,他都是通过看书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员,一点点变成了现实,除此之外,他还当起了电工、木工、瓦工,几乎所有的手艺活都是独自一人边琢磨边做一点点尝试起来。

  经过了3年多时间打造,小田园彻底换了脸,2000平方米的面积里,被装入了满满的内容,菜地、观赏池塘、垂钓鱼塘、厨房、阳光房、室内用餐区、户外就餐区、茶室、书吧、户外休闲区、工作间,足足11块区域,处处是景,每个平方米都透露着心血。

  花园渐成规模,王凡将田园的名字也改了——闲逸园。

  梦幻花园的诞生

  主材居然都是废弃物品

  自从王凡命名闲逸园后,很多人都惊叹不可思议。

  闲逸园坐落在一处乡道旁边,外观就是普通的农家宅,但是一进入其中,就仿佛进入了一处美轮美奂的私家花园,各种绿植花草布满园里每个角落,因地成景,各种功能区精致而实用。

  更让人称奇的是,闲逸园的打造几乎都是靠着各种废弃物品。王凡告诉记者,打造花园与其说是一个工程,不如说是在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学美术出身的他,要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回归自己的专业。

  王凡用了几年时间,从一名园艺小白,成了一名资深花友。园内的植物,只有少部分是他花钱购买(即使购买,他也只花很少的钱,买一些普通花木),大部分是各地的花友互相交流,无偿赠送。

  除了植物,各个功能区的原材料,也几乎是废弃品。在茶室内,背景墙是原木段,这是邻居家鸡舍失火,王凡捡回来的烧坏的木料加工而成;造型别致的木雕茶座,是他在一处拆迁工地捡回家细细打磨而成;各种悬挂的轮胎装饰品,是他多年换下的旧轮胎。连休闲区的一处秋千,也是他从小学母校捡回来的曾经用于拔河比赛的绳索。

  “你看茶室的地板,用了不同颜色,别人还以为是我故意设计的,其实是因为搜集了一些旧地板不够用,于是又搜集另一种颜色,再设计了一下造型布局。”王凡说,他最骄傲的事,就是说起园内各种原材料来源,很多人仔细观察之后,才张大嘴巴说“原来如此”。

  梦幻花园的梦想

  寻求志同道合者“互助式养老”

  王凡精心打造的闲逸园,如今已经有了一些名气,特别花友们经常称赞这是一处梦幻的私人花园。不过王凡却不打算独自分享这处花园,闲逸园从命名的那天开始,它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座“互助养老园”。

  王凡表示,闲逸园最初规划,就设计了20—30人同时生活的空间,整个园子功能区分明,面积在近40平方米的厨房,完全可以开一场厨艺PARTY,园内设有面积分别在30平方米左右的书房、茶室、卡座,书橱、健身设备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休闲需求。多个房间在将来也会被设计成“宿舍”,老伙伴们能像学生时代一样,同住一间屋,开起“卧谈会”。

  王凡强调,“互助养老园”可不是普通养老院,除了对入住者免费之外,对来人最大的要求是“志同道合”。“不管入住者来自何处,基本条件是对生活的热爱。”王凡表示,进入园中,就要让自己成为园主人之一,平时大家要一起劳作,共同承担起花园的日常维护。

  他特别希望入住者能来自不同行业,比如医生、教师、技术工人,这样大家就能发挥自己特长,为其他人解决各种专业的难题,“我希望进入园的老人能互相扶持,尽量不麻烦晚辈,不占用社会资源。”

  对于志同道合的解释,王凡表示,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每个入园者,都应该对生活有更多的追求,“要让晚年也过成一首诗。”

  王凡告诉记者,在园子里,一起生活的伙伴就会变成小时的玩伴、大学宿舍里的同学,大家可以畅谈理想,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只有这样的生活状态,才能让晚辈们放心,也让他们远离老年人的孤单。

  王凡还向记者透露,从闲逸园开始,他希望“互助式养老”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复制,老年人如果能自己解决养老问题,对子女来说也会减轻很多负担。

标签:王凡;花园;过成;生活;父亲;梦幻;一处;自己;田园;闲逸园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