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在望亭有一群特别的红房子,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初援建望亭发电厂的前苏联及东欧专家居住的。它印证了电厂发展的一段历史。”在本报“幸福的春天 奋斗的故事”主题融媒体宣传系列活动暨“传递望亭春天的快乐”摄影、短视频大赛投稿平台上,一组由网友“徐斌”拍摄的望亭红房子照片,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毕荣 薛马义 杨子梦
这群红房子别具一格,充满异域风情
据网友“徐斌”介绍,作为资深摄影发烧友,最近他和摄友们去望亭采风,无意间发现这处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一眼看上去,充满了异域风情,是前苏联的那种苏式建筑风格。” 徐斌说,苏州的红房子现在有一些,很多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但望亭的这处红房子很特别,和别处完全不一样。
在拍摄中,徐斌发现,这群红房子目前仍有居民居住,他表示,虽然这群红房子目前有点破落了,但在他眼里,仍然掩盖不了内在的优雅的气质,特别是那段发愤图强、建设家园的奋斗史。
这群红房子是望亭发电厂历史的见证人
望亭发电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群红房子建于1957年,当年,望亭发电厂还在筹建中,前苏联对华援建,望亭发电厂就是其中的一个援建项目。这些红房子主要是为捷克、匈牙利等外国工程师以及发电厂职工建造的,总共建造了十多幢,其中有二层小洋楼以及多层洋房,砖瓦结构的建筑设计,有明显的东欧风格。其中的一幢二层小洋楼,就是当年的专家俱乐部,这个专家俱乐部主要是为外国专家工作之余休闲而设置,里面有舞厅等娱乐场所。
据该负责人回忆,当时,这群红房子的窗户上,镶嵌的玻璃都是五颜六色,造型十分别致,在苏州非常罕见,但“房子肯定是我们中国人造的,建材肯定也是我们中国的”。
当年,望亭发电厂的许多职工进厂后,就被分配在红房子里居住,很多人就在这群房子里,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从青年一路走来,慢慢变老。“这群红房子也是我们望电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我们望亭发电厂数十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艰苦奋斗。”
未来,这里可能会被打造成望亭的新景点
该负责人表示,望亭发电厂生产伊始,条件十分艰苦,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望亭镇以及望亭发电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群红房子也在慢慢变化。对于这处有着特别意义的建筑,未来怎么保护和利用好,他们也一直在谋划中。
对此,网友“徐斌”建议,有关方面也许可以利用这些红房子,搞个展览馆或者陈列室,将望电人的励志、奋斗的故事,以及现存的实物,加以收藏,既是保留一段历史,又是可以作为教育后人的好教材。
望亭镇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保留至今的红房子,不仅见证了当年那段中外合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也见证了望亭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变化。目前,他们正在和望亭电厂沟通协商,希望将来把这群红房子,打造成为望亭镇新的景点之一。至于这一历史建筑未来所发挥的价值,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检验。
定格幸福
“照片里的都是永恒”
网友高质量投稿传递快乐
“传递望亭春天的快乐”摄影、短视频大赛自举办以来,不断收到网友积极热心的投稿,截至5月9日扬子晚报网融媒体投稿平台已收到投稿作品近6000篇,稿件内容不乏高质量作品,网友“iamdydar”投稿的一组作品《照片里的都是永恒》,十张照片,内容各异,却都洋溢着幸福快乐,有一起坐摇摇车的母女、卖菜的老夫妻、做饭的老人、抱着孙子的奶奶、帮人理发的爷爷……每一张作品都洋溢着幸福快乐,而且光影效果极佳,将此次活动的主题完美展现出来,在平台这位网友的粉丝已达上百人。
不止有幸福快乐,我们还想听听你的奋斗成长故事,那些艰苦难忘的经历,把你的生命里那些铭记的过往和特殊的回忆告诉我们,因为你们都是改革开放亲历者,值得被记录,这些奋斗的故事都值得被分享,可以直接投稿在融媒体平台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故事。
●投稿流程
①扫一扫本版刊头投稿二维码或登录http://read.yangtse.com/home/Tougao/index.html?cid=5
②微信认证后,点右上角“我要投稿”上传图文、视频。
③不用单独注册,有微信即可简单参加。
上传内容:文章、照片、视频,形式不限,数量不限,地点内容要围绕“望亭的春天”。
拉票形式:分享自己的投稿,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得到打赏(累积10元可提现),获得更多人关注。
注意事项:投稿必须为原创,真实,未发表过;不得抄袭,如发现将取消评奖资格,文责自负。
●评奖说明
征集时间:4月至6月
评奖公布时间:7月
●评奖参考内容
①投稿的关注数、粉丝数
②投稿打赏人数和金额
③专家老师的点评
●奖项设置
“传递望亭春天的快乐”摄影及短视频大赛奖项设置
一等奖5名,奖金5000元现金(含税)
二等奖20名,奖金10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三等奖50名,奖金2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优秀奖100名,奖金5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指导单位:江苏省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扬子晚报
承办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