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城市上演“人才人口”争夺战
2018-04-10 07: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

  2018年的毕业季即将来临。近日,西安、南京、武汉等20多个城市接连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送房、送钱、送户口,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场“人才争夺战”的背后,折射出各大城市人口红利消减的压力。也让人们思考,如何真正让人才留下,让他们为城市发展发挥作用,这才应该是城市抢夺人才的初心。

  现 状

  既要抢人才也要抢人口

  只要凭借身份证和学位证在手机APP上办理,就能够在半个小时左右落户西安。而且学历要求降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或具备国民教育同等学历的人员及留学回国人员均可。西安市近期出台的一项政策成为全国各地“人才争夺战”的冰山一角。

  这场“人才争夺战”,划分为两个战场:第一战场是纯粹的“人才争夺战”,以北京、上海为主,其人才引进政策有着较高的学历薪资条件,以及精确的行业领域划分;第二战场则是“人才、人口争夺战”,参战的主力是西安、武汉、南京等其他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其人才引进政策门槛大大低于北京上海,甚至许多地区对大学生实行零门槛落户。

  为什么这些除北京上海之外的大城市还需要争夺人口呢?恐怕是因为压力真的来了。

  以西安为例。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改后的目标,2020年西安市域人口规模要达到1070.7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70.57万人。但在2015年末,西安市的常住人口仅为870.56万人,距离目标还有200万的差距。而在“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的号召下,今年前3个月共有23.1万人落户西安,接近2017年全年落户西安的总和。只有照这个增速下去,加上西咸新区咸阳片区的60多万人口,西安作为最新获批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其2020年人口规划目标才有扎实的基础。

  无独有偶。武汉在2017年就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打响了“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而去年武汉市的人口净迁移率一举“扭亏为盈”,达到了19.78‰。

  为了“达标”而展开“人才争夺战”显然仅是表面现象。那么,什么才是各地展开“人才争夺战”背后更为深刻的发展焦虑? 张一琪

  分 析

  人口红利消减压力显现

  1月19日,在积极进行“人才争夺战”的同时,南京也发布了《南京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其中,南京市政府明确指出,未来南京面临的挑战首先就是“人口结构压力增加”与“人力资本面临结构性短缺”。文件给出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积极推进以“宁聚计划”为代表的人才吸引工作,加大外来人口引入速度,不断增强对外地人才的虹吸效应。通过人口集聚与资源集聚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市场交易成本降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林宝认为,“人才争夺战”与人口形势的变化关系密切。林宝指出,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滑后,人口红利就开始了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则可能正是经济活动人口开始下降的拐点。而这次“人才争夺战”的发生,说明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向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甚至是一线城市传导。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分析:“吸引产业投资,人力资源储备是关键。一些城市放宽落户条件,实际上看准了人力资源储备对增加投资的吸入效应。同时,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土地财政遇到了房地产库存的瓶颈,一些城市试图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来增加购房人群,应该也是潜在因素之一。”

  人才的引进将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改善人口结构,总体上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如果一些引进人才带来了新技术、新产业,甚至会较快发生作用。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则需要分短期和长期来看。从短期看,由于大量人才引进,需要兑现对人才的承诺和改善公共服务,因此会加大财政支出;但从长期看,由于人才会带来就业、消费和税收,扩大经济总量,最终会改善财政收入。”林宝解释道。

  丘智才

  纵 深

  人才要抢也要留

  抢人才不是目的,让人才为城市发展发挥作用才应该是城市抢人才的初心。但是让人才真正留得下,并不是仅仅有大幅度的吸引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还要考虑能不能用好人才同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在许多人欢呼人才春天已来的同时,舆论中也出现了一部分质疑的声音。这些声音站在清洁工和普通打工者的立场上,认为各地以学历为门槛的落户、住房优惠政策,某种程度上是对城市其他低学历群体的“歧视”。而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又恰恰与这些人口相关,所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城市低学历群体的就业、落户等相关工作。 李铁认为,随着越来越多高学历人口的进入,也会需要更多的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口提供互补性服务,这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因此,各地在接下来的实践探索中,应当把人才定义得更为广泛一些

  人才不能尽其用,是“人才争夺战”中存在的风险。“人才竞争也可能导致全方位的‘孔雀东南飞’,造成中西部、中小城市的人才流失,加剧人才不平衡的局面。还有可能出现盲目攀比,为抢而抢,重‘抢’不重‘用’的情况,造成人才和各类资源的浪费。”林宝表示,要避免上述不利局面的出现,一方面,要对大城市的人才竞争行为有所引导,要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西部和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相关机制鼓励东部和大城市人才反向流动。

  李铁认为,应该根据城市发展的各种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制定城市政策,要考虑到城市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服务质量。同时,要尊重市场规律,重点是进一步放宽条件,尊重市场的选择,尊重产业投资者的选择。 韩维正

  评 论

  人才争夺战是 城市的“流量”战争

  ○和正升

  临近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抢人的烽火再起。不过,这一拨抢人的不是公司,而是一批“新一线”和二线城市。送房子、送户口,简化各类手续办理流程,新兴城市想尽办法招揽人才。

  抢人大战背后,是城市与城市间、省份与省份间的竞逐。不同的是,一线城市要守成,“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则要利用后发优势反超,这是一场事关城市未来的流量战争。

  从目前的态势看,“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不是抢买房的人,而是抢相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如果我们只聚焦于蓝领阶层的发展,就会被这种现象迷惑,认为竞争力丧失,也会认为,雁阵结构和腾笼换鸟,只会让蓝领阶层分流到其他城市。

  人们忽略的是,第二轮人口红利时代已经来临了。过去十几年高等教育为我们储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本。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人才储备已经更新换代了,从“绿皮车方便面人口”到“高铁咖啡人口”的转变已经完成大半。蓝领阶层的人口轮动效应,同样发生在白领群体中。人力资本轮动的新时代开始了。

  如果人力资本轮动新时代开始,为抢人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那么,“新一线”和一线城市因人口需求新认识产生的压力,则是城市发轫抢人的主观因素。

  如果把城市比作APP的话,“北上广”可以说是淘宝或者微信这样的超级APP。它们不担心流量,期待的是优质流量,所以会净化生态和升级生态;其他城市则可类比趣头条和拼多多,要求有足够的流量,然后再优化流量。那些能够守住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城市,才能在大城市间竞争中不掉队。

标签:人才;人才争夺战;人口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