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钰坤:撕掉标签 换个维度继续成长
2018-04-09 09:26:00  来源:扬子晚报  
1
听新闻

  4月4日,清明档最有看点的犯罪悬疑片《暴裂无声》暴热影院。说到导演忻钰坤,可能普通观众还不够熟悉,但说到2015年上映的口碑现象级电影《心迷宫》,不少人大概就有了记忆。17岁时忻钰坤上高二,当时就下定决心从事电影行业,主动辍学去上电影培训班,后去电视台拍短片拍纪录片,北漂10多年后,处女作《心迷宫》凭借难能可贵的多线叙事、回式结构,拿到了香港国际电影节、台湾电影金马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等等大奖。

  3月26日,忻钰坤来南京为《暴裂无声》做宣传,在南京跑高校做演讲,跑影院跟观众互动,到晚上8点才挤出时间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扬子晚报记者 孔小平

  曾经胖到一橱子衣服都穿不下,运动减肥30斤终逆袭

  与他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作品的观感完全不同,导演忻钰坤竟是一个留着板寸发型的时尚80后,合体九分裤,露出一截深色条纹袜,配大地色系休闲鞋,手腕上还戴了一个银色镯子,干练又干净,回答问题时冷静、温和,克制又真诚,简直是记者遇到的最知无不言的采访对象。

  记者:最近你绕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减肥。你去路演时有影城用的是你之前胖时的照片,一度被怀疑是冒牌导演。能公布一下你现在的体重吗?看起来减肥很成功呢,跟我们读者分享一下经验呗。

  忻钰坤(抿着嘴笑):我现在67公斤,2017年过完春节,我的体重飙升至82公斤,这也是我人生中最胖的时候。这之前我都在拍《暴裂无声》,冬天,又在山里,很冷,压力很大,每天吃很多高热量食物,一下子就把自己吃成了球。拍完电影回家过年,天啦,一橱子的衣服都穿不下了。

  其实肥胖非常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嗜睡,判断力下降。我一直是个严格的人,就立刻调整状态开始运动减肥,主要是有氧运动,大量跑步。之前就有健身经验,决定再运动时其实并不只为了减肥,而是培养一种生活习惯。出来路演期间也坚持每天运动10分钟。

  其实养成运动习惯对生活的改变会很大,比那种制定一个减肥目标去实现要更好,(很容易在达到那个斤数后就放弃运动了)经验自然还是“迈开腿,管住嘴”,一开始还控盐、油和饭量。3个月就减掉了10多斤,最终减了30斤,现在就是在维持。

  平时喜欢买菜做饭,《心迷宫》在他眼里就像新鲜的海鱼

  记者:我看到你在虎扑上发帖跟大家互动,配了一张你手里提着芹菜的照片,这是刚从菜场出来吗?

  忻钰坤(一脸狐疑):哈?虎扑上居然有女性读者?

  记者:不是不是,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你在虎扑上跟网友互动的截图,我就下载了APP,注册了一个账户去围观了一下。(忻钰坤:哦哦,这样啊。)话说你平时还买菜做饭啊?

  忻钰坤(愣了一会,盯着记者)反问: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这很正常啊……呃,既然你很惊讶,那其实这么说吧,我喜欢做饭,而且我能在做饭中找到做电影的感受。

  做饭的过程一般是这样:先想今天是哪几位食客,构思做什么菜,然后去采买,主料和辅料要注意量的搭配。做菜前统筹时间,蒸饭、煮汤、备菜要如何穿插进行,才能完美地衔接为同时完成一桌菜。炒菜的火候最难,需要大量经验,最后我还蛮在乎食客对菜肴口感的评价的。不过最大的成就感,来自烹饪过程。跟做一部电影很像吧。

  我知道很多人念念不忘《心迷宫》,它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真实故事,就像是一条新鲜海鱼,如果红烧就很浪费,只需清蒸,搁一点点盐,就能呈现它最好的美味,但如果我拿到的是零碎的东西,就需要调料来烩,《暴裂无声》就没有现成的故事,就需要我给观众做一道融合菜。可能观众乍一看,会有点不知所措——咦,跟以前的菜不一样,但是吃完就会发现:嗯,菜里有很多文章,回去翻菜单又会发现,哦,原来这个食材是这样的珍贵和不同,这是《暴裂无声》的特点。

  记者:那导演平时的拿手菜是什么?报个菜名呗?

  忻钰坤:我们内蒙古的地方菜我做起来比较顺手,比如铁锅焖面。这个很考验烹饪经验,要把菜炒到一个合适的度,再把面放进去焖,最终要达到“菜熟了但面还不能烂”的状态。

  其实你发现没?《暴裂无声》里面有很多吃肉的镜头,因为我平时就很爱吃,(记者简直要叫起来了:天啦,电影里那一桌桌的羊肉,看得我想马上去吃顿火锅。)哈哈哈,其实你们可能觉得电影里的羊肉那些很夸张,其实这在内蒙古一点也不夸张,去我们那儿火锅店吃饭,你点了肉和蔬菜,但一定会先给你上肉,肉不吃完,就不上蔬菜,这是一个传统。我写剧本时就想把这些地方特色呈现在电影里,而它同时又跟人物跟主题有关。

  (记者补充:电影里姜武饰演的煤矿老板,有个火锅包间,配了羊肉切片机现场切肉,一张大圆桌上十几盘花式切片羊肉,老板大口吃肉,这些生猛的特写镜头,是为了体现他的贪婪。)

  希望房东今年别涨太多房租,出行还靠共享单车,大家的视角别太狭窄

  记者:导演你平时怎么出行?你跟网友说,都是骑共享单车?

  忻钰坤(继续盯着记者):啊,不开汽车,因为没车。第一,北京买车要摇号;第二,北京很堵,骑单车挺好,绿色出行。

  记者:那麻烦导演继续颠覆我一下,你在北京买房了吗?毕竟《心迷宫》之后,很多资金来找你,这次《暴裂无声》也终于有明星加盟了。

  忻钰坤(继续愣):租房啊。我前两天还在说服我的房东,今年尽量给我少涨一点房租。(感叹)真的,北京的房租涨得蛮厉害的。

  记者:如今电影市场红火,很多年轻人把专业方向或者梦想在往影视行业靠。你看,提问的观众里还有电影系研究生,她视你为偶像,一边看你的电影,还一边做笔记,还对电影提出了一些疑义,你听了会不会不开心?

  忻钰坤:我非常希望观众能提出疑义,正反来看吧,观众通过作品给导演点赞或者否定时,其实导演也在通过这些评价来观察观众,这会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命题。

  你发现没有,因为智能终端在重复推送你想看的东西,你也变得日益狭窄,所以我们才会天然地认为:你应该开车,你应该买房。其实这之外,还有很多人的生活状态跟我们不一样,我非常想看到观众对《暴裂无声》的反馈,是不是大家真的只关注快速又刺激的东西。

  而且这位提问的观众是专业学电影的,我更愿意跟她交流。没关系,你来批评我,因为我当年学电影时也这样,我们不会去仰视权威,一定要用思辨的心来看电影。我的偶像是李安导演,他在精神层面给了我非常多的鼓励,但你也会发现我的电影并不像他的风格,他的电影就很温润,而我的却很生猛。我的故事还复杂,大家会说是不是又受了诺兰的影响。其实我觉得,偶像导演对我的影响是在创作观上,我希望也能给后辈们这样的影响。

  记者:作为新人导演,你还认为导演是高危高压职业?

  忻钰坤:导演,这两个字的背后,裹挟着很多东西,比如权力、名利等,也有电影本身的创作观、表达、匠人精神等。其实,就看你看重哪个层面,如果你只看得到“名利”,那你当然不会觉得导演这个职业很苦很累,但你也走不远;但如果你看到了与创作核心相关的匠人精神,包括你的初心,那导演的工作就是高危高压的,不过这些坚持下来,又会保护你走得更远。

  说它高压,是因为有可能你做了一个非常自我的剧本,去说服资本时,就有很大压力。拍摄期间,所有人都在问“导演,怎么办”时,需要给他们明确答复,这些也难。因为你不是去演一个导演,在现场,真的太不一样了。

  高危呢,你会有很多非常大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搅合在一起,(记者迅速补刀:对,还会长胖。)哈哈,对对,这就是过劳,应该算工伤。所以我觉得,大家需要改变对这个行业和职业的认识。

  作为创作者,早晚有一天要撕掉前面的标签,到其他维度继续成长

  记者:处女作《心迷宫》投资仅170万,却一举夺得豆瓣8.6的高分,这是一个国产电影历史上极其少见的高分,你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把控力让人惊叹。“多线叙事”甚至成了你的一个标签,这次《暴裂无声》已经被很多业内和影评人提前锁定为自己的年度十佳华语片,豆瓣8.3分,剧情依然大胆直击社会现实,“无声”与“失声”的强烈对比震撼了很多观众,而且这次并非“多线叙事”,观众可能会产生心理落差,你怎么看?

  忻钰坤:对对。《心迷宫》对当时习惯了起承转合线性叙事的大部分观众来说,带来了时间的跳跃和回溯,以及悬疑和烧脑的快感,让大家很喜欢。但《暴裂无声》不是,你看今天就有观众表示,这部好像没有《心迷宫》那么好。

  对我来说呢,《心迷宫》已经在那里了,我不想重复我自己。在观感上,有观众会认为《暴裂无声》没有《心迷宫》好玩或者精巧,那是因为《心迷宫》让你实现了在一部电影中全面解读的快感,而《暴裂无声》是《心迷宫》在某个层面的升级版,也就是说,它的解读,或者戏核,应该是在电影之外。(记者很赞成这个观点,因为记者肯定二刷,虽然已经在努力关注细节,但后来交流时还是发现漏了不少细节。)我觉得这个难度更大,所以我想做这样的事情,这对我来说,就是不一样的创作。

  作为一个创作者,早晚有一天,你是要撕掉前面的标签的!我不希望自己拷贝自己,(记者补充说:确实有很多导演在不断拷贝自己啊。)对啊,所以我就要撕掉一个之前的标签,换一个维度,继续成长。

  “高二辍学”不能被标题党,因为我那会就知道自己要什么

  记者:有高二的学生问你,他坐在教室里很迷茫,很想像你一样辍学。你当年辍学时多大?

  忻钰坤:17岁!

  记者:很多人17岁时心智都还不算成熟。

  忻钰坤:对,但我17岁时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之前也有人用“忻钰坤高二辍学”来做标题,其实这有点“标题党”,可能会误导一些人。对我来说,“高二辍学”这四个字,其实只是代表了我的一个决心和我去做电影这一行的时间起点。

  小时候看了很多奇观电影,就梦想着从事这个行业,后来在报纸上看到有电影培训班招生,我就跟家里商量辍学,好在家里很开明地支持了,然后离开高中,去电影培训班学电影了。

  记者:那也是等了10年,才做成了电影导演?

  忻钰坤:是10多年。我17岁出来,2007年还没拍上电影。差不多2013年才开始拍电影。

  记者:这些跟李安导演相似的经历给了你一些鼓励?

  忻钰坤:一开始还年轻,20岁出头,什么都能做,去剧组打杂做体力活,都没问题。但到了二十七八岁时,面对年龄界限,就有了“依然一事无成”的痛苦。最痛苦的是,我就在北京,电影行业最核心的地方,我离梦想如此之近,但却又看得到在我面前有一个无形的壁垒,我怎么都进不去。

  那会看李安导演的《十年一觉电影梦》,我就在想,我跟他真是经历相通啊,也都在家里,都做饭,(忻钰坤和记者忍不住都大笑了起来,因为《心迷宫》成功后,有媒体报道说,忻钰坤每天在家做饭,给太太做好便当,她带着去上班,然后他就在家写该片剧本,太太的那些同事见到他都笑说“李安来了”),所以就想,要不就熬一熬,应该也可以,好在家里对我很支持,这才坚持了下来。

标签:忻钰坤;电影;记者;导演;维度;一个;观众;暴裂;迷宫;其实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