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为实现残疾人同步达小康的总目标,近年来,淮安紧紧围绕精准助残目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了助残服务方式的新突破,广大残障人士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眼前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名叫乐乐,虽然今年只有三岁,可她已经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完一本完整的绘本了。看到乐乐和普通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乐乐的妈妈心里充满了感激。“从一开始的不会讲话,慢慢从一句讲到很多,感谢,最主要的就是感谢。”
得益于淮安实施的0—14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机制,一大批像乐乐这样的听障儿童,通过“一对一”的专项康复训练,免费获得和正常同龄儿童一样的学前教育。在为孩子进行康复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免费培训服务,实现机构康复向家庭康复的延伸。
“一个老师、一个孩子、一个家长,老师教会孩子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去教会家长,家长学会了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能,回家以后可以将学到的方法,在生活当中运用起来 。”淮安市博爱康复中心教师孙洁琳告诉记者。
“之前的康复训练是针对残疾的种类进行单一康复分类,而“一对一”专项康复训练则是为了让孩子康复以后能够适应社会,能够跟正常同龄的孩子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淮安市博爱康复中心主任乔春说,“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数,我们提倡全面地康复,全方位地发展,包括认知、理解等方面。”
围绕“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2017年以来,淮安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已有1805名,0—14岁残疾儿童获得抢救性康复。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拓展广大残障人士的就业渠道,淮安还着力打造“3+X”就业服务新模式,通过拓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三个主渠道,采取政策支撑、资金扶持等配套措施,让更多有就业能力的残障人士得到充分就业。
“很多残疾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无法进到企业,不能适应企业长时间的站立工作,或者是流水线作业,”企业负责人张素琴说,“我们开发了很多适应辅助性就业的手工产品,目前开发的手工产品有将近20种,让残疾人朋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赚取经济收入,最低的也有3、4百元钱,高的1600多元钱。”全市各级残联走进企业,帮助企业开发残疾人岗位,走进乡村,走进残疾人家庭,去寻找那些没有就业的、需要帮助的残疾人,通过开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来进行岗位匹配,让他们尽快地走上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淮安还着力提升助残服务环境,加快推动“残疾人之家”建设步伐,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就近康复、就近从业、就近娱乐。截至10月末,全市已培训残障人士711人,新增实名制就业499名;建成74个“残疾人之家”,帮助2000余名残障人士实现了辅助性就业,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免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关爱工程,惠及72655名残障人士;培育了“萤火虫”、“寸草心”、“小善义工团队”等一批助残志愿组织,登记在册的助残志愿者已达2万多名,全社会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