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解读。
矫形器、假肢、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康复辅助器具是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适用人群急需使用的生活辅助工具。我市每年新增5万名以上老年人,老年人已接近140万人。全市登记入库残疾人有13.4万人,每年还在新增1万人左右。另外,矿厂工伤、交通事故等产生的伤病人也有数万人。“初步估算全市约有50万特殊群体要使用此类辅助器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市场需求越来越庞大,但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存在规模小、利润低、企业少、功能少等特点,中高端产品多为国外品牌。
我市新近出台的《意见》在全省、全国率先提出20条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包括:市级产业类、科技类专项资金接下来将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创新研发;对上市的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给予20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给予30万元的财政资金补贴等;对投资康复器具早期企业的创投机构,则给予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
《意见》明确,我市将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中配备必要的康复辅助器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下几类人群将免费获得政府配备的器具:低保、低保边缘户、70周岁以上计生特扶、百岁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等。这类人群的家庭无障碍改造也将获得政府补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的申请条件、程序、标准等,将出台相应办法。
失能、半失能等各类需康复辅助器具的人群不断增长,对于康复理疗师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解决这类人才的短缺?《意见》提出,对取得康复治疗(理疗)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我市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一线岗位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给予最高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助。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笔奖励共分三个层次,即中专、大专、本科院校毕业符合条件的人才分别获得3万元、4万元、5万元奖励。目前我市符合条件可以申领这笔奖励的康复师超过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