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9日讯 “天是被,地是床,与世隔绝,萤火虫飞来飞去;邻居是几头牛,对面住着两条蛇,吃的是自己砍柴烧火做的饭,喝的是门前清澈的小溪水;到处都是野花野草,含苞的蛇莓、精致的芫荽、遍地的龙胆、硕大的掌叶大黄、云般的七叶鬼灯檠……大自然无一不美,中药资源无一不美。”3月9日,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里,中药学院2014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95后”女孩樊蓉向记者阐述了她进山寻百草的经历以及她所钟爱的日常生活——“带着满腔热情,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进深山寻百草,探访典籍中的植物和药材,再将它们的颜色形态、药理药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精心撰写成原创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植物游记’上。”
来自祖国的大西南贵州毕节的樊蓉,贵州的山山水水、奇花异草曾陪伴着她成长,神奇的苗医苗药、彝医彝药让她从小就产生了探求它们神秘“基因”的强烈愿望,弘扬传统中药文化的小火苗在她的心里烙下了印记。樊蓉介绍起自己进山寻百草的经历:“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为了进入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山不知拐了多少弯,绕了多少路,涉了多少河。每天能摔个四五次,有好几回差点把前面的姑娘踢下山去。通常情况下上山寻草药,都会提前向家里报备,并时不时发送现场照片给父母,好让他们放心。但有一回我太投入了,山里又一直没有信号,家人在担心我的情况下报了警,下山后,我还去了派出所和警察叔叔说明了情况……”
樊蓉
大量的采风、细致地观察、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现在的樊蓉可以轻车熟路地指出一株药草的大致习性,她的足迹也早已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在“进山寻百草”的过程中,樊蓉还喜欢亲自品尝植物的滋味,利用已学到的中草药知识,辨别各种植物的药性和毒性,甚至用天麻来治疗妈妈的头痛,她说:“其实,植物和我们一样,也要抵抗外界的风吹日晒和环境变化,所以在与大自然的磨合中,它们也会自己设定一定的机制,合成一定的化合物来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而它们合成的那种化合物,我们借过来用,这就是‘药’了。植物的世界,也和人类的世界一样充满着无限趣味。”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不仅能认清家乡的所有药草,还能用一种通俗易懂、科学大众化的方式让每个人去了解身边的花草植物,所以我创建了自己的‘植物游记’微信公众号。每天去与各种植物‘对话’,并记录它们的药用特性。”谈起自己的理想,樊蓉自信满满:“也因为有了它,我的大学四年过得特别充实。”据了解,2016年7月20日微信公众号推出以来,“植物游记”每日都有原创更新,现已发布300多篇,涉及植物累计达千余种。即使在春节假期,樊蓉也坚持着这个当初立下的小小梦想,忙碌并快乐着:“时间在流逝,科技在进步,但总有些什么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瑰宝,比如说中药。我有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足迹探遍百山,跟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一样写遍百草,再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行广泛传播,做成一部21世纪掌上移动版《本草纲目》。”
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姜晨 郑诗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