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南京人花样真不少
搭伴养老、寄家养老、熟人社区养老、远郊购房养老
不久前,杭州“抱团养老”尝试引发广泛关注。在一座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农家小楼里,13位老人共同居住了5个月,相处融洽。这个样本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抱团养老”也成为热词。
南京,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类似的样本也不少。鳏寡孤独老人搭伙过日子、城市人退休后寄养农家、养老院变身“熟人社区”、结伴在郊区买房养老……记者采访发现,这些不同形式的“抱团养老”,让更多老年人有了依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形式一:选择“搭伴养老”,独居老人晚年生活不再孤单
【案例】“老伴身体不好,等过了正月十五,我们就去云南泡温泉。”昨天,在玄武区太平门社区,徐女士对记者说。
66岁的徐女士一直未婚,在4年前的一次内蒙古知青聚会中,认识了黄先生,两人交流起来很投缘,就慢慢熟了。
黄先生,今年68岁,12年前妻子因患癌症过世。他的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北京。退休后,他选择留在南京养老,一直没有再婚。
“老黄的孩子比较开明。我们都插过队,经历也相似,2015年下定决心选择在一起生活。”徐玉兰说,住在一起后,他们平时一起爬紫金山,一起上老年大学,还一起去旅游,日子过得充实。
“我们都有工资,采取AA制,搭伙过日子。我们在一起只为搀扶依偎、相伴养老。”徐玉兰说。
【点评】截至去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39万人,空巢、独居老人15万多人。他们中,很多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寻找一个老伴,好彼此有个照应,晚年生活也不至于过于孤单。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亦明认为,“搭伴养老”值得肯定,但养老问题,互助是不能完全解决的,难以成为主流模式。比如,如果双方没有法律层面的婚姻关系,就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形式二:开展“寄家养老”,城市老人长期寄住乡下
【案例】“沈老爷子,过年好啊!”2月25日,在江宁区湖熟街道杨家村,童道云跟沈瑞麟打着招呼。
40多岁的童道云,以前在城里做保姆,是该村第一个开展寄家养老服务的人,而眼前91岁的沈瑞麟,现已跟随她在村里生活了1年多,这个春节被子女接回城里过年。
“我家有4个寄养老人,3个是城里人,1个是农村的,最长的在这里住了快5年了。”童道云介绍,老人每人每月收费是2000多元,包含吃住。
住杨家村5年的这位退休老人姓盛,家住雨花台区,2012年得了脑中风,老伴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由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常年住在医院,但昂贵的住院费令她承受不起。2013年,童道云在省第二中医院做陪护时,了解到老人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就问老人愿不愿意跟她到乡下去生活,老人非常乐意。没想到这一住就是5年。
【点评】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会长石德华表示,“城市老人寄养农家”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失为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积极尝试,因为农村生活成本与城市比起来相对较低。不过,当下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文化娱乐生活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老人“寄养”农家还需要相关配套软硬件建设的提升。
形式三:建设“熟人社区”,养老机构里多是熟面孔
【案例】“每天早晨8点,我跟妹妹、妹夫还有原来的同事,一起做医疗保健操,休息后会打打牌,唱唱卡拉OK,做做手工或者聚在一起聊聊我们那个年代的事情,一点都不寂寞。”昨天,在宏善护养院,90岁的邢克仙老人讲述着她的养老院生活。
邢克仙说,最初她就是准备住进机构养老,但亲戚朋友考虑到养老院多半是陌生人,怕她入住后不习惯,大家就决定一起到养老院生活。“亲属间住在一起,子女们来陪伴、探视效率反而很高,一个子女来探视也会顺便探视家里的其他亲戚朋友,这样每周都有熟人过来。”邢克仙的妹妹邢克文笑着说。
【点评】宏善护养院负责人叶梦欣说,院里专门拿出一栋楼的所有床位,建立了一个养老机构中的“熟人社区”。目前,入住了几十名老人,分属6个亲属、朋友群,效果不错。
祖堂山社会福利院院长庞志春介绍,养老院里都是熟面孔,让老人不会有脱离亲属的感觉,子女心里也踏实了许多。而且,建设“养老社区”也可以有效提高郊区养老床位入住率。
形式四:向往田园生活,一起郊外购房养老
【案例】刚刚过去的春节,南京大学退休教师吴女士住在句容宝华山新湖仙林翠谷过年。“城里太嘈杂了,空气也不好。我和老伴都70多岁了,不用上班,儿女又都定居国外,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就住到这里来了。”吴老师对记者说。
原来,吴老师与学院其他4名退休教师购买的是同一个楼盘,楼栋号都是相连的,彼此也好照顾。平常,他们这些老同事会一起爬山、打牌、聊天。
【点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认为,退休后一起在郊外购房养老的人群,年龄不算太大,多在75岁以下,生活能自理。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行动不便,疾病增多,如果郊外小区及附近医疗条件、养老服务配套跟不上,他们将来可能还得无奈地搬回城里居住。 本报记者 马道军
在宏善护养院,这些互相熟悉的老人一起养老。本报通讯员 叶梦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