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吕志涛院士去世一周年,遗孀王凤英捐100万成立科技教育基金
2018年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预应力学科带头人吕志涛先生病逝一周年。就在这一天,吕院士遗孀王凤英作出一个决定,向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捐款100万元,成立“吕志涛科技教育基金”,支持东大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
现代快报记者得知,王凤英女士捐出的100万元中,有50万是吕院士获得的2016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贡献奖奖金,另外50万则是夫妇俩多年来的积蓄。“把钱捐给老伴一生热爱的科研事业和学生,我觉得值得,他要是在世,也会这么做。”王凤英说。
通讯员 翟梦杰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 舒越 牛华新
他是大山里
走出来的大学生
“作出捐款百万的决定,并不是突然的。”王凤英说,早在2000年,吕志涛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年度大奖,当时就将全部20万元奖金捐了出来,10万元给东大,10万元捐给浙江新昌中学和澄潭中学,设立奖学助学金。“因为他是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受资助才考上大学,所以他十分感恩。”
1937年,吕志涛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一个小山村里,家境贫寒,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近10岁时,体重只有30斤。他的母亲一直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东拼西凑借钱让儿子上了学。吕志涛也非常争气,读书勤奋。
然而,吕志涛读完初一后,因贫穷辍学了。在家大半年,学校老师陆续来访,劝说他回去读书。有一天,校长亲自找上门来说,“吕志涛一定要继续读书,他将来必定是个人才,他的学费我免了!”就这样,在校长的支持下,吕志涛重回校园。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他更懂得珍惜和努力,一年半后考入县高中——新昌中学。1956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他知道自己条件并不优越,也不是天才,但幸运的是,他努力学习,遇到机遇,把握机遇。”王凤英说,正是看中了吕志涛身上那股拼搏劲儿,自己嫁给了他。
1961年,吕志涛成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1986年以副教授身份,破格担任可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导师;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土木工程预应力学科带头人,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奖,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结婚五十年,她照顾他五十年
“吕院士取得这么多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师母悉心照顾、默默奉献。”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静说,师母不仅在生活起居上悉心照顾,在工作上也帮了不少忙,是吕院士的贤内助。
王凤英还记得1970年的一天,吕志涛从一个实验工地回来,脸色煞白,额头冒虚汗。“他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王凤英,我手臂好像扭伤了。’”王凤英赶紧陪他到鼓楼医院检查,发现是锁骨骨折。
原来,吕志涛前两天坐公交车去实验工地时,一个急刹车,他摔倒受了伤,可还是在工地坚持了三天,直到连筷子都拿不起来,才回来看医生。“最麻烦的是,锁骨骨折必须静卧或者坐着,据说一年以上才能恢复。”王凤英说,她从医生那里得知“三七”对骨折恢复有效,为了让丈夫尽快康复,就咬牙花了不少积蓄买药,“将近一年,每天黄酒配三七粉喂他服用,一天也没落下。”
期间,夫妻俩遇到了麻烦事——前两次复查,医生发现吕志涛骨头一直没有好转,而且有加重的趋势。“我很纳闷,就问他怎么回事,他终于坦白说自己常悄悄用手写字、计算。”王凤英了解丈夫的性格,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她心一横,把丈夫的笔记本和笔捆在一起吊在了阳台上。
王凤英说:“那段时间,我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回来做吕老师的秘书,他说什么,我写什么,经常写到夜里一两点。直到他顺利完成了科研报告。”
1994年,吕志涛主持南京电视塔预应力工程施工时,不巧股骨颈骨折,后来一直行动不便。为了及时攻克难题,他拄着拐杖来到施工工地,查看15米高旋转了5圈的螺旋楼梯设计问题。“他身体不好腿不行,那时候还不愿意坐轮椅,我就是他的活拐棍,手一招就来了。”王凤英笑着说,“结婚五十年,照顾五十年,唯一遗憾的是,电视塔落成后我还没上去过,不能站到老伴设计的旋梯上俯瞰全南京。”
他们简朴淡泊,为后辈树立榜样
“我是吕老师最早的一批学生,吕院士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很多学生都视他为父亲。”吕院士大弟子、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的孟少平回忆说,“我们班一个同学生病了,当时吕院士自己也躺在病床上,还特别嘱咐师母熬了汤送到学生宿舍。逢年过节也要喊我们到家里吃饭。晚年他在病床上,也对学生有问必答。”
1997年,吕志涛被评为院士后,全国不少高校想聘用他,有的开出百万年薪吸引他,但他都不为所动。“留在东大一是为了回报东大对他的栽培,二是吕老师本来就生活简朴,对金钱看得很淡。”孟少平说,当时吕老师一家四口住在63平方米的筒子楼,领导来看他,大部分人只能站在门外,直到2002年住房条件才有所改善。“吕老师严谨治学、淡泊名利以及提携后辈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
吕院士的女儿、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吕清芳也说,父亲在家能省则省,但对待学生十分大方。
“这都是我爸从不用的纸袋子上拽下来的绳,舍不得扔,总说留着可以捆扎东西。”吕清芳指着一抽屉的麻绳说,父亲的节省常让她哭笑不得,用硬纸盒做的文件夹,用打印纸背面做的电话本……最经典的就是挂在卧室墙上的一个纸盘时钟。“时钟原来的外壳坏了,父亲就用普通硬纸壳做了框架,报纸上剪下1-12个数字作为钟盘,始终不肯换新的。”
1月20日是王凤英78岁生日,提前两天,家里门铃就响个不停,来的都是吕院士的学生。“王老师,生日快乐,我们来包饺子!”“王老师,要下雪了,我买了些米和牛肉来,您看看够不够。”记者的采访几次被这样暖心的话语打断,王凤英起身迎接、再送走他们。在她看来,丈夫的学生就是她的学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把钱捐给老伴一生热爱的科研事业和学生,我觉得值得,老伴要是在世,他也会这么做。”王凤英总是这么说。
1月11日,吕志涛院士去世一周年,200多位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在表达哀思的同时,也筹集了300万元善款,注入吕志涛科技教育基金。“受老师和师母的影响,大家都愿意出一份力,为基金捐款,让吕院士‘创新报国,大爱育人’的精神得以传承。”孟少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