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视频记录暖男老爸“榫卯时光”
原标题: 木头发簪、舀米的毛竹罐……他为妻子打造一辈子礼物 女儿视频记录暖男老爸“榫卯时光”
他为妻子做的发簪
他做了一个毛竹罐。舀一罐米正好是夫妻俩一餐的米饭量——三两。
他给女儿设计了首饰盒
中国江苏网1月10日讯 最近,不少网友的朋友圈被61岁的“宠妻狂魔”刷屏。这位“宠妻狂魔”叫郑安全,他给妻子做了一辈子礼物,全是“人间孤品”:练剑用的木剑、木头发簪、舀米的毛竹罐、七夕情人节项链,以及爱屋及乌给另一个“小情人”做的许多玩具。爸爸对传统木工手艺的匠心感染了女儿郑若行,身为电影制作人的她决定拍一部关于爸爸的纪录片,豆瓣评分打到9.0分的《爸爸的木匠小屋》就这样诞生了。昨日,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听她讲述片子背后的暖心故事。扬子晚报记张楠
“宠妻狂魔”的“从前慢”
从设计房子到手制发簪
老爸郑安全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在外人眼中他一直是严肃而沉默的。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有一集,展示了部分他做给妻子的物品。16岁时的郑妈妈,家里要做一套家具,郑爸爸和朋友去帮忙,郑妈妈第一眼看到他,就被他吸引。
老爸一直将手艺融入到生活中,组建家庭后的三十几年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生活相关,从设计装修房子到妻子的发簪。妻子年轻时候舞剑,他凭想象做了一把送她。妻子退休后打算继续舞剑养生,相隔四十年,他又做了一把符合她身高的木剑,用她的属相装饰剑柄,还在剑身上刻她的名字。
有网友点评,郑爸爸和郑妈妈的爱情故事,是一个“从前慢”的古典爱情故事。年轻时一头长发的郑妈妈,经常盘发,不经意间就会掉下一绺。有一回,郑爸爸参加一个展览会的时候,用做筷子的木料,悄悄做了两支木头发簪。吃晚饭的时候拿出来,送给郑妈妈,一桌子朋友都开始尖叫,狗粮撒了一地。片子里也讲到,爱美的郑妈妈用凤仙花染了指甲,而爸爸在给她打造一份最特别的七夕情人节项链——挑选一小条木料,用刻刀刻成波浪形,六根小木条交错穿于一体,再穿珠线,亲自给郑妈妈戴上。
这样“私人订制”的实用小家当,家里比比皆是。每每细心打磨、榫卯拼接。每天淘米做饭,两个人吃的量,舀的米有时多了,有时少了。郑爸爸就问:“两个人一顿大概吃多少米嘛?”郑妈妈说:“三两吧。”郑爸爸就做了一个毛竹罐,舀一罐米正好是三两。
纪录片让老爸成“网红”
女儿怀念一起做手工的时光
和妈妈一样,女儿郑若行也收到过许多爸爸的礼物,比如小时玩的木马、带锁的首饰盒。在父母爱情中幸福长大的她,从香港浸会大学本科电影和硕士新闻毕业后,在贾樟柯工作室做过电影,现在和朋友在上海开了新媒体公司。朋友们都很喜欢长得像“中国版宫崎骏”的郑爸爸,突然有一天,郑若行发现可以拍摄身边这个可爱匠人。
2015年5月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目前已经拍了2季,每个节气出一个视频,目前为止一共出了48集。这部纪录片顺时令成集,从头年芒种到第二年小满,平均两周就要做出一件木器,而真正留给他构思和制作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周。立夏的机关木盒、谷雨的归家灯笼、春分的风筝、惊蛰的燕尾榫糕点盒、小寒的手炉、大雪的拐杖椅、白露的甜米酒架、夏至的伞居……郑爸爸自从打开了这个匣子,创作的灵感就水到渠成,一发不可收拾。其实灵感的来源,就是常年木工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观察。
该片在网上已获得近千万点击量,郑爸爸也成了网红。在郑若行的记忆中,爸爸给家里做过很多东西,他像有机器猫的魔法口袋一样,默默的给家庭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比如他结婚的全套家具是自己做的,后来还做过很多生活小物件。“给我做过各种材质的小玩具,比如锡制的,纸灯笼,长大一点还给做了首饰盒、发簪等。”成长的过程中,爸爸从来没有关心过学习成绩,甚至还记错过女儿读几年级。但女儿至今很怀念跟爸爸一起做手工的时光,“停电的时候就用蜡烛滴下来的油做小东西,还一起用锡做小玩具等等。也会带我去抓小鱼小虾回来养,有些后来养的很大,我还给它们画了观察日记。所以我一直也不怕虫子,很喜欢接近自然和动手。”
爸爸是个脑洞大开的人
90年代设计车载“空气净化器”
问郑若行,“老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答案是,“爱钻研,脑洞大开”。看过纪录片的人大约都会对老爸郑安全设计的“密码箱”充满好奇,一只简单的木盒子,没有任何金属和电子配件。竟然可以通过按密码的形式打开,而且必须按对顺序,错了会自动上锁,还可以更改密码。
一个六十多岁的匠人,在他的经验里,只要能够画出设计图,就没有他造不成功的东西。女儿郑若行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爸爸研究事物的执着和智慧对自己影响比较大。“他自学CAD这种画图软件,这是很多年轻人都不会用的。他甚至很早就开始用电子表格画设计图。这也是为什么他区别于传统木工能吸引年轻人的地方,他是拥抱科技与创新结合的。”
老爸习惯于把生活中的问题放在脑中,有意无意地去找灵感。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他发明过一款股骨头固定器,将机械原理结合到传统固定夹板中,这项发明后来获得专利,并投入到日后的治疗中。在“雾霾”这个词没出现的90年代,他就设计出车载“空气净化器”。“那时候人们还笑他,‘开窗通气不就行了嘛,要这个干嘛’。”
《爸爸的木匠小屋》得到更多关注
观众从视频中找回童年记忆
拍摄的纪录片在网上走红之后,全家人也应邀参加了不少电视节目,讲述“从前慢的爱情”。郑若行告诉记者,2016年,“匠心”这个词忽然成了热门词汇,《爸爸的木匠小屋》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常常会看留言,那是支持我们做下去的重要原因,有些观众从视频里想到自己的亲人,有一些则找回温暖的童年记忆。每个三五分钟,我们都在努力不浪费大家的时间。”
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全靠各种亲朋好友的支持,借场地借东西借孩子。拍过年的那一集,全家愣是提早两周吃了年夜饭。尽管中间经历了种种质疑和犹豫、资金的短缺、收视率的瓶颈、各种制作意外,但“每次的压力,都有小伙伴们一起顶住,像一个坚实的榫肩。于是坚持拍摄匠心的我们,好像也慢慢变得匠心了起来。”最后拍摄组的小伙伴们也成了木工和节气的“专家”,且不说做的如何,工具拿到手上的架势都和爸爸如出一辙。郑若行说,今年还会拍摄第三季,形式或许会有一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