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获国家科技奖的3项发明已应用投产
在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共有54个项目获奖,其中有6项科技成果来自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则有4个。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其中有3项技术发明目前已应用投产,1月9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东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领略一下“高精尖”技术的魅力。
通讯员 翟梦杰 实习生 陈婕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
人机交互遥操作,它是月兔的机械手臂
项目:《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
奖项:技术发明二等奖
东南大学宋爱国教授组建的团队,通过近20年的努力,研发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攻克了关键技术“力觉感知与反馈”。“就像电影《阿凡达》里的人机操控模型,我们设计的人机交互遥操作系统不仅能替我们完成简单的操作动作,还能感知、辨别、反馈外部事物给予的力的分析。”在东南大学中心楼实验室,宋爱国向大家展示了月兔的机械手臂雏形,“现在模拟机器手在月球触摸到岩石,操作者就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到材质的硬度甚至纹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目前,该项技术成果在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中已得到应用,为“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遥操作“月兔”任务和卫星在轨服务机器人遥操作任务提供了技术与设备保障。
光纤传感技术,为大桥做全天候“心电图”
项目:《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奖项: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目主要由东南大学的吴智深教授带领完成,项目团队成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张建老师介绍说:“我们在新建的建筑中植入光纤传感系统,或在现有的建筑核心部位安装该系统,就可以实现对该建筑动力学动态的掌握,如果出现0.05mm微裂纹、3%程度的钢筋早期腐蚀及支座劣化,我们都可以通过传感系统解读到。”可以说,有了这套系统,大型桥梁、隧道等建筑是否存在危险、老化等病灶,做一个传感检测就知道了。
据悉,目前正在封闭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其中一项加固改造项目就是在桥表面安装近100个光纤传感设备,组成光纤传感网络一体化监测系统,接受24小时实时监控。据悉,目前该技术已创新应用于苏通大桥、江苏大剧院、长江隧道、无锡地铁、美国高速公路桥、日本新干线铁路桥等50余处重要土建交通工程,并在江苏建成了包含11座特大桥梁在内的结构群协同监测中心。
智能超声技术,给核电站、航母做体检
项目:《工业智能超声检测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
奖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南大学丁辉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基于声场计算内核的智能超声检测应用关键技术,开发了多套智能超声检测系统,成为“国之重器”的有效检测器。
据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目前已用于国内六大核电基地2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的核岛关键部件检测上,并在全球三代核电站首堆应用,显著减少了检测不可达区、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可靠性。未来,该项技术还将会为航母体检,为航母甲板“做B超”,为深海探测机器做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