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 江苏省获奖总数继续位居全国省份第一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甜子 郭靖宇   2018-01-09 08:32:00

  原标题: 我们饱含尊敬写下这些文字: 因为有他们,才有“厉害了我的国”

2017年3月3日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指导。朱志飞 摄

2017年12月27日,侯云德院士在办公室查阅资料。新华社 发

  中国江苏网1月9日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昨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颁发奖励证书。王泽山院士的获奖是我省科技人员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另一位获奖者侯云德院士也和江苏颇有渊源,他毕业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曾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究竟有多牛?

  也许很多人只是听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名字,但是并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厉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自2000年奖项正式设立到现在,已经有29位科学家获奖,平均年龄超过了80岁,每位获奖者的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只有非常顶尖的科学家才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

  500万奖金他们会怎么花?

  相信很多人都好奇,两位科学家分别获得了500万元的奖金,他们会怎么花这笔钱呢?

  记者采访到了两位科学家,他们的回答都是……用于科学研究。

  “把奖金用于团队建设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成绩都是大家干出来的。”王泽山对记者说,他计划使用这笔奖金设立“青年成长基金”,鼓励更多年轻学子投身科研事业。中新

  他让中国火炮射程提高20%以上

  王泽山:最冷专业,走出“火光四射”的人生

  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近代以来一直落后于西方,有一位“80后”院士耕耘火炸药60余年,让中国火炸药技术重回世界之巅。1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传回喜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凭借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摘得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桂冠。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82岁的王泽山院士第四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半个月前,他还在沙漠进行火药试验

  腰杆笔直,精神矍铄,眼神平和,82岁的王泽山站在了科学家荣誉的巅峰,心里想的还是自己的火炸药,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沙漠进行火炸药试验。

  王泽山的这一辈子,都瞄准了“火炸药”的靶心。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日军统治下的童年生活,成为他一辈子最屈辱的记忆。不想做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这一信念从小就在王泽山心里扎了根。1954年他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当时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他也是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与航母大炮相比,藏在弹膛里的火炸药难以被人注意,研究基础而枯燥,但王泽山想,国家需要的,都要人去做。从此,“国家需要”成了王泽山毕生的追求。

  王泽山学的是冷门专业,开启的却是“火焰四射”的精彩人生。上个世纪80年代,他率先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摘得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后的他马不停蹄,发现了低温感含能材料,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这是国际上难以攻克的尖端技术,又将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纳入囊中。

  用“3倍于常人工作的时间”取得世界级突破

  1999年,已然是国家科技大奖“双冠王”的王泽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很多人看来,60多岁的王泽山已经“功成名就”,完全可以颐养天年,可谁也没想到,他转向了火炸药另一个全新的领域“等模块装药”,时隔20年,又一次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

  我国火炮在应用王泽山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后,只用一种填装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60年来,他在这个“看不见的领域”一步步地突破,让中国的火炸药技术傲视全球。

  很多人很好奇,这么多的世界级难题,为什么王泽山可以连续突破?王泽山的一个秘密是,“拥有3倍于正常人工作的时间。”他几乎不参加一般的社交活动,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徐复铭说,和王院士一起去开会,他要么和大家讨论科研问题,要么打开电脑写一些思路,会议后的聚餐从不参加,总是打个招呼先走。老有人问我,“王院士去哪了?”他的时间甚至“抠”到理发也自己来,“到理发店受人摆布太浪费时间”。

  思考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空余时间,走路、休息、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想问题,泡好的咖啡经常冷了热,热了冷。

  他说成功是因为“笨功夫”下得足

  王泽山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看远处”,“往外走”,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选定目标不要轻易放弃。“我看到一些同学‘很聪明’,在即将出成果的时候,方向变了,突然提出更‘动人’的见解和新的方向,却与更高层面的东西擦肩而过。回头看看,他们业绩平平。所以遇到困难要顶着上,不避让不绕路,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

  王泽山说,自己学术生涯也遇到过无数困难。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国外做了多年研究最终放弃,他前后研究了20年,能成功就是因为“笨功夫”下得足,敢于挖深井,坚信大方向走得对,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南理工学子眼中的他

  82岁的王泽山是学生眼里的“80后”

  82岁的王泽山,是学生们眼里的“80后”,因为他总有一股年轻人的“闯劲”。王泽山的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金华教授告诉记者,“有次去铁矿做新配方炸药试验,正是刚下过雨的酷夏,拉满混装炸药测试仪器的卡车陷入了泥坑,王老师带头跑到后面,肩扛起后备箱,打转的轮子溅得他满脸满身都是泥巴,他就笑笑,‘要是拍电影都不用化妆了’”。

  尽管80多岁,王泽山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试验场地。王泽山有次在东北进行靶场实验,测试温度对火药的影响。学生们原打算测试2-3个数据,但是实验计划很快被王泽山推翻,测试数据扩充到20个,这意味着学生们要顶着寒风多干十倍的活儿。冬天的塞外靶场寒风刺骨,气温常常达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而80多岁的王泽山,也和大家一样在外一待就是一整天,晚上还要核对和验证白天取得的各类数据。

  他是团队里最后一个搬进集资房的,房子还是顶楼,这也是他自己唯一的住房。

  他俩有个共同点: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一辈子全心全力干一件事——王泽山一生钻研火药,侯云德与病毒斗了半个多世纪。道固远,笃行可至——这是8日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两位院士给中国科技界尤其是科技管理者的启示。

  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有其内在规律。重大科技成果需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绝非一朝一夕可得。能够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从举国振奋的“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世界领先的铁基超导、超级计算机,哪一项成就不是经过几代科学家、数十年积淀而来?

  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耐心投入方有产出,科学家往往坐了几十年冷板凳,才振翅高飞、一鸣惊人。但如果只盯着一鸣惊人,一味拿短期绩效当作考核标准,就会导致部分科研人员紧盯“短平快”项目,不敢去碰一些有原创性、能带来重大突破但风险大、周期长的课题。而后者恰恰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所亟须的。

  欲速则不达,只有把基础打得更扎实,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才能变得更强。这需要我们更加尊重科学规律,为醉心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多宽松环境,继续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考核评价机制,让他们有“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自由、激情,而无后顾之忧。比如,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更持续、长远的规划与支持;加快改革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聚焦原始性重大创新、引领性前瞻研究;落实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资源支配权等等。据新华社

  他和病毒“斗”了一辈子

  侯云德:年近90仍在上班的防疫英雄

  SARS、甲流、寨卡、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

  侯云德痛恨曾夺去长兄生命的传染病,从小立志学医,不让“猛虎”伤人。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与病毒“斗”了一辈子的防疫英雄侯云德,站上了中国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年近九十还在上班。据新华社

  一举“拿下”仙台病毒,破格直升博士

  侯云德1929年生于常州武进,小时候半工半读,养过鸡摆过摊,仍成绩优异。

  1958年至1962年,他在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一到所里,侯云德就遇上“大事”,动物房小白鼠大量死亡,专家束手无策。他决心找出“真凶”。

  通过仔细调查和反复试验,侯云德判断“罪魁祸首”是仙台病毒。采纳他“清理动物房所有动物,彻底消毒环境,切断传播链”的建议后,实验室恢复运转。

  留苏三年半,侯云德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侯老不惧挑战。我国科学家上世纪30年代就选育出痘苗病毒天坛株,用它生产的疫苗曾为我国消灭天花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基因背景仍未研究清楚。侯老十年磨一剑,完成了痘苗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这是当时国内完成的最大基因组全序列。

  “侯老的勤奋让人叹服。他独立编著的《分子病毒学》长达105万字,被奉为病毒学‘圣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说。

  地下室里搞“双创”,满抽屉论文“变”新药

  26年前,侯云德开风气之先当“创客”——在地下室里建起中试生产线,创立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我去侯老办公室。他打开抽屉,指着里面的论文说,希望它们变成药,让中国百姓能用得上。”和侯先生一起创业的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永庆说。

  侯院士曾连任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率领团队相继研制出2个国家Ⅰ类新药和6个国家Ⅱ类新药。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1b,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

  干扰素,是病毒“克星”,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上世纪80年代,我国干扰素全部依赖进口,20多年过去了,现在干扰素大部分实现进口替代。“是非经过不知难。从论文到新药,商品化产品化国际化9个字谈何容易!”侯老学生段招军说。

  保卫人民健康,努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

  2008年,79岁的侯云徳被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他领导全体专家组,顶层设计了我国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科技规划。

  “三病两率”指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专项设立之初,我国传染病发病人数和种类均居全球首位。

  在侯老等众多专家、医务人员多年努力下,我国建立起72小时内鉴定和筛查约300种已知病原体和筛查未知病原体的检测技术体系,在突发疫情处置中“一锤定音”。这张人民健康防御网牢不牢?实战,是检验标准。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我国87天率先研发出甲流疫苗;

  ——2013年,我国在全球首次确认并成功应对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疫情,4天内成功分离并锁定病毒;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掠去数以万计生命。我国派出传染病防控队伍前往塞拉利昂,确保零感染零输入,实现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

  ……

  跟病毒搏击了一辈子,侯云德从不懈怠。“如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就是要学点哲学。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常中校友眼中的他

  侯云德当年上学时,做实验都是奢望

  12岁时,侯云德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凯乐小学,1943年考入常州中学。在如今母校的校园里,这位48届的杰出校友还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原来,省常中校史馆外,矗立着铜雕“院士墙”,侯云德就占有一席之地。据学校老师介绍,这是省常中百年校庆时专门设立的“院士墙”。

  张浩典是省常中退休教师、校史专家,1948年他出生的时候,侯云德正好高中毕业。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侯院士,但因为多年研究省常中校史的关系,他对侯院士当年念书时的背景多少有些了解。

  “他们那届学生条件很艰苦,因为战争的关系,大家只能在简易的房子里上课,物理、化学课上没有实验器材,基本都是靠老师讲,人家说‘做实验’,他们那会都叫‘讲实验’。宿舍里连床架也没有,全都打地铺。条件虽艰苦,学生们都很用功。那届总共三个班的学生,就出了三个‘两院’院士,侯云德就是其中之一。”

  我省5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据悉,我省共有5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省份第一位,其中通用项目46项、专用项目8项。获奖项目中,包括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40项。一批基于聚焦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通讯员 孙玉婷 扬子晚报记者 郭靖宇

  还有这些“江苏智慧”闪耀国家科技领奖台

  “蛟龙号”开启深海大门

  由地处无锡的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蛟龙号”项目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七〇二所何春荣所长率研制团队共44人赴京领奖。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由七〇二所牵头,联合国内近百家单位研制成功。2012年6月,“蛟龙号”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下潜深度纪录,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五个具备大深度载人深潜作业能力的国家。

  碳纤维项目巩固国门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是共同完成单位。

  该奖项的获得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宣布,我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纺出了“中国碳纤维”。记者了解到,碳纤维是国家安全、武器装备亟需的关键战略物资,是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敏感材料。

  花岗岩怎么形成的?南大教授有新发现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新民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全球花岗岩成因及大陆地壳演化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毅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若干低维半导体表界面调控及器件基础研究”了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人揽四项大奖

  记者从东南大学了解到,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揽获四项大奖。化学化工学院熊仁根教授领衔的《新型分子基铁电体的基础研究》项目获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组提出了寻找新型分子铁电体的有效的半经验方法,发现、设计了若干个系列的分子铁电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分子铁电的种类。土木工程学院吴智深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项目、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爱国教授领衔的《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项目分别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丁辉教授领衔的《工业智能超声检测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工教授为增塑剂产业“排毒”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郭凯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的生物基无毒增塑剂及其衍生物连续绿色制造”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项研究,立足于有效地解决生物基无毒增塑剂传统间歇工艺存在的生产安全性差、过程难以控制、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并能实现环氧增塑剂衍生产品生物基聚氨酯硬泡多元醇的高效制备,为增塑剂产业无毒化转型升级及衍生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南林“神医”能给松树治疗“顽疾”

  南京林业大学叶建仁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动态与防控新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松材线虫病是我国重大传染性森林病害,松树一旦染病迅速枯死,多年来给我国森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防控此病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叶建仁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围绕病原、流行规律、防控技术等难题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突破,首创松材线虫病系列防控新技术,解决了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的一系列难题。

标签:

责任编辑:江仲惠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