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退券”漏洞刷单诈骗近200万 43名嫌犯昨在高邮被判刑
原标题:抓“退券”漏洞刷单诈骗近200万
庭审现场。法院提供
中国江苏网12月29日讯 28日,一起43名被告人利用网络程序暂时失效,骗取美团网、大众点评网巨额结算款的案件在高邮法院开庭审理并一审宣判。最终43名被告人均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有期徒刑最长12年,罚金合计120.5万元。通讯员 管鑫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咏
审判结果
●构成诈骗
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7、8月份,被告人利用被害单位,即美团网、大众点评网退款结算系统特定条件下重复支付的漏洞,实施恶意操作,骗取结算款。周某等人分别作为店铺操作者、注册者、介绍者等身份,作案31次,诈骗金额合计190多万元。
●43人获刑
法院认为,周某等4人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王某等20人诈骗数额巨大;谈某等19人诈骗数额较大。最终高邮法院作出一审判决:43个被告人均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据悉,该案中8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实刑,刑期最长12年,10年以上3人,5-10年3人,3年2人。其他被告人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适用缓刑。所有被告人均并处罚金,罚金合计120.5万元。
诈骗经过
在“退券”环节发现“网络商机”
法庭介绍,近年来,网络消费发展迅猛。消费者向网络平台运营商,比如美团网,购买电子代金券,并以此在线下实体商铺进行消费,美团再将从消费者处收来的钱,扣除平台运营费用后,结算给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商铺。在这样的网络交易模式中,商铺借助平台进行低成本的推广,消费者通过平台享受更低的折扣,而平台从中赚取利润。
为了减少消费者的顾虑和风险,美团网向消费者承诺,未实际消费的代金券可以全额退款。退券的流程非常简便,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击相应的链接,并按提示操作,相应的款项很快就能退回到消费者的账户。相应的,对于消费者发起退券并且成功退款的那部分消费金额,美团网会在与商铺的结算过程中进行扣减。
问题来了,就出在退券这个环节。因为平台往往会即时将未消费的款项退给消费者,但平台与商铺的结算却并非逐笔进行。通常他们之间会按照经营规模的大小,选择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其他特定的间隔时间,进行集中结算。随着平台经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他们需要进行日常处理的数据量也在迅速增加。这意味着,在特定的结算时间点上,平台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商机”就这样出现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有消费者发起退券并获得退款,而此时,恰好就在平台与商铺进行结算的过程中,这笔退款就可能无法正常从结算款中进行相应的扣减。也就是说,平台一方面退款给消费者,另一方面又将这笔已经被取消的消费金额结算给相应的商铺。
作案31次,骗得197万余元
去年7、8月份,有人发现了美团网的这个“商机”。他们发现,特定时间内,如果在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下单后快速退单,不但下单人能够收到消费退款,相关的商铺还能收到网站的订单结算款。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是几何级的、爆炸性的,很快有人就从中琢磨出一条“发财捷径”:刷单手联手商铺,只要找准时间节点,刷单,退券,结算,就能骗取大笔的结算款。
通过网络,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这条“发财捷径”,他们还对操作的流程进行了更细致的分工。有人提供商铺,有人提供资金,有人充当刷单手,还有人负责注册。然后,虚假消费的恶意刷单大量出现,单笔刷单的金额从几百、几千,迅速恶性膨胀到几万、几十万。就这样,被告人利用结算日特定时间的平台漏洞,疯狂刷单,一夜之间,买几万、几十万的奶茶、牛排、花甲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得手后再迅速将商铺关闭,接着坐地分赃。
公诉机关指控,该案43个被告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总共涉嫌作案31次,骗得资金197万余元。美团点评在工作排查中发现后,向江苏、上海、北京三地警方报案,并为警方提供全程协助。
A与传统诈骗方式有什么不同?
通过网络实施,受害单位是互联网企业
记者了解到,本案受害单位美团网、大众点评网属于互联网范畴的新型企业,经营规模大、范围广;同时本案被告人数众多,主要通过互联网实施,与传统诈骗方式相比,有很多新特点。
法庭认为,通过互联网进行新型诈骗的大多数环节都通过网络实施,每个步骤、环节,包括通过微信、QQ联络细节内容、支付收款账号的收支过程等等,均被精准记录,并存储在网络之中。这导致相关犯罪一旦案发,涉案犯罪金额极大,对应的刑事责任极重。
B43个嫌犯有什么特点?
普遍很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
据悉,43个被告人分别来自江苏、重庆、山西等十个省份,年龄普遍不大,主要为40岁以下的青年人。其中“90后”21人,“80后”19人,“70后”和“60后”3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1人,大专文化程度的8人,中专文化程度的3人,有4人为在校大学生。基于年龄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因素,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喜欢网络社交,习惯网络消费。43名被告人主观上虽然知道恶意刷单的不正当性,但大都未能意识到行为的严重后果,不知道这是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记者从法院获悉,一审判决后,相关被告人可能提起上诉,扬子晚报将继续关注二审过程和结果,并及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