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万元善款资助390位学子 百万网友见证“阳光的力量”
8月20日下午,2017年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学子报告会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南京举行。195万元爱心捐助,可以让390位阳光学子顺利进入大学,今年是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第15个年头,社会爱心捐款创下了历年来最高纪录。
实习生何彩俪王赛赛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杨彦杨甜子/文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范晓林实习生阿妮尔/摄
创纪录
募集195万元
捐助390位阳光学子
十七八岁的花样年纪,有些孩子却必须用自己稚嫩的肩膀结结实实扛起生活的重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手,无着落的学费眼看就要彻底关上一家人的希望之门。
15年前,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正式启程,15年风雨兼程,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已经成为聚合正能量、倡导自主自强,传递爱心友善的志愿服务品牌。2017年,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共募集195万元捐助,可以帮助390位阳光学子,创了历年来的纪录。
扬子晚报副总编刘大颖表示,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共收到江苏各地寒门学子的报名申请材料1100多份,工作人员走访了全省十几个县乡的近百位学生家庭,对寒门学子克服困难坚韧求学的精神进行报道。学子们的精神,感动了广大读者,他们纷纷捐款,总额累计达145万元;加上浙江利群阳光文化传播公司提供的50万元助学金,今年的助学金总额高达195万元。
捐款的爱心人士中,大多数人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却不计回报地为学生付出,这是社会大爱。
真励志
往届阳光学子
成发光发热“小太阳”
“我还清楚地记得,2007年的阳光学子梁晓芹的发言,她说要把手上的一手烂牌打好;今天我还遇到了另一位往届的阳光学子尤雪琳,她刚毕业没多久,但今年在有限的工资里拿出了5000元来资助贫困生,还带着男朋友来当志愿者。”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马秋莲女士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印象深刻的往届阳光学子们。
阳光学子们不是接受捐助的一个个数字,他们都是丰满鲜活的个体,他们与生活抗争的经历令人感动,而“逆袭”后的他们成了捐助者,则是一出更加励志的故事。
昨天报告会的主持人、讲述者、志愿者,都是阳光学子,这是阳光学子的“主场”。缪斌与梁晓芹创业成功,公司事务繁重,但为了做好主持人,两人安排好手中事务,提前两天来南京,全力参与筹备;还有更多的往届阳光学子,他们通过大学获得了立身社会的能力,在经济好转之后,转身成了捐助者,成了发光发热的“小太阳”,将爱心传递给予他人希望。
在有困难的时候,大胆接受帮助,在有能力的时候,分享爱、传播爱。以特殊的方式和利群阳光再聚首,我们看到走出生活阴影的往届阳光学子脸上自信的笑容,他们也成了今年阳光学子的榜样。
新形式
全媒体传播总量超百万
学子“好声音”传得更远
爱的声音,理应让更多人听见;爱的力量,理应给予更多人鼓励——今年的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学子报告会暨助学金发放仪式,创新了传播形式。“一直播”“斗鱼”“北京时间”三个平台同步网络直播,报告会现场所有内容,都同步呈现在直播平台上。
截至发稿时,“一直播”平台收看人数达74.7万人次,全媒体传播总量已经超过百万人次。在保持一颗公益初心的同时,扬子晚报将学子们的“好声音”传播得更远。
15年来,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募集的善款已超过1700万元。作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的江苏地区唯一合作媒体,扬子晚报将一如既往地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在江苏寻找符合条件的利群阳光学子,向社会传递“勤、孝、达、报、善”的美好品德,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公益,全方位解读寒门学子身上的阳光力量。
阳光学子与恩师现场催泪互动
长大后,我一定要成为你
昨天的报告会现场,四位2017阳光学子的发言不仅感动了全场观众,更是让直播镜头前的网友热泪盈眶。丧失亲人的痛苦不仅没有让他们倒下,而且让他们迅速成长,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这些阳光学子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不错的高校,光明的未来正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桂晓萱:考上师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毕业于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考取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徐安妮:我是家中顶梁柱
毕业于新沂市第三中学考取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桂晓萱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执着,源自儿时的一位语文老师李亚琴。她至今还能记得李老师安慰自己的话语,“别哭了,要坚强大胆一点,老师和同学们很喜欢你。”原来,桂晓萱5岁时经历了父亲病重、母亲出走。在李老师的安慰下,她慢慢走出阴霾,向关心她的人敞开了心扉。从那时起,桂晓萱就给自己立下了奋斗目标:要成为像李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晓萱,我觉得你作文写得特别好,你来做语文课代表好吗?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在桂晓萱记忆里,六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乔老师是一位很会鼓励人的老师。她还记得,在一个暴雨天,乔老师拉住了准备淋雨回家的她,“小傻子,淋雨会感冒的,老师送你回去。”“站在乔老师身旁,雨却一滴都没有滴在我身上,我知道乔老师的肩膀一定都淋湿了。她送我到了家门口,那一瞬间我好像觉得妈妈回来了。”
高中班主任也是桂晓萱心目中妈妈一样的存在。“不忘初心,方能始终。”看到面对高中繁重学业渐渐退却的桂晓萱,班主任老师对她说了这句话,桂晓萱彻底走出颓废,开始努力学习。班主任老师也开始每天为她补习功课,桂晓萱终于慢慢赶上来。最终在今年的高考中,考上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距离自己的教师梦想又前进了一大步。
“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帮助更多的学生。”报告会现场,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团队给桂晓萱送上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她一直惦记的语文老师李亚琴通过视频,向桂晓萱送上了诚挚的祝福,“相信你以后能够成为比我更好的老师。”
李亚琴还委托扬子晚报总编办夏亚明记者,向桂晓萱送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站在舞台的一角,看着李老师的祝福视频,桂晓萱潸然泪下。“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再见到李老师。这份礼物我一定会好好珍藏。”
徐安妮的人生有一个颇为惨痛的开始:8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双亲。幸运的是,有爷爷奶奶的照顾,她和妹妹成长得十分倔强。
爷爷奶奶肩负起了养育徐安妮两姐妹的重担,同时,两位老人对于两姐妹的学习也耗尽了心力。她还记得,初中时她数学不好,经常做题做不出来急得大哭。这时奶奶会牵着她一家一家敲门去问题目。直到今天,记忆里奶奶拿着手电筒,牵着她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模样,一直铭刻在她心中。
回忆到这儿,台上的徐安妮有些哽咽了,台下的一些听众也开始偷偷抹泪。“在我读初三时,爷爷因为疾病也走了。为我们姐妹操碎心的爷爷,还没来得及看我们结婚生子,没有享过一天福,怎么就突然离开了。”
爷爷去世并没有让这个尚且年幼的小姑娘倒下,她告诉自己:“从此以后家里的顶梁柱就是你了。”
高中三年,徐安妮每天学习到深夜十二点,当被问到是否想放弃的时候,徐安妮说:“我只要想想那些为我而吃苦,对我有所希冀的人,就有了奋起的勇气。”
经历过源源不断苦难的徐安妮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她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她和家人迎向幸福的起点,她必须继续用力向前奔跑。
顾赛楠:母亲是上帝最好的礼物
毕业于通州高级中学考取南通大学
徐涛:因为父亲的病情,我立志学医
毕业于江苏省射阳中学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顾赛楠原来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她的生活却在某一天发生了剧变。“那一年,爸爸准备出国打工,出国前的检查中,被查出患上了无法挽回的病症。花去家中所有积蓄之后,上天还是无情地带走了他,那年我才12岁。”
不幸接踵而至,13岁时,顾赛楠意外跌落到滚烫的开水锅中,右臂二级烫伤。因为这个意外,她在一年内不能吃味精等调味品。顾赛楠妈妈必须每天到学校给她送饭。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顾赛楠总能在传达室看到妈妈在默默等候自己。“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母亲是上帝赐予我最好的礼物。”妈妈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顾赛楠有了前进的动力,她不仅成为了回回考第一的学霸,还更有责任心了,她和妈妈奶奶相互扶持,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
顾赛楠顺利考上了大学。“我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了,我相信这是我的人生新起点。我已经给我的大学生活设立好了目标,我希望凭借我自己的努力,撑起奶奶和妈妈的生活,同时帮助更多向我一样的人。”
来自江苏盐城射阳中学的徐涛看起来是一个非常阳光的小伙,从他的发言中大家才发现原来他阳光的笑容下隐藏着幼年丧父的伤痛。
徐涛永远忘不了父亲查出肺癌那天的每个细节。他还记得,那天空气潮潮的,父亲走进房间,对双眼红肿的母亲微笑着说:“没事儿,这病能看好。明天先送涛涛上学。”父亲的这句话虽然彻底祛除了徐涛对绝症的恐惧,却没有赶走可怕的病魔。最后,他从来说话算话的父亲“食言”了,在历经化疗、再化疗后,徐涛父亲的病没治好,他走了。
“我印象中的父亲,是那样的坚强,即使在弥留之际,也从未在我面前发出一声呻吟,露出一丝绝望的神情,无论何时,父亲都在我心中存在着,他坚毅的脸庞,清晰地存在于我和母亲的心中。”
父亲的去世没有让徐涛倒下,反而让他在心中默默对病魔宣战,“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我要成为一名医生。我想用自己的力量,解救千千万万像父亲一样的病人。”
今年高考中,徐涛考了388分,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录取。徐涛说自己在大学会更加努力,希望能通过医生这个职业去帮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去帮助更多受病魔折磨的人。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他想让医生成为能与死亡对抗的天使。
幼年丧父的徐涛对于生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我们经历过不幸,但只要我们永远向着阳光,未来一定会由我们自己去谱写。”徐涛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跟他一样经历过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