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0

渡江精神永存“胜利之都”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顾敏   2017-08-04 07:08:00

  8月1日,渡江胜利纪念馆临时展厅内,全国五大纪念馆首次联合举办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纪念建军90周年解放战争经典战役联展》开展,渡江胜利纪念馆参展的近百幅史料图片,再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宏场面。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从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500多公里长江北岸,分东、中、西三路强渡长江。“天亮了!南京解放了!”4月23日,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被人民解放军的红旗取代,南京终于回归到人民手中。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正如中共中央为南京解放所发的贺电中所指出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从此宣告灭亡,江南千百万人民迅即重见天日,全国欢腾,环球鼓舞。”

  如今,位于长江之滨、秦淮河口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已成为南京城市文化的“红色地标”,每年吸引150多万名游人慕名前来。

  占地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渡江胜利纪念馆由胜利广场和主馆区两部分组成,胜利纪念广场上,赫然矗立着6组49颗红色五星组成的群雕,形如数组风帆,又似风展红旗,闪耀江畔。群雕总高度为49.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日。馆前广场上,矗立着当年直接指挥渡江战役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前委”的群雕像。广场中央,被称为“渡江第一船”的“京电号”静静停泊在这里。正是这艘普通的拖煤船,在1949年4月23日零时许运载了第一批解放军先遣部队过江。

  纪念馆主馆区远看像一艘木船,寓意“驶向胜利之船”。纪念馆入口处上方,镌刻着邓小平同志1987年4月题写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名。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黄晨说,当时纪念馆报请题写的名称是“渡江战役纪念馆”,邓小平大笔一挥,将“战役”改成“胜利”二字。“在所有的战争纪念馆中,只有渡江战役有‘胜利’二字,这既体现了渡江战役的重要意义,也赋予了南京英雄之城、胜利之都的历史文化内涵。”

  进入纪念馆展区,大量的文字史料、珍贵的史实图片、一件件渡江战役的文物,向来往的游客讲述68年前的英雄故事。“我死了,你们抬也要把我抬到南京去!”这是35军104师312团2营副营长张兴儒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句嘱托。陈列在纪念馆里的带血的公文包,成了为了胜利坚持到底、为了革命坚持到底的真实写照。“在战役打响的那一刻,为了打过长江解放南京,夺取全国人民的解放和自由,战士们宁愿做胜利前的最后一批牺牲者。”黄晨说。

  五馆联展中,一张名为《穿“军毯”的树》的老照片前,不少游人驻足瞻望。这张照片由时任新华社军分社摄影记者邹健东拍摄,照片内容虽不是惊心动魄的战斗画面,却因为一名战士的细心举动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画面中,战士正在给马喂食,为了防止饥饿的马啃坏老百姓的树,细心的战士特意用毡布军毯将树干包裹得严严实实。“军爱民,民也拥军,渡江战役的胜利归根结底是人民战争的胜利。”黄晨告诉记者,当年,参加渡江战役的部队是100多万人,支前民工却达到了320多万人。“也就是说,每一个战士背后都有3个老百姓。”从开战前的筹集粮秣,准备渡船,疏河开坝,到战役打响后的随军服务,军民团结一条心,“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船有船”。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援,弥补了解放军武器装备的劣势,军民鱼水情也成了夺取胜利的关键。

  渡江战役胜利已经过去了68个年头,南京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南京经济总量迈进“万亿俱乐部”,财政收入过千亿大关,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财富,拥有丰富内涵的渡江精神已深植于南京的历史,深植于南京人民心中,成为建设新南京的强大精神动力。”黄晨说。

  本报记者 顾敏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