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李镇西: 素质教育也要考试越是差别化越公平

中国江苏网7月17日讯 7月14日-7月1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在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召开,来自全国130多个实验区的近3000名参会代表现场考察栖霞区新教育实验学校、围绕“家校合作共育”主题展开探讨。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新教育并不是新旧的“新”,而是革新的“新”,起源于欧洲,之后影响到美国,后被陶行知带到中国。“举个例子来讲,因材施教,孔夫子就提出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一刀切,我们没有真正做到孔夫子说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最适合的自己。”
摄山星城小学特色教学引来研讨会
星城大鼓、白局、儿童剧……正是这些校园特色引来了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摄山星城小学召开。据了解,摄山星城小学把儿童剧作为办学特色,将儿童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教师借由与教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想象、游戏等,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摄山星城小学校长欧传琴表示,学校围绕校名,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确定了“星光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学校特色是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而不是少数学生的特长表演。学校儿童剧特色教育是让所有学生参与活动。每个班级利用隔周班队会课时间进行课本剧的排练,从编剧本、演剧目、观表演、评感受4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
每学年6月的艺术节进行展演和评比,由全校师生参与投票,分别评选出星城小学的最佳导演、最佳主角等多个奖项,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组织颁奖。学生参与、活动开展、奖项获得,让摄山星城小学的师生自信大方,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名家盛赞栖霞新教育有“名”有“实”
省内外大批名师陆续入驻栖霞;教育质量连年攀升;特色学校成功创建;“互联网+”教育生命绽放……短短5年,“栖霞教育”就成为南京教育的一个传奇,这些成绩离不开栖霞在新教育实践路上的诸多探索。
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表示,栖霞教育给他的印象是,新教育不只是停留在口号标语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不只是一两所学校在做,而是每所学校都在做。“以往年的年会上,很多实验区通常是展示几所学校,因为时间关系,看不到每个学校,但这次栖霞区不一样,是所有学校都参与展示,只是为了方便,确定了几个点,但每个点都有数所学校的展示。我还特地了解了一下,这些学校确实有故事有材料,一看就不是短时期做文章,这让我很感动,栖霞教育不仅名声在外,而且做了一些实事。”
素质教育也要考试,越是差别化对待越是公平
应试教育下如何实施因材施教?李镇西首先解释一个误区,很多人抨击应试教育,认为应试教育就是考试,其实素质教育同样也是要考试的。
以语文学科为例,对比30年前的考试题,现在的考试更多考个人素养和文化水平,比如作文题就越来越多元,不需要大量的死记硬背去考试。李镇西说,关于考试的问题,一直是个难点,怎么照顾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生的资质,寻找比较科学的考试,分类。真正的教育公平意味着差别化对待,越是差别化对待,越是公平。未来高考改革,不光要考知识还要考能力,不光要考能力还要考素养,不光考素养还要考人格。
教育无论怎样改,目标就是将负担降下来
孩子的课外负担重,有人甚至成为“刷题机”,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呢?李镇西说,倡导“新教育”,首先要改革课堂,教育无论怎样改革,目标就是将孩子的负担降下来。
现在很多孩子感觉学习负担重,这和一些家长的理念,还有一些惯性攀比是分不开的,甚至与社会用人标准、社会文化也脱不开关系,很复杂。“我们不能改变考试,我们能不能在课堂上改变一些我们教学的内容,教材我们可以进行调整。我的课堂我做主,好老师不好的老师也不在于他们用的是不同的教材,而在于他们的课堂艺术不一样。有的老师事半功倍,有的老师是相反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情趣一些,幽默一些,快乐一些。所以说教师个人的素质太重要了,我们可以尽量把这个舞跳得优雅一些,这是做得到的。”通讯员 周广仲 卢益民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刘颖 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