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可乐能熬出一拳头糖?
实测:真的差不多,还有几款你常喝的饮料含糖量也挺高
将饮料取样滴在仪器上
工作人员观察可溶性固形物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马晶晶 摄
一瓶饮料到底含有多少糖?曾有一位食物摄影师别出心裁地将饮料熬成棒棒糖,展示饮料的高糖分。熬糖测含糖量的方法靠谱吗?现代快报记者买了八瓶饮料做测试,之后又用专业仪器测试糖度,并对比了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看看熬出的物质是不是都是糖。
见习记者 申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彦琳 蔡梦莹 文/摄(除署名图片外)
评测
饮料
康师傅冰糖雪梨、鲜橙多、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小茗同学冷泡溜溜哒茶(乳酸菌发酵风味)、脉动(水蜜桃口味)、味全乳酸菌饮品、星巴克星冰乐醇香焦糖味咖啡饮料
评测
方法
民间版:将饮料倒入锡纸碗,加热,待水分全部蒸发后称重。
科学版:使用测糖仪检测糖度。
冰糖雪梨
配料:水、白砂糖、冰糖(5g/l)等
净含量:500ml
熬出物:65g
熬了半个多小时后,最后剩下淡黄色胶状物咕噜咕噜地冒泡。胶状物静置几分钟后,就结成了硬邦邦的物质。
鲜橙多
配料:水、白砂糖、浓缩橙汁等
净含量:450ml
熬出物:56g
熬出的胶状物静置几分钟后慢慢凝结,但还是偏软,不成型。
可口可乐
配料: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
净含量:500ml
熬出物:46g
熬出的黑色胶状物静置一两分钟后,自动凝结成硬糖状。
零度可口可乐
配料:水、食品添加剂
净含量:500ml
熬出物:0
无糖无热量,底气这么足,究竟怎么样?我们服了!熬了半个多小时,可乐全蒸发之后,锡纸碗底只有一些烧焦的干渍。
小茗同学冷泡溜溜哒茶(乳酸菌发酵风味)
配料:水、白砂糖、绿茶浓缩液等
净含量:480ml
熬出物:67g
熬开后,最后剩下的是淡黄色胶状物,继续加热出现焦糖色。胶状物静置一两分钟后,也自动凝结成硬糖状。
脉动(水蜜桃口味)
配料:水、白砂糖、苹果汁等
净含量:600ml
熬出物:31g
水分蒸发后,剩下的物质不多,呈淡黄色。静置一两分钟,自动凝结成硬糖状。
味全乳酸菌饮品
配料:水、白砂糖、脱脂乳粉等
净含量:435ml
熬出物:75g
乳酸菌饮料需冷藏保存,加热后的味道不太好闻,还出现一些深褐色的絮状物与水分离。熬到最后,褐色胶状物与絮状物混杂在一起。用手揉捏絮状物,像硬硬的砂糖。
星巴克星冰乐醇香焦糖味咖啡饮料
配料:水、白砂糖、进口全脂乳粉等
净含量:281ml
熬出物:62g
最后剩下浓稠的咖啡色胶状物,静置一段时间后,仍然是软稠的状态,无法自动凝结。
科学版测评
饮料的熬出物就是糖吗?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请工作人员使用测糖仪对饮料的糖度进行检测。
工作人员介绍,测糖仪的工作原理是检测液体或流体食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还有酸等。用测糖仪检测饮料得出的数值,可以大致表示饮料的糖度。饮料熬出的物质大部分为糖类,但也包括一些其他物质。
另外,记者拿实验中饮料熬成的胶状物质重量,与饮料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数值做对比,除了星巴克咖啡饮料,其他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克数与熬出物相差不是很大。不过,星巴克的营养成分表显示,除了碳水化合物外,每100ml还含有蛋白质2.1g,脂肪含量为1.5g/100ml。
饮料的糖分有多高?以可口可乐为例,一瓶可乐含有约50克糖。想想还是挺惊人的,把50克白砂糖放在食品袋里,有拳头那么大!
测评结果
名称 民间测试法 营养成分表 科学测试法
含糖量 糖度 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固形物
(g/瓶) (g/100ml) (g/瓶) (Brix%)
味全乳酸菌饮品 75 17.24 63.51 15.4
小茗同学冷泡溜溜哒茶 67 13.96 58.08 12.4
星巴克星冰乐咖啡饮料 62 22.06 27.53 15.8
冰糖雪梨 65 13 55 12.4
鲜橙多 56 12.44 44.1 10
可口可乐 46 9.2 53(标签上可看出碳水化合物含量即为含糖量) 10.8
脉动(水蜜桃味) 31 5.17 29.4 5.2
零度可口可乐 0 0 0 0.2
专家说
糖摄入过多会引起健康问题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营养科医师刘珊介绍,饮料大多没有标注糖分含量,不过,大家看看碳水化合物含量就大概可以了解含糖量。因为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蔗糖以及淀粉,饮料里通常不含淀粉,因此饮料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就是饮料里糖的含量。将饮料水分烧干蒸发,剩下的基本就是糖类物质。
“虽然很多饮料标着健康、营养,但实际上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还有食用香精调制而成,对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喝下去的实际上就是糖。”
糖吃多了有什么坏处呢?“首先是会发胖!”刘珊说,每人每天推荐摄取的精制糖不超过12g,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更要降低摄入量。“我们每天摄取的精制糖里包括单糖、双糖、果糖,来源有很多,再加上淀粉会转化的多糖,我们单单从食物里获取的糖类物质,就是满足人体需求甚至超过需求的,如果再吃很多含糖多的饮料、糕点等,多余的糖长此以往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发胖了,高血压、高血脂就跟着来了,另外糖代谢也可能出问题,那就会引起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