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今年臭氧污染天数已超去年同期
本报讯(记者 江瑜) 截至昨天,今年南京已出现18个臭氧造成的污染天,超过去年同期。今年,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年臭氧污染超标天数不能超过50天,即要比去年减少6天,从目前看,完成这个目标压力非常大。
监测数据显示,南京近几年,最早是从3月份出现臭氧污染超标天,5—9月超标天数最多。去年,臭氧造成的污染天一共56天,分布在3—10月,其中3—5月一共有16天。对比今年数据会发现,今年臭氧污染来势汹汹——虽然3月没有出现臭氧污染天,但4月臭氧污染天达到9天,本月截至昨天,臭氧超标天数已达9天,比去年3—5月多出2天,其中5月20日达到了中度污染。本月以来的空气质量监测,臭氧已经成为首要污染物。
臭氧是什么?环保部门给它一个贴切的说法:在天为佛,在地为魔。臭氧在天,即距离地面15—25千米的地方,是保护生物不受紫外线危害的臭氧层;而在地,在近地面,挥发性有机物和阳光产生光化学反应后形成臭氧污染。它出现在蓝天白云之下,对人的伤害却比雾霾更大,臭氧超标时,人会出现鼻黏膜和咽喉黏膜刺激的症状,随着浓度上升,还会出现嗓子痛、咳嗽、头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在较高的臭氧浓度下,肺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甚至会导致肺气肿、意识障碍和死亡。
“近几年,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长三角地区春夏季节的首要污染物。”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臭氧污染从哪儿来,目前国内还没有像PM2.5一样开展源解析研究,但可以确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和氮氧化物是形成臭氧污染的主要原因。究其污染源,热电、钢铁、石化企业,汽车制造、汽修喷涂、加油站油气挥发都是大户,此外,印刷、印染、室内室外装修也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
南京近几年来开展了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专项治理,比如对化工、汽修、印染、喷涂行业的整治。2015年还开展了干洗行业整治,取缔了全市的开启式干洗机。今年,我市还将开展臭氧污染专项整治,263专项行动中就有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可是,为什么开展的治理措施这么多,臭氧污染未见什么好转呢?
“臭氧污染治理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看到成效的。”环保部门人士介绍,相对于治霾,臭氧污染治理更难,而且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在臭氧治理是全国环保部门遇到的难题。”这位人士说,在中国,臭氧污染也呈现区域分布特点,即经济越发达,臭氧污染越重,长三角是重灾区。环保部门分析,这和区域内化工企业、汽车保有量大有关。“研究证实,臭氧污染和雾霾污染一样,具有传输性。”环保部门介绍,如果上风向钢铁、电力、石化企业集中,臭氧污染也会向下风向区域传输。
今年我市臭氧污染天已经达到18天,如何完成年初制定的臭氧污染减量任务?据悉,今年,南京将首次采取臭氧污染应急措施。环保部门透露,应急措施包括当臭氧污染超标时,对石化、汽车喷涂、维修等行业采取减产、停产措施。但应急措施是不是能立即减少臭氧污染,环保部门也不能给出肯定答复。
对此,我市环保部门建议,针对臭氧污染应该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比如根据夏天的风向,在上风向区域控制热电、钢铁、石化、汽车喷涂、电力生产的排放,特别是高架源排放(烟囱)。据悉,江苏省正在筹划今年夏天在全省开展臭氧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省环保厅将针对臭氧污染,研究全省共同应对的防控措施。
美国区域协同治理臭氧污染
新闻链接
治理臭氧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其他国家臭氧治理的经验正在被国内的环保部门学习。
上世纪5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之后,美国就已认定近地面的臭氧浓度过高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引起,并采取了在西海岸洛杉矶城市群控制机动车排放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种举措在美国东部城市效果不佳。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发现,东部各州处于西部各州的下风向,固定高架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等也会传输到东部。为此,美国采取了区域协同治理,严格控制高架源氮氧化物排放,并对挥发性有机物采取区域治理。
亚洲清洁空气报告也认为,区域臭氧污染控制的最佳策略是减少高架源氮氧化物排放。
本报记者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