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银杏“三产融合”焕发广阔前景
中国江苏网5月18日讯 5月,邳州绿意葱茏,漫步城乡,最抢眼的还是满目生机盎然的银杏林。从银杏开心果等食品,到升级换代的银杏保健品,再到银杏叶药品;从银杏湖风景区,到港上镇银杏姊妹园、铁富镇银杏时光隧道,再到银杏小镇的有序规划与建设……记者所见所闻,深感邳州银杏产业厚积“迸”发,呈现出提速发展和令人乐观的前景。
银杏素有“金色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之称,在邳州有着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邳州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有“邳州银杏甲天下”的美誉。邳州市农委主任张法昕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市银杏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银杏成片林30万亩,银杏苗木2.5亿多棵,创下银杏资源总量、加工产量和苗木交易量三个“世界第一”。
如何以生态为底色,突出发展最能体现资源禀赋优势的绿色高端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邳州理应依托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聚力‘绿色发展’、聚焦‘生态富民’,突出发展银杏特色产业。”邳州市委书记陈静谈及银杏产业发展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力打造“邳州银杏甲天下”品牌,拓展精深加工,做优生态旅游,加快推动“一产结构调整、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壮大提升”贯通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让邳州人共享发展红利。
5月12日,东南大学115周年华诞前夕,收到了代表194万邳州人深情厚谊的一份特别礼物——106株实生精品银杏树。银杏精品苗木,是邳州在保护银杏古树、大树的基础上,从卖银杏果、叶,到培育和营销苗木、盆景树、景观树,实现由叶、苗单一生产向以果、林、景综合开发,拉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的真实写照。
位于铁富镇的邳州春友银杏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50亩种质资源圃内,主打的两个新种树——“万年金”金叶银杏挺拔向上、“彩带”彩叶银杏枝紧叶簇。与普通银杏树不同的是,前者的叶子全如油菜花般黄灿灿,而后者的叶子颜色呈黄绿层叠状。用手机拍照,金叶银杏、彩叶银杏与蓝天、白云相映,美轮美奂,恍如油画。“金叶银杏,是我们合作社和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合作培育的,黄叶时间为上半年和秋季,总的黄叶时间比普通银杏树延长3个月,市场价提高十几倍。”据合作社社长赵化友介绍,除了合作社的50多户村民,两个新品种还将推广到铁富、港上、邹庄三镇,可逐步辐射周边区域5万亩银杏苗木基地。
在省内最大的银杏保健品生产企业——江苏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楼,“打造银杏产业园实施项目,拓展银杏产业链综合发展”的企业定位和发展理念,让人印象深刻。“整个公司项目分为三期发展,一期生产银杏食品,二期为银杏保健品,目前企业正加紧三期工程“银杏含片药品”项目。”公司董事长李金国介绍说,三期工程全部达成后,企业年消化银杏果3000多吨,约占邳州年产量的70%。按照公司规划,5年内发展成为国内银杏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加快转型,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加快科技引领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形成“银杏大健康产业”格局……邳州银杏的发展开发步履铿锵,不断激发着市场要素和创新创业主体。去年下半年,邳州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设国家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邳州分中心和中国银杏种质基因库;今年,“银杏院士工作站”将挂牌。随着江苏康缘制药、浙江万邦制药签约落户,截至目前邳州已拥有贝斯康药业、鑫源生物、天力生物、银杏源生物科技等30多家重点银杏深加工企业,产业集群集聚效益凸显。去年,全市银杏系列加工产品年实现产值突破20亿元。
“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以第三产业发展倒逼银杏产业升级”,是邳州银杏三产深度融合,拉伸产业链,促动产业间相互补益和综合发展,进而放大“银杏惠邳州”效益能量的另一要义。站在银杏湖风景区新建的一座300米长玻璃吊桥上,沂河两岸的银杏林郁郁葱葱,河岸上正在打造一处“五彩丛林”休闲露营基地。不仅是银杏湖,还有银杏姊妹园、银杏“时光隧道”,邳州正着力打造形成一条以银杏为主题的完整闭合休闲旅游线路。其中位于铁富镇姚庄村的“时光隧道”,路两旁的银杏枝叶交织,自然形成“隧道”景观,经媒体报道而名声鹊起。今年“五一”,“时光隧道”的人流量比去年同期又翻了一倍多。姚庄村66岁的于学文和3个村民在一处名为“时光隧道陶艺馆”的院子里,赶制一批陶艺制品。“20多年没干了,现在又用上了。”于学文说,凭借老手艺,一天能挣200多块呢。2016年,有350万人次游客纷至邳州赏银杏美景、买银杏特产。
邳州银杏种出了风景、种出了产业、种出了富民,“银杏小镇”因时而生。基于此,邳州市市长唐健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思考:区别于建制镇、产业园区和景区,邳州打造的是“非镇非区”的空间经济,整合城乡优势资源,通过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搭建生态、产业与旅游发展的综合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银杏美、生态优、百姓富。目前,该市正对银杏一产种植、二产增值到三产旅游开发进行全方位、高标准整体规划,奋力推进以“银杏+”“旅游+”“标准化+”为路径的特色小镇“三产融合”发展愿景。本报记者 王佩杰 李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