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仓朱棣文小学:“我身上百分之百的基因是中国的”
朱棣文小学里的朱棣文之路。
朱家三兄弟,左起为二哥朱棣文、小弟朱钦文和大哥朱筑文。
中国江苏网5月16日讯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太仓市区柳州路的朱棣文小学,右手是绿荫环绕的校园小道“朱棣文之路”。道路两旁的文化墙上,展示着朱棣文的生平事迹等。朱棣文小学校长陆莉玲告诉记者:“朱棣文小学的前身是太仓市新区小学,1999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为了表达家乡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的尊敬,也为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经朱棣文本人同意,学校更名为朱棣文小学。”
祖籍太仓,出身“学术之家”
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学者之家,他的祖籍与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一样,同为江苏太仓。
朱棣文出身于“学术之家”。祖父朱筑岩是太仓城厢镇的一位读书人,十分重视培养后代。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1946年获该院化工博士,先后任美国圣路易斯、纽约、新泽西的3所大学教授,历任美国和欧洲60多家石油、化学、导弹、核子工程及太空公司的顾问。朱棣文的母亲李静贞出生于天津一名门之家,1945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朱棣文的外祖父李书田是上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毕业生,1923年公费留美,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
“父兄辈中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我家里都是成功得‘可怕’的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你常常会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笨蛋、一只‘黑羊’(寓意为另类)!”朱棣文风趣地说。
1997年朱棣文以“光束蜜糖(镭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Trapping)”抓住了原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拥有了学术界最闪亮的光环。
“诺贝尔级的大厨”会包馄饨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朱钦文是哈佛大学博士,现为洛杉矶执业律师。
朱棣文虽然在美国长大,但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们兄弟三人:“你们是中国人,你们的家乡在苏州的太仓,很多亲人都在那边。”他们兄弟仨也都是中西文化共同浸染下成长起来的,继承了中西文化的精髓。朱棣文的内心深处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也有东方人的谦虚、含蓄。
朱棣文的厨艺很高,中国菜、意大利菜、法国菜、墨西哥菜都会烧,但以中国菜和墨西哥菜最为拿手。朱棣文回忆说,三兄弟跟妈妈在家里厨房包馄饨,“大家排成一列,妈妈负责调馅,大哥在前头擀面皮、放馅,我跟小弟在后面负责包馄饨,好像工厂的生产线一样,很有趣”。在研究所里,朱棣文偶尔也会“秀”一把厨艺,让朋友们一饱口福。
博士后期间,朱棣文便展露出杰出的科研才能,后来领导AT&T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部,正是那时开创了用激光冷却并捕捉原子的方法,使朱棣文当仁不让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奖。他不到30岁便任斯坦福大学教授,2004年开始总管美国能源部资历最老的国家实验室,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实验室完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环境及能源问题报告。
2008年12月15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布新政府能源环境团队名单,朱棣文被正式提名为能源部长。谈及工作转型,他说:“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作为一个公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但我逐渐看到气候变化的后果是多么危险,我非常担忧,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我们必须思考切实做什么改变这一局面。”
让学生学会并热爱学习
“朱棣文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陆莉玲告诉记者, 2000年8月朱棣文到访学校后,老师们就开始在报纸杂志上搜集朱棣文的有关资料和成长故事,编辑了两本校本课程教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在陆莉玲的校长办公室,墙上挂着朱棣文当时的英文题词:“小学是基础教育,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涯中迈出的最重要一步,要在这里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记者注意到,在这份特别的英文版题词最后,署的是中文名“朱棣文”。
“当时,我们本想请他题写关于创新方面的内容,但他在参观完校园后,写下了这两句话。现在看来,这两句话才是小学教育的真谛。”朱棣文小学的首任校长王晓春说。2000年朱棣文到访学校,正是由他陪同接待的。
“我们陪同他在校园里走了一圈,他穿着白衬衫,说的是英语。和我们想象中的严肃的科学家不同,他非常随和幽默,眼睛里透着睿智。”回顾17年前的场景,王晓春依然记忆犹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当时拿一台数码相机,在参观校园时,不时给学生们拍照,他还拿相机给学生看合影,场面非常温馨。”
永远记住这一刻,记住这个地方
凌鼎年是太仓作协主席,2000年8月朱棣文到访太仓,他全程陪同。他在《朱棣文教授返乡记》里也提到朱棣文给家乡的叔父拍照的细节:“为了取一个好角度,朱棣文毫不犹豫单膝跪在地毯上,他每拍一张照片,都要与被拍的亲戚一起看一下,如有不满意,他坚持重拍。”
当太仓市领导把朱棣文祖父母的大幅照片赠送给他时,朱棣文欣喜万分,他把祖父的照片捧在胸前,一个劲地问太太:“像不像?你看我们像不像?”当天,朱棣文的叔父、姑妈、堂兄、堂弟、表弟、表妹等6个家庭的23位亲戚,从上海、苏州、昆山、镇江等地赶到太仓与他会面。
朱棣文请堂妹朱文静给他详细介绍6家亲戚的每个人,他向长辈们鞠躬敬礼,和同辈兄妹握手致意,然后用自己的数码相机把6家亲戚一家一家全部拍好照片。朱棣文说,这是珍贵的留念,要带回去给因身体原因无法回故乡的父母看。“我想念你们的时候,也可以打开相机或电脑,在荧屏上与大家相会!”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朱棣文和亲戚们来到太仓公墓,为祖父母扫墓。按照当地的习俗,他和太太恭敬地把手捧的鲜花献到祖父祖母的墓前,深深鞠躬。他说,这次回乡是我们家庭的一次大团圆。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刻,记住这个地方!他还用相机把祖父母的墓地和亲戚们祭扫的场景拍了下来,他要带回美国给父母看。
老宅是一本翻开的书
1998年朱棣文第一次到太仓时,受父亲朱汝瑾的嘱托,曾看过老宅的宅基地。那时,这条始建于明代的老街在老城区改造中拆除不久,新楼刚刚竖起,给寻根访祖的朱棣文多少留下了点遗憾。2000年朱棣文回乡,太仓建筑设计院设计了两个方案,准备在老宅原址上建一个“朱棣文祖宅”纪念场地。朱棣文选择了其中一个类似翻开的书本的设计方案。他说,纪念场地要简朴,边上要有让人休息的椅子,让人感到舒适温暖。
在太仓的时间很短,但朱棣文还抽午餐前的一点时间去参观了军旅画家高仁歧的个人油画艺术馆。让朱棣文最欣赏的是一幅《江南水乡》小品。画面上,高高的石拱桥、清清的河水、古老的石驳岸,以及老屋、马头墙,构成了诗意的水乡。也许,这就是朱棣文梦中的故乡缩影吧。于是,朱棣文选择在这幅画前和油画作者高仁歧合影,高仁歧也读懂了朱棣文眼神中的故乡情结,当即取下这幅画赠送给他,并请他题词。朱棣文思索片刻,用英文写下了一段话,中文译义为“艺术与科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去发现,去欣赏这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美好事物。它们在给人类带来欢乐与享受的同时,本身也将百世流芳。”
朱棣文说:“我在美国出生、长大,当然是美国人。但我的祖籍在中国江苏太仓,我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所以,有许多基本的价值观,我想我是中国的。按照科学术语的说法,我身上百分之百的基因是中国的。”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潘朝晖 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