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调查】南京推进积分落户如春风扑面 但户籍改革仍任重道远
“我有258分,申请积分落户应该够资格。”这几天,在南京工作5年的王方时不时点开南京市公安局网站,查看积分落户申请最新进展。
3月1日起,南京首次受理积分落户申请,目前南京正在审核申请材料,5月将公布首批落户者名单。
拼积分争户口,让无数个“王方”看到希望。户籍改革任重道远。比一纸户口更重要的,是让那些扎根城市的外来人口共享均等化公共服务。
城市为打拼者打分
年龄加19分,护士初级职称加80分,本科毕业加80分,缴纳社保金5年加49.56分……31岁的王方反复核算自己的分数,每一分都是落户南京的希望。
5年前,王方从湖北中医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来宁工作至今。她把户口一直留在老家——邳州市官湖镇半庄村。去年底,王方得知南京将推户籍新政,第一反应就是:落户南京有机会。
“我爱人当医生,我俩月收入1.5万元,靠拿工资买房落户,很难!”王方说,最近自己每天看书到深夜,准备下个月的护理师考试。“考试通过还能加分!我跟爱人都有技能,吃苦肯干,迟早能拿到南京户口。”她最大的心愿是:让两岁半的孩子留在省城读书。
今年2月1日起,南京废止实施12年的购房落户政策,实行户籍直接准入和积分落户政策。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户籍证件管理大队大队长陶武介绍,户籍直接准入主要针对学历和技能较高的群体,45岁以下研究生、35岁以下本科生只要在宁找到工作,就能把户口迁过来。积分落户则面向普通劳动者,根据居住年限、缴社保金年限、文凭等12项指标打分,总分达100分,即获申请积分落户资格。
像王方这样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首批不到千人。陶武介绍,根据规定,落户新政落地一年半之内,购买期房的群体仍可直接落户。去年以来的购房高峰,分流积分落户需求。
积分落户申请者以年轻人居多,45岁以下占八成多,在宁工作逾5年的占比近八成,有房产者尽管占八成多,但房产面积均未达60平方米的落户要求。
“积分落户,我希望很大!我的积分有300多分,远远超过资格线。”在南京新港开发区工作的周汉东说,自己在宁工作7年,前年筹钱买房,但面积没达到落户底线,全家户口仍留在老家南通。
来自东北的康立兴最近也在焦急等待积分审核结果。她来宁工作7年,已在这座城市成家生子。没有南京户口,让她时常感觉在异乡漂泊。她担心,今年的落户指标少,轮不到自己。记者了解到,尽管今年南京积分指标未定,但因申请者不多,符合条件的人多数有可能落户。
举家落户依旧难
每天凌晨5:20起床,吃碗泡饭,走到公交车站,先坐公交车,再转单位班车,8:30赶到滨江开发区上班。家住南京燕子矶的尹建付,9年来一直这样奔波。他没有南京户口,孩子只能上宁燕农民工子弟学校,只能住那附近,每天上下班得花四五个小时。
南京推行户籍新政,让尹建付看到希望。他妻子在南京餐饮店工作,每年缴社保,达到100分的积分。但他再三核实,得知就算妻子有了南京户口,儿子仍落不了户。
“儿子今年上五年级,没户口,如果考不上公办初中,我只有找关系,花一两万元赞助费,让他上公办初中。”尹建付说。宁燕外来工子弟学校6年级一般有60名学生,每年有1/3进不了公办校,只能返回老家读书。
南京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逾8万人,接收比例逾98%。但记者采访中,耳闻不少外来工子女上公办校的艰难。
急着把户口迁到南京的王方、康立兴等人承认,落户城市主要是为孩子着想,希望孩子能在城市生根。根据南京积分落户政策,申请者只能一人落户,有房产,才能把配偶及小孩的户口迁来。“没房产,孩子无法享受城市教育。”王方说,看来还是要买个小房子,负担并不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允许特大城市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达到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陶武介绍,相关部门已意识到个人落户的局限,但即便是直接入户,只有少数高端人才家人户籍可随迁。至于积分落户,举家落户更不可能。从个人落户转到家庭落户,户籍政策体系需要做整体调整,难度很大。
举家落户城市,不是没可能。苏州去年推出积分落户政策,当年7000多名外来人口提出申请,有2600多人获准落户苏州,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全家户口进苏州,这些孩子读书享受苏州当地孩子待遇。落不了的外来人口,则可申请积分入学,让子女在苏州市区读书。去年,共有1.2万人提出申请,其子女读书基本得到解决。苏州还购买民办学校的学位,安排部分积分低未进入公办校的外来人口子女读书。
城市承载力需提升
“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必须统筹推进,这样才能化解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焦虑。”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邹农俭认为,积分落户等户改新政要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同步进行,否则将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在城市普通劳动者中,农民工占很大比例。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陈汝军介绍,全省农民工超千万,未来4年,将有数百万农民工落户江苏城市。我省正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来安排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
包括南京在内,国内城市积分落户政策,都将“稳定就业”“稳定住所”作为落户的重要条件。而界定“稳定就业”,各地都依据申请人的劳动合同和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南京市就业管理中心主任延振宁说,像淘宝店主、网约车司机、自由撰稿人,大量职业不符合传统“稳定就业”标准,这些灵活就业人员,能否纳入落户对象,各地没有统一说法。
根据国家规划,南京是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型城市,2030年预测人口达1060万人,比2014年增加240万。今后十几年,长三角只有南京、合肥的人口规模可增加200万以上。陈汝军认为,根据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南京需吸引大量有技术、有技能的年轻人,但与此同时,应给普通劳动者创造落户机会。
决定扎根南京,来自宿迁农村的王海用了25年。在南京外企工作的王海,1992年就来到南京。想着终有一天要回家养老,他一直没在南京买房。去年春节,王海17岁的儿子明确表示:自己不可能回农村。王海下定决心留在南京。今年3月1日,他第一时间递交积分落户申请。
“老爸你放心,我自己会努力留在南京。”每每想起儿子的励志宣言,王海便浑身有劲,为那一纸户口继续打拼。
本报记者 颜 芳 陈立民
编 后 >>>
给打拼的人更多温暖
推动1亿多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国务院去年9月制定方案,要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拓宽外来人口落户通道。积分落户便是其中重要路径。包括南京在内,很多城市已出台积分落户政策。
各个城市承载能力不一,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各异,积分落户的门槛设置、指标安排应分城施策。各地政策可以差别化,但基本原则应一致。发达地区必须创造条件,科学设置落户门槛,让能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有序落户;重视政策的社会公平,为普通劳动者落户城市打开通道。他们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运转的重要力量。把积分落户视为“优选精英”的做法有悖公平,而且最终将损害城市的发展活力。
客观而论,能落户大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对于大量的外来人口群体,城市一时给不了户口,可以理解,但应落实居住证等相关制度,向外来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城市不可推卸的责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社会公平、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的核心内涵。
为了生活,人们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们留在城市。城市,理应投入更多资源,给努力打拼的人们更多温暖。城市今天的繁华,离不开他们洒下的汗水;城市明天的发展,更离不开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