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社会大观 > 正文

0

为传承老手艺豆腐花香飘四方 现在却面临后继无人困境

来源: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   作者:张建波 李心诚   2017-04-19 09:53:00

  石磨磨、用柴火烧制的“豆腐花”馋了老邻居好多年

 
制作好的豆腐花。
 
蒋钰香用家中传承百年的老手艺制作“传统”豆腐花。李心诚 摄

  伴随着一声声悠长的“卖豆花儿”声,无锡市洛社镇陡门村南蒋巷老人蒋钰香的吆喝声响遍村头巷尾,唤起了几代人共同的味觉记忆。74岁的他是家族百年豆腐花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当地,说起他制作的豆腐花,十里八乡的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而之所以这样受欢迎,还因为制作豆腐花的手艺“传统”而特别,是一个江南小镇人家传承的百年技艺。

  深巷里的豆腐花香飘四方

  邻居们喜欢得流口水

  沿着陡门村村道来到南蒋巷62号,这是一户普通农家小院,里面就是蒋钰香制作豆腐花的场所。这里没有招牌,甚至没有固定经营时间,但这并不妨碍其受欢迎程度——每天制作的近50碗豆腐花在1小时内就能卖光。

  记者采访时,恰逢老人正在制作豆腐花,不时有顾客上门来问,“还有多久有得吃啊?”问他们为何喜爱这里的豆腐花,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几十年了,吃的就是这一口老无锡的味道”。

  现场,只见豆腐花被装在木桶内,上面有一个小盖,打开后是成凝胶状的乳白色豆腐花。只见蒋钰香老人用长柄的勺儿伸进桶内,然后转动勺柄轻轻一舀,勺面上就盖上了满满一层鲜润嫩滑的豆腐花,再拌入酱油、香葱、虾米等各色调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就大功告成了。看得邻居们啧啧称赞,都有些流口水。

  传统的石磨和老火灶制作

  “传统”豆腐花让人口齿生香

  据老人回忆,自己1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作豆腐花,迄今整整坚持了58年,其掌握的豆腐花制作技艺始于清道光年间,由蒋家第一代做豆腐花祖宗蒋廷发首创。

  为了扩大销售,蒋家曾不惜购买小船,航行至溧阳、句容、镇江等地,流动做生意,往往一出家门就几个月,忙时回来务农。

  在这里,制作豆腐花沿用的传统石磨和老火灶格外引人注目,火灶旁还有序排放着劈好的柴火。“一般都是我老伴负责烧火,控制火候,我做的豆腐花好吃,就是因为是用柴火灶烧制的。”蒋钰香笑眯眯地说。

  说起自家豆腐花的制作过程,蒋钰香一下来了兴致,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他说,自己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准备豆腐花制作,哪怕是呵气成霜的严冬,都会将前一天晚上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然后过箩、筛浆,随后将筛过的浆倒入火灶上的大铁锅中煮制。“现在有的都是电动磨浆、电式锅炉烧浆,速度很快,但烧出来的味道缺少了特别的豆香味。”

  老人还透露,与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豆腐花相比,他家豆腐花一代一代传承手艺,磨豆浆用的是石磨,烧浆是用柴火烧制而成,煮制过程中别有一股浓浓的豆香,可以说最大程度地保留黄豆的原味,吃后让人口齿生香。

  老人还说,自己制作的豆腐花不仅豆香味浓,而且滑嫩可口,这与自家用石膏点豆浆的深厚功力大有关系。“点少了,豆腐花太嫩,在沿途骑行中会散;点多了,容易老,豆腐花就不爽口。”

  老主顾们的喜爱是动力

  让他继续坚守老手艺

  记者了解到,制作豆腐花,从磨豆到煮豆浆,再到挑担卖豆腐花,全凭人力。长期从事这项工作,让其落下腰椎间疼痛的毛病。医生曾建议他不要再做重活,但他一直做不到,因为离不开豆腐花。“这是蒋家祖宗传了百年的技艺,大家百吃不厌,得有人接着做。曾经有好多人劝我,连我的三个儿子不愿接班。但如果轻易不做,豆花香就没了。”

  现如今,衣食无忧的蒋钰香制作豆腐花的动力源于他的一批老顾客,所以无论严冬酷暑,都用他响亮的声音和坚定的步伐,让这一熟悉的味道飘香四方。

  通讯员李心诚本报记者张建波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