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上带孙焦虑症 “叨叨”爷爷变“哑巴”
资料漫画
半个月不想进食 老人状态差
老钱的状态很不好。他已经半个月不想进食,仅每日在家人逼迫下勉强吃几口维生。他脸色苍白、嘴唇干瘪,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坐在诊室里,一言不发。
据家属介绍,老钱今年68岁,当了几十年的企业干部,性格倔强。6年前女儿怀孕生产,他彻底从工作岗位退休,打算和老伴一起含饴弄孙。却遭遇种种不如意,细究起来,其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他不允许外孙吃饭看电视,必须随手关灯,不允许沾垃圾食品……他要求外孙严格执行,但女儿和女婿却觉得这类细节无伤大雅。老钱明知道自己不该承担父母之责,但又怕长期下去孩子被毁。当了半辈子领导,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
一段时间之后,老钱开始不再说话,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不再参与任何和外孙相关的活动。刚开始家人也没有太在意,以为老年人闹闹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直到前阶段他不肯吃饭,才意识到他生了病。
带孙子带出了焦虑症和愧疚感
据南京市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张向荣医生表示,像老钱这样的症状在门诊中较为常见,有矛盾积在心里,渐渐成了死结,从而产生性格突变、失眠、没有食欲等焦虑的症状。像老钱这样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因家庭原因造成的焦虑症,说到底就是问题无法解决,期望无法实现。
据张向荣介绍,有的老年人带孙子带出焦虑症,有的则是愧疚感。一位带孙的老太太,与亲家轮周带孙。但仿佛一个魔咒,孩子只要送到自己这里就发烧。原因遍寻不得,但愧疚感却是无以复加。有的是自我加压,把责任扩大化。老李带着孙子看病,没挂上专家号,却发现别的父母都是手机预约了专家号再来就诊。想着是自己不会网上挂号而耽误孙子看病,急得眼泪直流。还有的老人有被套牢的感觉。一位68岁的外婆照看一对双胞胎,反复向医生倾诉“搞不定”“心力交瘁”“晚年生活没有了”,每晚睡觉要靠安眠药。还有的就是提前焦虑。老王家的孙子才3岁,上幼儿园时别的小朋友能背100首唐诗,而自己孙子只能背个一两首,因为孙子一直都是自己带的,老王总觉得是自己没有教好,孙子背诗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老王心头,让他坐立不安。
子女要随时注意老人情绪变化
“当一家人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老人的失落、焦虑、孤独很容易被忽视。”张向荣医生表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在家庭生活、子女教育过程中,并不需要谁去说服谁,而是及时地沟通,疏解焦虑情绪。一次走进内心的、真正有效的沟通,可以有效疏解焦虑的情绪。但当一个家庭无法提供沟通平台时,就需要向外界寻求出口,有时候哭出来、倾诉出来就是最佳的治愈方式。
据记者了解,出现问题的家庭,往往是一家人或者其中某个人角色定位出了问题。“很多老人觉得自己委屈,多半是因为一早没有划清界限。三代人在一个家庭中,各有各的角色。但现在,很多家庭角色之间糊里糊涂,而角色一旦错位,要么是压抑,要么就是冲突”。
家庭氛围是关键,兴趣爱好是出口
缓解焦虑情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是关键。老人带孙隔代亲,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你很难说谁家的带孙安排就一定好,也很难把一家的做法套到另一家。遇到争执的事情,最应该做的是沟通,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鼓励、少埋怨;遇到问题,要双方协商去解决,不能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意志而忽略对方的情绪。
据张向荣介绍,老人一旦无缘由地产生长时间的坐立不安、胃痛、头疼、胸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等情况,就可能是焦虑了,除了要及时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外,还要多出去走走,不能老窝在家,要和家人朋友多聊天,要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含饴弄孙本是退休老人应享天伦之乐,却因生活中两代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差异而产生种种分歧和矛盾。老人家庭地位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带来价值观念的颠覆和更新,大多数人把小情绪裹挟在一堆错综复杂的状况之中,不知不觉产生焦虑的情绪,却找不到合适的出口。
◇名词解释◇
“带孙焦虑症”,退休老人因为带孙辈过程中遇到的不愉快而产生的焦虑感或愧疚感。当全家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老人的情绪变化很容易被忽视,一次走进内心的、真正有效的沟通,可以有效疏解焦虑的情绪,但当一个家庭无法提供沟通平台时,就需要向外界寻求出口,有时候哭出来、倾诉出来就是最佳的治愈方式。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