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东北夫妇在宁成立手工坊和艺术团 帮25名残疾人插上“天使之翼”
在总统府、中山陵“汇爱坊”广受游客喜欢的红楼梦明信片,主要是由建邺区兴隆街道残疾人之家的25名智障、精神障碍学员包装完成的。经常受邀参加“爱在金陵”文艺演出,在市区已小有名气的“天使之翼”艺术团,成员也来自这里。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残疾人走出家门,在创业、艺术的天空展翅飞翔?
东北夫妇内退来宁生活,全心帮助社区残疾人
兴隆街道残疾人之家坐落在建邺区积善社区内,只有几十个平方米。这里的负责人是退休老人艾荣华和她的丈夫刘正远。他们是帮助这些残疾人的最大“功臣”。
艾荣华,今年61岁,老家辽宁沈阳,因企业效益不景气,多年前与丈夫提前退休,目前与在南京工作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艾荣华介绍,残疾人之家主要招收患有智障、精神障碍、自闭症等疾病的特殊人群,而且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低保、因残致贫等困难家庭。他们年龄不小,但智力水平只相当于几岁的孩子。目前,这里已经有25名学员,每天都能来的有十二三名。
说话间,一个学员打断了记者与艾荣华的谈话。“艾妈妈,有了这些钱,你是不是就可以带我出去买新衣服了?”4月11日,在建邺区兴隆街道残疾人之家,学员刘志梅开心得像个孩子。
这是刘志梅今年第一次领工资,200元是她辛苦挣来的。今年30岁的刘志梅,患有智力障碍。更不幸的是,刘志梅的父亲是聋哑人,精神不大好,母亲也是智障,以前一家靠捡破烂为生。
艾荣华说,她与刘志梅同住积善新寓小区,初见刘志梅和她家人时,他们一家人身上有一股怪味,家里堆满了垃圾。左右邻居对此经常抱怨,而且这个孩子经常跑到小区外面,找不回家,有时候还会被社会上的人欺负。她就下决心帮助他们一家。
“从2011年开始,我就定期帮刘志梅和她妈妈洗澡,有时还带他们全家出去玩。渐渐地,其他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知道了,也都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我则说服老公自学手工,然后开办各类手工培训班,带着他们学手工,教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赚钱。”艾荣华道出了从事残疾人爱心帮扶的初衷。
一群残疾人有了自己的收入,还成立了艺术团
在兴隆街道残疾人之家,学员们每天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上午做手工,中午有午餐和午休时间,下午是娱乐活动,包括歌舞训练、读写训练等。
“残疾人之家如今已经办了6年,可以说是多方爱心聚集的结果。”艾荣华说。
兴隆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场地是积善社区从紧张的办公场地中协调出来的,无偿提供;南京斗金文化有限公司等爱心单位则给这里的手工坊提供半成品制作,包括书签、明信片等;总统府、中山陵“汇爱坊”则负责销售残疾人朋友做出的手工制品。
“就拿明信片来说,从穿孔、叠纸、塑形、包装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加工好一个有0.2元加工费。学员们两人一组,各司其职。”艾荣华说,从去年开始,这些孩子每人每年可以领到几十到数百元不等的工资,尽管不高,但毕竟是他们的劳动所得。
不仅如此,在艾荣华夫妇的努力下,这些残疾人还玩起了艺术。“艾荣华的女儿是艺校毕业的,老伴又心灵手巧能编善排,我们就把社区里的残疾人组织起来,成立艺术团,创作文艺节目,让残疾人的生活更丰富多彩。”积善社区主任乔洪英说。
2014年年底,兴隆街道残疾人“天使之翼”艺术团正式成立,之后“天使之翼”艺术团参加了“爱在金陵”等多场助残慈善公益演出,逐渐小有名气。
“成立手工坊和艺术团,就是想让残疾人自食其力,能活得开心,体会到做人的尊严。”艾荣华说。
残疾人朋友每逢周末不开心,因为看不到“艾妈妈”
6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伴,让这里的残疾人对艾荣华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有段时间我生病,这些学员每天早上7点多,就会在我家门口等我,希望我带他们出去活动。当时老伴就跟我开玩笑,说你这待遇了不得啊,一出门就有保卫,跟大领导一样。”艾荣华笑着说。
30多岁的周敏患有智力障碍,没上过学,以前的活动空间仅限于家里。唯一的一次出门,还走丢了,登了寻人启事才找到。
到了“残疾人之家”后,艾荣华手把手地教他学画画、学写字,光“周敏”两个字就练了一年多。当周敏将写好的“周敏”拿给妈妈看时,他妈妈激动得落泪了。
“这几年,一到周末周敏就不开心,一问原来是看不到他的‘艾妈妈’。等到了残疾人之家,见到艾荣华,他就很开心。”社区志愿者朱蔼之说。
艾荣华也说,她已经离不开“残疾人之家”了。
本报记者 马道军 本报实习生 徐烨